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11-11

4963

在台北生活,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是组成日常的一部分,有庄严的国家音乐厅、独立音乐集聚的Live House,或是即将正式开放的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在这里,随处皆是创作场域、对话空间和演奏舞台,即便走在街上或搭乘捷运,都能与声音创作不期而遇。
城市里的音乐实验

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李明璁说,过去台北交通场域的声音多是功能性的警示音,对许多乘客来说反而会制造出紧张感。

城市里的音乐实验
城市中有自然地景、文化地景,当然也会有属於听觉的声音地景。而所谓声音地景,指的是空间中的声音景观,「然而人们对环境音乐,时常会比较狭隘地理解为背景音乐(BGM)。」提到对声音地景常见的误解,社会学家同时也是多本音乐专书统筹者的李明璁笑着说。

许多人想到日常场域中的音乐,便直觉联想到店家用来调整气氛播放的音乐,例如咖啡厅的音乐比较轻柔、服饰店比较活泼等。但环境音乐不仅是背景音乐,而是会让人更舒适地置身於空间中的听觉设计,因此这样的音乐可以在前景、当然也可能是整个环境的一部分。

站在人来人往的走道,整点时,属於捷运松山机场站的站体音乐响起,空灵的碎拍电子乐彷佛要带着听者乘着飞机而去。一边听着,李明璁缓缓地与我们分享起台北声音地景计画的来龙去脉。他说,过去台北交通场域的声音多是功能性的警示音,带给听者的感觉多是惊吓、催促性的,这和他曾在东京地铁听到的声音地景很不一样,这样的经验差距,让李明璁开启了这场关注与改变声音的旅程。「在东京,不同的电车路线、进出站甚至交通号志,都有一小段旋律,让我想到或许可以从这里着手,来再造台北的声音地景。」

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松山机场站是其中一个迎来定时站体音乐设计的捷运站。

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北捷运声音地景计画最初从验票口的警示声响做起。

打开台北捷客的耳朵
「台北捷运的声音地景计画从2015年开始推动,到了2018年底已经有20个站点拥有专属的站体环境音乐。」李明璁回忆,计画之初的第一个改变,是改造验票口的警示声响,接着,又试着在转乘站的广播前加入了一段音乐,微小的变化同时也是在测试乘客的接受度。接下来,在列车进站的环节,又加入专为4条捷运线设计的音乐,由雷光夏负责淡水信义线、陈建骐操刀中和新芦线、李欣芸设计板南线、周岳澄制作松山新店线。

到了2016和2017年,计画又迎来下个阶段,也就是如今的「站体音乐」。融合个别捷运站的地理环境氛围、人文气氛,西门、中山、松山机场等台北人熟悉的捷运站,於是有了独特的声音样貌。李明璁也解释,站体音乐实际上不同於一般人对音乐的认知,需要多方考量,才能打造和谐的声音地景。例如整点播放的设计,是为了避免持续播放同样的旋律导致民众不耐,也同时控制乐曲的长度、确保硬体播放设备能够顺畅支援。「它当然还是背景音乐,但不是一个完全不在乎环境的背景音乐。」李明璁说。

有声与无声都是生活的丰盛
李明璁坦率地表示,我们长期生活在视觉导向的城市里,很少有机会专注地训练自己的听觉,还是比较擅长用眼睛来认识世界,但他也以漫步在信义计画区的经验来举例,解释在台北的日常其实有许多现成的视听教材。「现在的信义计画区有许多街头艺人表演,但那里一开始其实没有那麽多声音,若光从视觉来看,那时每个地方看来都很像。」如今的信义区有人在路边唱着流行歌、有人卖力打着爵士鼓,也有随音乐而起的舞蹈表演,环境的热闹,不仅是由五光十色所组成,更是因为其中拥抱了不同的音乐与声音,造就更多元化的体验,让长长的人行道就这麽鲜活了起来。

「而除了外放的音乐,你仔细观察,信义区的安静其实也是一种声音。」李明璁笑着说完,并且作势摆出默剧演员在街头无声呐喊的动作,短短的沉默演示之中,四周的其他声音反而突然跳了出来,显得无比清晰。他接着开口解释,以默剧演员为例,在热闹的环境中虽然有很多具感染力的音乐表演,但在开放的场域中声音很容易相互干扰,在嘈杂的环境当中,沉默反而是一种有力的声音。「因此所谓声音,并不只有『加法』一种表现型态。」
 
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
Live House和音乐节不仅承载着台北的独立音乐文化,也显示出城市多元音乐的包容性。(左图/万龙,HAO’s photography、右图/粗大Band,周柏辰)

聆听作为一种造音
更进一步来说,声音的加法与减法,「噪音」或「造音」从来都不是截然二分,更没有所谓固定几分贝以上叫作噪音、几分贝以下叫死寂,而是当某种声音出现在适切的地方时,它就是悦耳的。

城市里的声音本是因人群、生活的各种面向而起,因此界线与流动都相当有机。走在路上会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在练琴、Live House或音乐节里孕育的地方独立音乐文化,乃至於台北流行音乐中心未来可望推出的音乐常设展与教育讲座,对於每种频率的包容与自由,都像是印证了李明璁所说:「城市的多元会以声音表现出来。」

而他也解释,对於聆听有所关注,从来不是要取代视觉的角色,而是五感当中,目前唯有听觉和视觉是可以轻易复制、记录、再现、传递的感受,所以当城市规画开始在乎人与环境间的关系时,它当然可以成为有效的切入点。「例如视障者一定需要警示音来提示,但我们觉得适当的音量,对听觉敏感的族群来说会不会太过刺耳?」当人们开始探索空间里多元听众的样貌与情绪表达,就能更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李明璁留了提问,而剩下的部分,唯有生活在此的人们一起打开耳朵,试着感受不同的乐音与声音,才能亦步亦趋地找到解答。

造音:那些台北制造的音乐场景(台北画刊108年11月)李明璁认为,当人们开始感受与倾听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能更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摄影-林轩朗)


延伸阅读
耳朵开放中 台北声音大募集
聆听:自然的声音风景
输送:串起生活与音乐的广播电台


文-黄思齐
摄影-林轩朗
图-万龙(HAO's photography)、粗大Band(周柏辰)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