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以社区营造串联万华人情—— 万华社区小学×六庄文化发展协会(台北画刊109年8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0-08-05

4389

万华,是台北市最早发展的地区,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变,移转了人们对万华的关注。直到23 年前,万华糖廍社区的住民凝聚社区力量,促成百年糖仓成功保留并核定为市定古蹟,从此万华的社区营造动能持续发酵。透过社区规画与营造团队「万华社区小学」和在地青年行动团体「六庄文化发展协会」的对谈,看看他们如何深入并凝聚社区共识,展开属於自己的在地生活文化运动。

1J6A0882
着迷於最「万华」的那些小事
隐身在巷弄里的万华社区小学,是创办人陈德君为了推广万华而经营的空间。对万华了若指掌的她其实是台北市中正区人,就读台大城乡所时,因缘际会下来到万华,与糖廍社区的居民成功合办艋舺甘蔗祭,此後大家笑称她是「糖廍的女儿」,也是她走入社区的开始。

「毕业後我当了几个月的上班族,心底却时时想起在万华遇见的每张脸孔。」她自嘲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员工,在人生走到低谷时,万华却张开双臂接纳了她。於是陈德君重返万华,2016 年成立万华社区小学,从地区环境改造到社区总体营造,透过教育与社区活动,传递与万华有关的各种人文价值和社区行动知识。

有别於陈德君「从他乡到故乡」的发展历程,六庄文化发展协会由一群生活在南万华加蚋仔地区的青年所组成,六庄的团队名称源自清代先民最初在此开拓的六个庄头,在他们心中,社区就像这些移垦先民汇聚的庄头,是一个人们聚集而产生地方感的共同体,「虽然大家有不同的个性,但都拥有同个地方所给予的养分。」成员林佾萱笑着说。

对於从小在万华长大的六庄成员林佾萱、杨旻恩,以及在万华任教的江柔慧来说,万华「很社区、很有地方感,走在街头可以轻易发现与其他都会区不一样。万华人的气质与众不同,带点任性,不那麽有秩序或规律,人与人的界线也较柔软」。

为了不让地方文化与社区价值消失,於是他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加蚋仔夥伴组成行动团队,从设计小旅行开始到筹办「加蚋仔大客厅」展演活动,结合商业、艺术和教育等资源,想好好把加蚋仔与万华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地青团结厝边成社区
这群对地方有认同感的「地青」,无论出身在地或他乡,最後都把足迹留在同一个地方,陈德君笑说:「我结婚时,甚至拿象徵糖廍的甘蔗捧花!」

陈德君眼中的万华有无尽的故事,「万华有台北最古老的街市,还有最年轻热闹的西门町,足以成为一座城市博物馆!」由此起心动念,2018 年万华社区小学与台北市政府、悠游卡公司合作举办「艋舺生活节」,规画市集、小旅行等活动,带领民众体验万华产业、店家与街市的人文发展。此外,更集结万华青年共同采集地方故事,由此催生出後来的「艋舺城市博物馆」活动,推出精选百间特色店家的「艋舺护照」,让所有人按图索骥认识万华,也从活动中构筑出新的万华印象。活动推出後更获得教育单位热烈回响,甚至有许多老师来信索取护照,希望将在地故事融入课程。

有别於万华社区小学从教育着手营造社区氛围,六庄则希望透过推动在地生活,带领居民找回最「原味」的生活方式。2016 年六庄申请台北市都市更新处的社造点计画,为当时即将被拆除的万大路天桥举办「瞧桥加蚋仔」天桥摄影展,透过照片带大家走上天桥,从不同视角凝望社区里的日常。「我们关注社区居民如何把自己与天桥进行连结,进而反思自己如何与土地连结。」六庄用摄影展,帮天桥举办一场温柔的道别,也重新建立起土地与人的关联。

瞧桥加蚋仔 天桥摄影展3六庄文化发展协会举办「瞧桥加蚋仔」天桥摄影展,以照片连结文史,用天桥连结人情,让人们可以接触并感受在地记忆与文化。

六庄成员也分享,他们在2019 年发起「我是加蚋仔人,给我加蚋仔站」连署行动,因为捷运站名是让外界认识加蚋仔的机会,也因而成功将捷运万大线代号为LG04 的捷运站命名为「加蚋站」。这场正名连署运动,意外凝聚起地方居民的共识,南万华加蚋仔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青创团队进驻社区、活化地方,齐心让更多人认识加蚋仔。

着手营造新旧共荣好时光
无论是万华社区小学或六庄文化发展协会,他们在推动社区营造时发现,「许多长年生活於万华的长辈,因为习惯了,所以不觉得当地的人情味或文化价值有什麽值得骄傲。」江柔慧说道。老一辈习以为常的日常,其实是当今社会最需要保存的社区价值。林佾萱也笑说,「偶尔和坐在路边休憩的长辈攀谈,他们总是一边说自己的故事很无聊,一边却滔滔不绝地说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

IMG_3107万华地区的社区营造夥伴时常齐聚万华社区小学,并邀请地方长辈口述文史故事,共同协作社区营造计画。

陈德君说,她的工作日常正是关注各种在地社群,四处与店家或耆老攀谈、收集口述历史,并记录下自己遇见的点点滴滴:「空出一段时间认真与地方长辈聊天,这听起来很悠哉,却是田野调查的重要训练,也是社区营造根本的一环。」

也许对部分当地人来说,万华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不特别,但对於像陈德君、六庄团队这样的地青来说,如果没有万华,台北市将少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曾离开万华到外地求学的杨旻恩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常听人家说台北是个大熔炉,没有自己的历史,长大後才知道我们有老台北、老万华,有古蹟,还有丰富的老故事。」透过社区营造团队的转译,让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万华在台北市众多城区中展现独特风韵,也在大家的努力下,挖掘出被遗忘的个性与气质,找回属於在地的记忆。

对於社区营造工作者来说,台北有着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丰富的资源,不仅市府持续规画多元社造计画辅导方案与补助,驻点各地的社区规画师更不吝传承宝贵的实务经验与专业观察,只要有想法、敢询问、肯行动,便不怕无米之炊。目前仍在外地求学的林佾萱对此特别有感,「如果不是在台北,万华的社区营造很难如此早启蒙。」一旁的陈德君笑着说,台北让社区营造团队能放手去做各种尝试,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成真。

谈起下一阶段的社区营造目标,陈德君表示将持续扩展资源连结,她在今年参与了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万华车站百年地方记忆」的文史资料研究与建档,让有心了解万华的人能传承过去累积下来的研究资源;而六庄的青年们则计画建立线上串流平台,让同样深耕万华的社区营造工作者,以及有兴趣接触万华却找不到引路人的研究者,能有一个共享资源的交流管道。

社区营造从凝聚生活共识开始,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力,在场的众人笑着说,社区营造在做的,便是透过深耕在地,经营好自己与地方,同时也成为其他社区的最佳范本,每个社区都有机会找出自己的土地基因,进一步扩散美好的社区生活样貌。
 
1J6A1002陈德君,万华社区小学创办人,以设计导入社区课程,藉由生活与常民场域,与在地邻里组织串联合作,引导民众重新认识万华。1J6A1043杨旻恩、林佾萱、江柔慧( 由左至右),六庄文化发展协会成员,从自身对加蚋仔社区的情感出发,延伸至多元的在地互动,以行动凝聚居民的社区意识。


文ーStacy Chiu
摄影ー蔡耀徵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