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大稻埕
18世紀末的大稻埕,因淡水港的開放後開始大放異彩,讓大稻埕成為商貿繁榮、人文薈萃之地。大稻埕擁有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平房、明亮的紅磚洋樓,不論是古蹟建築、傳統民俗、茶行、布行、中藥材行、在地美食等,到處都有舊城的歷史軌跡。在這歷史悠久的古老街區中,擁有深厚歷史傳承的百年老舖與創意街區,打造出大稻埕新生活美學。
若想要一窺臺北人文底蘊,您可以漫步在迪化街、或在慈聖宮前的小吃攤品味在地美食,踏入巷弄裡逛逛各具風格的選物文創小店,坐在典雅懷古的街屋中喝杯咖啡享受悠閒時光,想體會臺北傳統生活,來臺北絕對不能錯過大稻埕!
更多推薦: 有一種美味,品的是細節講究、 艋舺、迪化商圈,翻轉老鋪展現設計力、 大稻埕,發掘傳統工藝的美好價值、 迪化街、三水街到林森北 老市場蛻變再生
古蹟景點
-
在大稻埕的茶葉歷史上佔了很重要的地位,貴德街的「錦記茶行」、民生西路的「新芳春茶行」、西寧北路現為全祥茶廠的「南興茶行」、重慶北路的「有記名茶」,也都是茶葉發展開拓的重要功臣。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
-
臺北大稻埕是臺灣茶揚名世界的起點,有記名茶在這裡成立了百餘年,透過精挑細焙的臺灣各區名茶,貨真價實的傳統理念及實在作風,讓茶香永續流傳。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2段64巷26號
電話:+886-2-2555-9164
-
陳天來故居,即是昔日的「錦記茶行」,這棟仿巴洛克風格的3層樓建築物興建於西元1920年,外觀氣派、歐式風格,主體上有垂花、拖架、古典立柱、大拱廊等結構,富有浪漫情調。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貴德街73號
電話:+886-2-7705-2399
-
著名的大稻埕富商李春生,因做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的大稻埕傳奇人物,這棟兩層樓的建築,在清末是外國人居住的地區,富商、洋行聚集,位在大稻埕最繁華的街區。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貴德街44號
電話:+886-2-2558-0753
-
艋舺曾經是最早的臺北港,1853年頂下郊拼後,閩南三邑人將閩南同安人趕出艋舺,於是這些同安人落腳大稻埕,大稻埕取而代之成為主要貿易港口。房屋牆面多為仿西式建築的裝飾,獨特中西式混合的建築,呈現早期聚集式街屋的獨特景觀。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74號
電話:+886-2-2720-8889
歷史廟宇
-
建於西元1856(咸豐六年),占地約46餘坪,信仰圈極廣、香火鼎盛,除了城隍爺,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月下老人,每年帶著禮餅來答謝者超過6000對,最搶手的就是馭夫鞋(又名幸福鞋),是臺北市有名的「愛情御守」。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61號
電話:+886-2-2558-0346
-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供奉天上聖母,即俗稱的媽祖或天后,是航海的守護神,與法主宮、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廟口有許多庶民小吃,極具地方特色。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
電話:+886-2-2553-9978
-
大龍峒保安宮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舉辦為期2個月,結合宗教祭祀、民俗技藝、古蹟導覽、家姓戲、遼境踩街、過火的「保生文化祭」活動,是北臺灣最盛大、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廟會活動。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電話:+886-2-2595-1676
-
於1927年興工,座落於文風丕盛的大龍峒老街裡,具有典儀場所、儒學象徵與市定古蹟等多重意涵。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電話:+886-2-2592-3934
-
臨濟護國禪寺是於日據時期,其山門、大雄寶殿皆為日本江戶時代佛寺之典型建築。因臨濟護國禪寺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1998年將其訂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9號
電話:+886-2-2594-8308
特色商行
-
已有90多年的歷史,歷經繁榮與沒落,原本經營金銀紙業,歷經中日戰爭、國共戰爭,慢慢轉型成燈籠業。每年的「年貨大街」活動及布商活動外,也是迪化街的重要特色店家。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8號
電話:+886-2-2557-8856
-
福來許 珈琲館 Fleisch Café
提供在地特色的茶飲、小農餐食、月老文化甜點、在地風味調酒,聽著懷舊的台語老歌。設有台灣文創商品展示空間,可買到特色的台灣伴手禮。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76號
電話:+886-2-2556-2526
-
是台灣人老一輩的相親場所,當時最時髦的地方,臺北最有歷史的西餐廳,成立於1934年,波麗路西餐廳同時也是文藝中心,菜色講究、有良好的用餐氛圍。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14號
電話:+886-2-2555-0521
-
民藝埕
位於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旁,為一棟百年的三進式街屋,以民藝精神為主題,與其他落腳於此的傳統文化及創意產業工作者,融合在大稻埕的產業與文化聚落。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7號
電話:+886-2-2552-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