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6-04-12
更新日期:2016-05-27
2573
- 騆瑜個展│為期一個月的行為〈機構測量〉,我住在北美館
〈機構測量〉計畫藉由藝術家於美術館居住、生活一個月所產生的實質生活痕跡,將藝術創作的過程更直觀的呈顯,欲藉此打破現行文化生產的方式;藝術家騆瑜認為:「介入美術館的機制,我想要與這個地方發生關係,一個認真的關係,為期一個月的行為事件,將自己作品化,透過24小時的監控直播,『窺視』美術館機制。」
歡迎大家到北美館參與此事件,也可在計畫執行期間,透過即時網路直播,觀看藝術家生物在北美館裡的一舉一動。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騆瑜的計劃將進入美術館作為表演的開始,視為與世界結構發生關係的方式,這樣如同精靈一樣的媒介角色,這個過程藝術家的提問並非『能夠藉此完成甚麼樣的作品』,而是透過這樣的過程『能揭開什麼樣的討論』,藉以重新思索何為創作、作者/觀眾/機制不同角色間的流動關係。」
文字: 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日期│2016 年 4 月 2 日 - 2016 年 5 月 22 日
計畫執行日期│2016 年 4 月 12 日 - 2016 年 5 月 12 日
時間│24小時不間斷
藝術家│騆瑜
機構測量
行為、現地製作
尺寸依展場而定
藝術家自述Artist Statement:
「我和這個場域的關係,除了一個展演的白盒子、蒐藏的空間之外,在這個被賦予了政治性意涵的場域裡,還有甚麼其他的可能性?」
漢斯貝爾丁(Hans Belting,德國藝術史和理論學家)曾提到在一座美術館裡「我們是否能夠擴充展覽的意涵或豐富展覽的面向,亦即至今的美術館概念未曾提供、或無法容忍的面向。」而對於創作者來說,如何面對身為藝術家與機構之間的關係?在美術館開放時間之外,我能做什麼?身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當作品進入藝術機構與蒐藏系統之後,是否就跨越創作生命,進入藝術史所構建的經濟社會機制當中?我想藉由這個作品,以創作者的身體經驗介入美術館已完備的機制體系,將生活、工作、創作、展覽等場域集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行為實踐,我的入住與生物軌跡等行為將成為作品被觀看與24小時監控;提問藝術機構、展覽機制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與角色。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與機構共同完成的作品,顛覆機制的象徵,同樣也是機制體系與創作生產的介入、一段對於機構的測量與旅行。在展場生活的時間內,與生命共構的行為牽引創作者與機構、美術館機制的關係,在重複的身體經驗中脫離慣例,「藝術生產」與「美術館展演機制」的界線象徵逐漸模糊化,時間與空間的規範被破壞並賦予新的意義,以反叛與融合作為藝術生產方法,使創作者的「身體/行為」與一段「創作生命」的體制化成為介入的可能。
〈機構測量〉計畫-- 線上直播QR Code
- 資料維護: 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