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6年12月第599期—東、西區門戶計畫 台北下一個25年的起點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12-20

3869

市長曾在某次出訪宜蘭時告訴我,台北市的西區門戶就像宜蘭冬山河,經過整治後可以改變整座城市的面貌、提升市民的光榮感,因此任內要把西區門戶的架構打出來。」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林洲民轉述市長柯文哲對西區門戶的想法。

西區門戶的規畫脈絡,隨著六鐵共構往外延伸,以台北市為核心跨區域發展,東區門戶不再侷限於台北市內,而是擴展至基隆港;西區門戶則擴展至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台北將成為嶄新的國際城市,這是柯文哲擘畫的未來台北願景。歷經3年,翻轉東西軸線,柯文哲做到了!

西區再造城市意象
日前有網友在PTT發文詢問「對台北最有感的變化有哪些?」其中北門的改變最讓網友推崇。柯市長在出席北門廣場啟用典禮時表示,「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台灣的台北有北門」,北門是台北市的地標,見證了台灣近代史發展,北門廣場的完工不只彰顯了「歷史地景」的人文意義,也讓城門周邊視野寬闊,打造台灣獨特的城市意象。台北畫刊106年12月第599期—東、西區門戶計畫 台北下一個25年的起點
▲西區門戶計畫令身為交通樞紐的台北車站附近煥然一新,其中北門的改變最讓網友推崇。(攝影╱潘俊霖)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西區門戶計畫是一個讓市府各局處全員動起來的龐大計畫,自2015年推動以來,已讓以台北車站及相鄰的機場捷運台北車站A1站周邊,約100公頃影響範圍內的交通動線、都市更新、文化地景和觀光活動等產生明顯變化。

細數西區門戶計畫中讓民眾「有感」的變化,包括:人行道拓寬,創造友善人行環境;拆除忠孝橋引道,解除北門身陷的交通藩籬,彰顯北門廣場的歷史地景和人文意義;路型改善,簡化北門周邊混雜的交通動線;加上打造交六公車站、啟用行旅廣場,使北門周遭空間不只成為各站點間人流匯聚、引導和疏散場地,也宛如一個綠意盎然的城市客廳。

活化台北歷史風華
北門周邊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包含台北郵局、鐵道部博物館、日式宿舍群等,這些博物館群讓西區得以訴說更多的故事,也成就此計畫所要彰顯的「西區是台北的根」的底蘊。因此,以北門為核心的博物館古蹟群的維護和改造,是西區門戶計畫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其中三井倉庫的遷移,綜合考量文資保存、都市景觀、交通等文資審議多方的思考觀點;未來台北郵局公辦都更案將打造國家郵政通訊博物館,並引入國家創新創意中心,作為新創產業對國內外的重要鏈結據點。台北畫刊106年12月第599期—東、西區門戶計畫 台北下一個25年的起點
▲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化了西區文化底蘊。(圖為鐵道部博物館,攝影╱許斌)

林欽榮表示,經過兩年多的整建,西區門戶計畫第一階段已告完成,而甫於10月完成的台北市議會舊址地上權簽約,他則形容:「這將會是西區門戶計畫第二階段的起手式。」

從東區串聯「北北桃基」生活圈
如果說,西區門戶計畫強調「軸線翻轉」,東區門戶計畫就是「擴大生活圈及影響力」的概念。台北市為「北北桃基」生活圈鏈結樞紐,南港更是台北市進出東部縣市的交通樞紐,隨著南港轉運站今年4月啟用、中研院主導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營運及國家會展中心也將陸續完工,南港在東區門戶計畫中更具關鍵地位。

東區門戶計畫以全新的視野,計畫將南港地區打造為軟體、會展、生技、轉運和新創等五大發展中心,並利用大規模公有土地開發優先推動具指標性公辦都更案,帶動地區發展,預計提供約2,853戶公宅,也一併改造四分溪、玉成公園和南港公園的公共環境。「東區門戶計畫將會是另一個超越信義計畫區的計畫。」林欽榮說。

門戶計畫帶動產業發展
東區門戶計畫以南港站四鐵共構站區為核心,除強化交通樞紐,打造國家生技、軟體及會展產業廊帶,推動整體跨區重畫及都市更新,建設公共住宅社區,改善公共環境,也將建構流行音樂及文創產業等,串聯商業、金融中心、新創及生技等產業,擴大東區的影響力。台北畫刊106年12月第599期—東、西區門戶計畫 台北下一個25年的起點
▲東區門戶計畫塑造新東區的願景。( 圖╱Shutterstock提供)

柯文哲市長在4月出席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興建工程的北基地上梁典禮時表示,北部流行音樂中心是東區門戶計畫很重要的一部分,預計2019年正式營運。流行音樂中心的任務是扶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除了在園區內規畫不同規格的表演場館、展覽館、產業區和戶外表演場地之外,也可望帶動周邊產業。林欽榮則描繪,此處將可形塑成體現地方生活型態與美學的公共場域,集音樂、流行、創意、時尚、休閒等各類活動交織的都市空間,帶動城市觀光效應。

林欽榮表示,東區門戶計畫對整個台北市的交通、產業、都市更新、會展、文創藝術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可以讓民間更加活絡,吸引更多專業人士及文創者入駐,預計將帶動龐大的投資及創造數百億的產值。

「好的計畫要有遠見。」林欽榮認為城市的規畫是一棒接一棒,但一定要審時度勢,掌握時機,也要有把事情做好的信心與決心,相信無論是西區或東區門戶計畫,皆已為「台北下一個25年的起點」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許麗芩
攝影/潘俊霖、許斌
圖/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