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7年2月第601期—這不是老街,而是台灣創新的起源 大稻埕迪化街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2-13

1.1萬


這張圖畫的是今台北永樂市場(舊稱永樂町市場)正對面的街景。日治時期臺北主要由「三市街」構成,分別是:艋舺、大稻埕和城內,其中大稻埕最熱鬧的地區為永樂町,而迪化街則稱「永樂町通」。

 

永樂町市場是本島人(臺灣人)的菜市仔,市場裡的臺灣小食很多,日人畫家立石鐵臣的版畫裡,旁有文字描繪:

 

臺北市大稻埕永樂町,櫛比鱗次的飲食店,店內販賣豬腳、鴨肉、冬粉、鰇魚、排骨酥、鹹粥、蚵仔粳、黑棗湯等等。市場內震耳欲聾的喧囂聲,大家習以為常。當地人稱大食漢為「大食七」,小食者為「貓仔食」。

 

現在永樂市場1樓還保有許多美食攤位,2樓則為各式布料、窗簾家飾布匹買賣的商店,3樓主要是縫製、加工和訂做。這是延續自日治時期日本人在今迪化街(南街)南端設立日本印花布料輸入臺灣的批發站,取代臺灣傳統染布業的生意,然後批售給此處的中盤商,當時70%的布料批發商都集中在這裡。

 

布料貿易的興盛地

也有許多臺灣人發現了布料交易的商機,如今日咱們所熟知日本著名「日清杯麵」的創辦人安藤百福,本名吳百福,曾在1932年靠著父親遺留的財產,在永樂町市場開設布店「東洋莫大小」,那是一種新開發的纖維布料,富彈性且伸縮度良好,吳百福便是從日本「內地」進口,再轉手賣出。

 

日本現代紡織業於明治維新後起步,所以日治初期臺灣紡織品大都仰賴上海、 香港供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紡織業急速發展成為工業主流,殖民地臺灣 則被定位為消費市場,1912年日本「內地」進口已占臺灣紡織品的2/3,即使 到了日治末期的1942年,臺灣紡織品由日本進口占82.2%,其他地區進口只 2%,本地生產則只占15.8%。但在1945年後日本人從臺灣撤退,本土布 商崛起,知名者如「新光紡織」的吳火獅,他從學徒做起,20歲就在南街嶄露 頭角,成為知名布料經理;其次如台南紡織(後來的統一企業集團)吳修齊與 吳尊賢、中和紡織葉山母等,都曾在這裡開設布行或當學徒,充滿了許多創業 的傳奇故事。

 

因商業發展走向國際之路

其實從1862年鴉片戰爭結束後,淡水開港,大稻埕從此走向國際通商的道路, 最初有英人約翰.杜德(John Dodd)和李春生合作,開展臺灣茶葉貿易產 業,甚至外銷美國頗獲佳評,杜德且有「臺灣烏龍茶之父」的美譽。

 

日人治臺後,鐵路及基隆港的開發,自然影響大稻埕商業模式的轉型,逐漸由 以稻米與茶葉的出口貿易改變為布行、中藥批發和南北貨集散中心。然而在產 業星移斗轉的過程中,文史工作者莊永明在他的《台北老街》裡也提醒人們:「二、三〇年代已經蒙塵的歷史,是在大稻埕寫出的。二〇年代,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史詩,一句、一段、一篇,讀來都擲地有聲。」而且「在三〇年代,台灣新文化運動推至頂端時,新文學、新戲劇、新美術、新音樂、新歌謠,無不與大稻埕關係緊密……」。

 

現在迪化街建築逐漸修復,建築固然是街道紋理的重要元素,但大稻埕根本就是台灣近代文明創新的源頭,所以台北市政府透過「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計畫,把歷史記憶和都市改造結合起來,老實講,如今穿梭在迪化街的大小店家裡,真可聞到新潮文創的氣息了!
▲今日迪化街南端景象。(攝影/魚夫)


 

文•繪圖•攝影/魚夫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