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繁華盛景憶往日 長安東西路百年變遷史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1-08-31

更新日期:2021-08-30

發佈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4469

站在中山北路一段上,以此為界往東為長安東路,往西為長安西路。長安西路以淡水河側的環河北路為始到中山北路,長安東路則以中山北路為始點到新生北路,向東與八德路二段相接。「千秋街」、「建成街」是長安西路的舊稱,「四條通」則是長安東路舊稱,當時是大正町最寬的一條,亦是臺北市的金融政治重心,政府高級官員及各行庫總經理、重要行員都曾居住在這一帶高級住宅區。隨著歷史的推進,長安東西路均經過數次改造、拓寬及展延,歷經超過一世紀的變遷。 
當代藝術館建築採二層樓左右對稱建築,1921年剛落成時僅有照片中的這一排辦公室與教室建築。(照片提供:工務局)
長安西路39號,現是「臺北當代藝術館」及「建成國中」的所在地。「當代藝術館」原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廳舊址,而其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臺北廳臺北詔安尋常小學校」,校舍是1921年由臺灣總督府所興建,主要採用紅磚與木材二種材料,建築風格包含「英格蘭磚造建築」與「古典建築」元素。1922年改名為「建成小學校」(けんせいしょうがっこうKensei Shōgakkō),全名為「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八所小學校之一,該校是專門為臺北城內與大稻埕一帶的日籍學童所設,其建築與校園規模均比一般公學校要大一些,1940年後改稱「建成國民學校」。 
建成小學校成立於1919年,光復後建成小學形同廢校,原校舍則作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廳舍,黑屋瓦屋頂與塔樓是日治時期公共建築設計常被使用的形式。(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數十萬日籍人士及其家眷返日,此座原為日籍學童就讀的學校則形同廢校,彼時新成立的臺北市政府,原欲以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設立的市政中心「臺北市役所」做為辦公場所,但因省政府需用,臺北市役所成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後來的行政院中央大樓), 臺北市政府則入駐建成小學校校舍。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此張照片仍可看到當時的黑瓦屋頂,市府遷離後曾進行修復工作屋頂已不是黑瓦了。《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eb01.html)
1950年起,臺灣少見的市徽標誌鑲在臺北市政府舊址(建成小學校校舍)的鐘樓上。不過,舊址 2000年整建時,順道拆除了鐘樓上的臺北市徽。其內部結構,在中央入口大廳為挑高屋頂,二樓集會堂的空間跨度相當大,內部走廊與外窗均作弧拱狀,是當時臺灣磚造建築常見的結構。1950年時增建突出方亭後,就未再增建了,此建物規模大抵定型。後來因為臺北市政府組織編制日漸擴大,舊址己不敷使用,故1994年市政府從該舊址遷至信義區新落成的臺北市市政大樓使用迄今。 

1996年,閒置的市政府舊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展開修復整建。而1990年位於華陰街(舊址附近)的建成國中校地因臺北市政府辦理臺北轉運站BOT案,而面臨廢校爭議,經過學校努力爭取與協調後,臺北市政府允諾撥用舊址的兩翼部分作為建成國中校舍。故2001年整建後舊廈建物分為兩部分來使用,正面建築物及集會堂部分,成為臺北當代藝術館(原取名為「臺北第二美術館」),兩翼建物及其周圍空地則成為臺北市建成國中的教室用地,這也是全臺灣唯一學校與美術館使用共同建物的例子,而從建成國中是無法進入當代藝術館的喔。 
「臺北市衛生院」現在是「中山茶書院」和「中山藏藝所」,由社會局委託喜憨兒基金會經營利用,以另一種風貌將古蹟呈現在大家眼前。(照片提供:工務局)
往東行,來到長安西路15號的「中山茶書院」和「中山藏藝所」,該處於1921年臺灣日治時期興建,為兩層樓磚造建築,日治時期是臺北州地方政府公設的「職業介紹所」,戰後轉為臺北市公共衛生執行場所 ,時稱「臺北市衛生院」,之後更名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一直使用至1994年,隨著臺北市政府搬遷到市府路一號而遷出,因建築極具保存價值,被公告為市定古蹟。 

該建物2000年轉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管理,三年後於此成立身心障會館,提供身障者活動交流。一直到 2015 年,社會局委託喜憨兒基金會經營及規劃利用,2017年替建物重新命名、定位與宣傳,讓歷史古蹟以另一種風貌呈現在大家眼前。該棟建築設計採折衷主義,外觀是簡潔的現代建築,但其木窗、橫帶的裝飾卻擁有古典意味,整體建築表現出1930年代的歐風氣息。此外,在建築內部其樑柱、樓梯等結構採用原木打造,讓迴廊與走道的內部裝潢呈現另一番典雅風味。 
中山市場現況1樓為賣場,2樓以上則規劃為臺北市府其他所屬單位來使用。(照片提供:工務局)
「中山市場」位於長安西路3號,設立於西元1917年(大正6年) ,是臺北市少數自日治時期興建的傳統市場,因位於御成町二丁目故名為「御成町市場」,又於昭和時期改名「昭安市場」。市場原始為一座典雅木造建築,歷經改建又因位於中山區中山北路旁 ,遂於1961年更名「中山市場」,直到1981年再改建為大樓。 
超過一世紀的中山市場,雖然曾經歷一場火災,卻仍不影響市場生意,裡面迄今仍有許多超人氣的美食名攤。(照片提供:工務局)
中山市場於1984年落成啟用開業迄今。市場1樓為賣場,2樓原本規畫為菜市場,但因來設攤鋪的數量不多,大都集中於1樓營業,故後來2樓以上則規劃為市府的其他所屬單位來使用。現今中山市場歷史超過百年,一世紀的歲月經過多次改建,又於2011年底經歷一場火災,卻仍不影響市場生意,裡面迄今仍有許多超人氣的美食名攤。 
「滿樂門」的拱形騎樓可見柳安木天花板及支撐的長條杉木木樁,常常吸引著過往的行人駐足欣賞。(照片提供:工務局)
中山市場對面的長安西路2號為滿樂門,日治時期正位於「四條通」上,這棟有著巴洛克風格的紅磚樓,是一幢美麗的老建築,建於1920年左右,第一代主人於此處營業,後來賣給了日治時代有名的生意人林根籐,開了一間和發食品行,專賣日本進口巧克力和餅乾,是當時臺北城有名的高級零食店。後來,因林家投資失敗,這間建物轉了幾手,多年無人入住,年久失修,荒廢殘破。一直到2003年,企業家曾朝滿將它買下,並費心從臺南請來有60年古蹟修復經驗的老師傅及其團隊,用最好的檜木、保留原本的圓形磚,以及一片塗糯米、烏糖汁的三合土牆,耗費8個月時間進行修復,最後終於讓老屋回復往日風華,為慶賀老屋的重生,曾朝滿為它取了個充滿意義的英文名字「Monument」(中文意思”紀念碑”),讓這棟充滿紀念意義的建築物在命名上展露無遺,中文音譯滿樂門。其古色古香的外觀配上濃濃懷舊的名字,拱形騎樓可見柳安木天花板及支撐的長條杉木木樁,也兼具實用性及裝飾性,常常吸引過往的行人駐足欣賞。 

故蔣經國先生官舍位於長安東路一段18號,可以說是蔣經國先生來臺以後的第一個官舍。早先,這棟日式房舍原是華南銀行董事長的宿舍,後來總統府徵用後,就作為蔣經國先生一家人住的官舍。在日治時期,臺北市的一條通到十條通,可以說是日本高級官員的豪華住宅區,光復以後這一帶還是優雅的高級住宅區。蔣宅正位於當時的四條通,建築是日式平房,整體結構呈一個「L」型並附有一個大庭院。1969年因長安東路要拓寬,而此棟日式宿舍也被拆除,而蔣經國先生一家人也遷至七海寓所,現址是一座大型商業大樓,已不復見當時景像。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因莊嚴典雅的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而聞名,其當時興建資金為臺日基督徒共同籌募,所以成為台灣首座臺日二方的基督徒可以共同作禮拜的教堂。(照片提供:工務局)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座落在長安東路一段與林森北路交叉口,日治時期正位於「大正町」,因此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原名為「聖公會大正町教會」,教堂於1937年正式落成並啟用。在此之前約1930年代中期,長老教會原以民房充當教堂,之後決定於原址興建新教堂,資金方面則由當地臺籍基督徒與日籍基督徒合力籌募,也因興建資金為臺日基督徒共同籌募,所以成為臺灣首座臺日二方的基督徒可以共同做禮拜的教堂。該教堂是一座三層樓建築物,外觀以褐色洗石子搭配白色牆面,鐘樓屋頂採用淺藍色加上同色十字架,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它也因莊嚴典雅的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而聞名。 
現在教堂土地已不似以往寬闊,而長安東路也由日本時代的四條通變成了交通要道,教堂靜靜的佇立在此看著週邊的變化。(照片提供:工務局)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教堂」的方位是採坐西朝東,建築結構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與木屋架混合構成,屋內的懸挑式英國椽尾屋架支撐(Hammer-beam)承載屋面,形成寬闊的禮拜堂,教堂外觀牆體為磚造,外表粉刷水泥漆,再佐以洗石子做為外飾,作工十分精緻。此教堂具有三層樓的尖塔、鐘樓,搭配彩繪玻璃窗,教堂中,左為司會,右為證道的配置方式,均與全世界聖公會教堂的特色相同。1996年,臺北市政府因為其建築的重要性,而指定為市定古蹟。而教堂也因為長安東路的拓寬,土地被徵收,導致現存的教堂土地已不似以往寬闊,長安東路也由日治時期的四條通變成了交通要道,但教堂仍莊嚴地佇立在此,看著周圍物換星移。 
現在的中山女高周邊大樹已成蔭,但仍大約可看到建物仍保存的很好。(照片提供:工務局)
長安東路二段141號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簡稱「中山女高」,早期在聯招時期,是女生志願前三名的學校,而這座歷史悠久的學校前身,是1897年日本政府設置於士林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女子分教場」,隔年因依據「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規程」將第一附屬女子分教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國 (日) 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教學內容以技藝為主,包括:日語、造花、編織和裁縫,故當時又稱為「士林女子學校」,開啟了當時台灣女子技藝教育的篇章。到了1902年,該校又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國(日)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是日本政府提供臺籍女子唯一的公立「高等教育」學校,1908年遷至「艋舺公學校」(即現今老松國小),後於1910年更名為「臺灣總督府國 (日)語學校附屬女學校」,而1915年又再度遷移至當時的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的後菜園,自此終於建置了完整且獨立的校舍。 
日治時期之臺北第三高女,一開始是1897在士林設立的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經多次遷校及改名最後座落在長安東路的現址,此照片為該校位於西門後菜園之校舍。(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1919年1月「臺灣教育令」頒布,將原有校名從「臺灣總督府國 (日) 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更改為「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級普通學校」,實施臺灣女子高等普通教育,目的是為養成婦德及教授生活知識與技能,更附設全臺唯一的女子師範科,提供女子教育員培訓功能。1922年,因日本政府再次公布新的「臺灣教育令」,再次改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採四年制培育國小師資,教學內容也修正成與在臺日人女子一樣。1936年決定從西門後菜園遷移至朱厝崙附近(即現址)重建現代化鋼筋混凝土式的校舍。 

臺灣光復後,校名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高級中學」,1967因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該校因此更名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歷經百年文化薰陶,中山女高也培育出不少傑出校友,包含總統蔡英文、名主持人陶晶瑩、金鐘獎新聞節目主持人方念華及演員吳蒨蓮…等不勝枚舉。 
1956年航測圖上長安東、西路已闢建延伸至中山女高附近。
長安東西路有一部分路段,位於舊臺北城內及日治時期大正町,蘊藏豐富的歷史故事及特殊時空背景,歡迎您來這裡,遙想它當年的風華絶代,細賞尚存的古蹟建築物,再一次感受臺北市的無聲變遷。

臺北地名小科普:
大正街(後來改成大正町)是日治時期的都市開發案,一至十條通均位於此開發案內,後來大正街改為大正町,町內巷道如下:
  • 一條通(市民大道二段)
  • 二條通(中山北路一段33巷)
  • 三條通(中山北路一段53巷及林森北路67巷)
  • 四條通(長安東路一段)
  • 五條通(中山北路一段83巷及林森北路85巷)
  • 六條通(中山北路一段105巷及林森北路107巷)
  • 七條通(中山北路一段121巷及林森北路119巷)
  • 八條通(中山北路一段135巷及林森北路133巷)
  • 九條通(林森北路138巷及145巷)
  • 十條通(今已成為南京東路而不存在)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