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北門(承恩門)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0-03

1542

北門與石碑_高讚賢攝
在中正區忠孝西路和博愛路的交叉路口,矗立著一座清代的城門,朱紅色的雄偉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座碉堡,氣勢讓人印象深刻,這就是臺北難得一見、保留清朝原貌的城門-北門。
 
清末的臺北城有五個城門,分別是東、西、南、北門和小南門,北門建於西元1879年,是早期通往繁榮的大稻埕最主要出入口。北門,又稱為承恩門,因為外牆的圓拱門上方,有一塊承恩門的門額,有朝向北方承受皇恩的意思。以往清朝派駐的地方官員都要由承恩門進入臺北城,跟一般平民從南門進入的習俗不同。
 
北門是封閉型的碉堡式城樓,由岩石交錯堆砌而成,牆壁由紅磚構成,外面鋪上灰泥,兼具防禦和防火的功能,一眼望去非常厚實。屋頂則是傳統閩南式的歇山單簷,燕尾微微翹起,在肅穆的城門色彩中,流暢的曲線顯露出簡潔柔和的風貌。
 
日據時期,因為市區改正計畫拆除了西門,臺灣光復後陸續修整其他的城門卻失去了原來的樣貌,只有北門保留當初的原貌,被核定為國定古蹟。一百多年來,它矗立在熙來攘往的車流中,見證了歷史的起起落落,卻依然散發出樸實古典的風華。撫今追昔,不妨規劃一段臺北古城北門巡禮,相信將會有很多收獲喔!
 

相關照片

相關連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