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5年5月第580期—改变台北从文化士林开始 老士林漫步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6-05-18

5654

IMG_3224.jpg
▲士林神农宫有长达270多年的悠久历史。(吴昭辉摄)

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士林」与「夜市」在观光客心中存在着难以切割的关系,不知道士林过去可是因为「士子如林」而得名的文学鼎盛之处。
 
从夜晚苏醒後的士林,依旧洋溢在地积累已久的文化风华,不来一趟漫步士林文化之旅,别说你来过士林。
 
我们从士林地方历史最悠久的「神农宫」起步。长达270多年历史的神农宫,原名为「芝兰庙」,起初主要供奉福德正神,到了清朝嘉庆年间,经官府巡查发现工匠将庙宇建筑为「燕尾翘脊」,并不符合土地公的神格,因此又从唭哩岸一带请来一尊神农大帝,此後才改名为神农宫。虽然如今士林一带几乎没有农业了,不过神农大帝亦有「药王」之称,还是有不少信徒前来祈求身体健康。
 
神农宫周边宁静地弥漫着古朴之气,弯着腰的老婆婆和街角水果摊的阿姨一碰上面就聊个没完,传统理发厅、杂货店、面店都与外界竞争激烈的市场无干,一样充满半世纪以来的生命力。
 
隔壁「阿林切仔面」在前街飘香了70年,是当地人共同的饮食记忆,目前由第二代及第三代共同掌厨,带有岁月痕迹的木制橱柜中摆着每日现做的卤味,还点得到店家自种的当季蔬菜,招牌切仔面的汤头清爽带有油葱香,弹牙的面条让你绝对满意。

老店林立 谱写士林故事
饱腹後往贯穿士林的文林路走,从前这条被称为大马路的文林路,现在成了喜饼一条街,拥有150年历史的糕饼龙头郭元益,创始店正位於此,店内还设有糕饼博物馆,展示旧时的制饼器具,诉说过去糕饼业如何与生活息息相关,游客还可以报名体验糕饼制作的乐趣。

IMG_3262.jpg
▲「House of Kuo」的餐点设计讲求中西合璧。(吴昭辉摄)
 
离总店1分钟路程处,是郭元益首家品牌餐饮概念店「House of Kuo」,保留闽式老屋的建筑工艺美学如木横梁、六角砖、红砖墙长廊和洗石子地板,交融着当代的黄铜灯饰和北欧风格沙发,引人驻足。
 
餐点的设计也如建筑风格般讲究中西混搭,像台湾人熟悉的花生糕、芝麻糕,竟然裹上黑、白巧克力,化身「浓情巧糕仔」;「汉香马卡龙」则抹上地瓜、枣泥等台式馅料,碰撞出前所未有的滋味,值得一尝。
 
坐在窗边往对面望,不难发现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来是「华荣街市场」,随便一家摊贩都是3、40年的历史,其中自制鱼丸超过40年的协成鱼丸老店,可是每天凌晨3点从洗菜、打鱼浆、包菜卷,一直到炸好、煮好的厚工作业,每天都人满为患。华荣街40号前的店小二米粉汤,大骨喷香的迷人汤头,配上鲨鱼烟和凉拌韭菜又是一桌好菜。
 
离开市场往捷运站走,行经士林天主堂,可不能错过一处难得的风景:一连数个摊位串成「挽面一条街」,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摆到傍晚,还有去脚皮、修指甲的服务,只听闻老客人和店家熟稔地天南地北聊着,一格格的小伞下面撑起女性重拾青春的魔法空间。
 
最後想在老士林买点伴手礼吗?146年前「郭合记」所发明的士林刀应该是款好选择。台湾打铁匠郭合自创的士林刀,在日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优良商品奖,名扬东瀛,更获日本颁发纯金打造的名誉赏金牌,至今传承第五代,依旧承袭老打铁人的韧性与坚持,手工打磨百年名刀工艺。
 
士林的古朴与文化智慧迄今散发着暧暧光辉,等待你的漫步发掘罗!

 
文‧摄影/吴昭辉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