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4048

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描述八十年前慘烈戰役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中,莫那魯道起義前說道:「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霧社事件後,莫那魯道飲彈自盡,除了遺體被送到臺北帝大展示外,並未留下任何遺物。日前臺灣博物館整理文物,赫然發現帳冊上「貝珠踝飾」所有者的日文片假名,竟就是莫那魯道,意外成為他碧血英風的再次明證。

如今,這份飾品加上全臺原住民族共三十餘件古文物,即日起在凱達格蘭文化館展出。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目前在凱達格蘭文化館展出的原住民族珍貴文物,值得前去一覽各族精華。(攝影/王能佑)


珍貴文物訴說歷史故事
以貝珠踝飾而言,它是由白色硨磲貝珠、黑色玻璃珠及方形穿孔貝片串聯而成,只有馘首(出草)兩次以上的男性才有資格配戴於踝部,象徵勇士身分,而且還會隨戰功增加精緻度。

臺灣原住民各族的傳統文物十分豐富,不過隨著政權更迭及戰亂喧囂,紛紛脫離原先部落,流向日本、臺灣的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例如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北投文物館等。

1929年,日本佐久間財團積極蒐羅全臺古物,莫那魯道當時即以2日元出售他的貝珠踝飾。後來佐久間財團將所有收藏品移交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接著日本戰敗撤出,這些文物就留在今天的臺灣博物館。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貝珠踝飾是當時由莫那魯道所售出,此次首度公開亮相。(攝影/王能佑)

除此之外,其他族群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例如牛皮甲,是蘭嶼雅美族(Yami)與菲律賓巴丹島伊巴丹族(Ivatan)系出同源的證據。這兩個隔海而居的族群,不但語言相近,還擁有類似的有形、無形資產,如釣魚針鉤、巴丹山藥、巴丹刀、金銀瑪瑙、飛魚四刀切法、古謠等。尤其達悟族人喜歡用鞣製皮革製作盔甲、衣服、雨衣等,而巴丹島盛產黃牛皮、水牛皮,因此雅美族人每次出海,必定會從巴丹島帶牛皮回來。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全球僅存的雅美族牛皮甲,十分珍貴。(攝影/王能佑)

還有西拉雅族的新港文書也彌足珍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期間,傳教士為了傳教及推廣政務,不僅學習當地的新港語,也以羅馬拼音教導他們書寫自己的語言。當時原住民與漢人簽訂的土地契約,即以新港語寫成,俗稱「番仔契」,後世稱「新港文書」。目前,新港文書還有一百四十多件留存,年代最晚的是嘉慶十八年(1813年),距荷蘭人離臺已有一百五十餘年,顯示羅馬拼音影響西拉雅族甚久。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俗稱「番仔契」的新港文書真跡。(圖/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提供)

另外,凱達格蘭族用來盛酒的天然螺殼,稱作「螺碗」。十九世紀末日本學者伊能嘉矩至淡水考察時,曾看見平埔族人將糯米或番薯酒裝於螺碗裡,兩人互擁共杯而飲,透露出濃濃的分享及友好之意。而紋面用的敲槌、刺針棒、墨斗、墨葫、墨盒,見證了太魯閣族男子馘首、女子織布,成為「真正的人」的過程。排灣族的陶質公壺、母壺、陰陽壺,是嫁娶的聘禮、祭祀的名器,意義非凡。無袖短衣亦彰顯了巴則海族獨特的織藝。
臺北畫刊103年2月第553期—原住民古文物特展 在臺北看見文化結晶▲陶壺被稱為排灣族三寶之一,可象徵身分地位或做為聘禮。(攝影/王能佑)

這些珍貴文物長年分散在各地博物館,鮮少齊聚一堂向世人揭開面紗,臺北市的「在首都看見原住民經典:臺灣原住民族典藏精品聯展」即匯集了各族具重大工藝及歷史意義的古文物,空閒時分,不妨前去一探臺灣豐富而多元的族群文化。

在首都看見原住民經典:臺灣原住民族典藏精品聯展
時間:即日起至5/31(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凱達格蘭文化館地下1樓藝文展示廳(中山路3-1號)
電話:2898-6500


文/黃重豪 
攝影/王能佑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