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4年3月第566期—社子島畫家洪曜平 以畫記錄家鄉點滴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3467

延平北路八段一處兩層樓的舊公寓入口處,有個老舊的手寫招牌,上頭寫著「中日親善會全日本書畫展覽會臺北辦事處」,拾級而上,二樓的木板門還工工整整的貼著「畫室」兩個字。敲了敲門,九十二歲的洪曜平出來應門。他外表硬朗、聲若洪鐘,除了腳部因為關節炎稍微不良於行之外,讓人幾乎看不出他已如此高齡。

臺北畫刊104年3月第566期—社子島畫家洪曜平 以畫記錄家鄉點滴
▲洪曜平寓所外的手寫招牌。(攝影/顏涵正)
 

求學時代嶄露頭角
洪曜平是活躍於社子島的前輩畫家,求學時代,就在藝術領域中嶄露頭角。日據時代出生的他,就讀國民學校,在眾多科目中,對美術最有興趣,常常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繪畫比賽。後來他陸續向日本畫家大賀相雲、臺灣前輩畫家林玉山學畫,在他早期的畫上,常可見到「舊雪山房石山」的字樣,「舊雪山房」就是當時向大賀相雲學畫的畫室名稱,而「石山」則是他作畫時的號。

在二十三歲那年,洪曜平下定決心走向專業畫師之路。年輕時,曾畫過電影和廣告看板,到寺廟畫門神,也為圓山大飯店的藝廊「集珍室」審查藝術品。和藝術結緣至今已超過了七十個年頭,九十二歲的他至今仍執筆不輟,在他公寓的一角,堆滿了參加各種比賽的獎狀,他自信地笑著:「獎狀上百張,感謝狀就更多了。」

洪曜平一生中有幾個奇特的經歷,都和日本有關。他曾為臺日藝術界搭起橋梁,日本政府退出臺灣後,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臺日雙方用於交流、展覽的畫作,都得經過他的連繫、把關,才能送出國;而從日本寄回來的感謝狀、獎狀,也要透過他,才能轉交給臺灣藝術家。
臺北畫刊104年3月第566期—社子島畫家洪曜平 以畫記錄家鄉點滴
▲日本當地報紙曾刊載洪曜平的繪畫事跡。(攝影/顏涵正)

另一件事發生在他五十多歲那年,他毅然離鄉背井,到日本留學,有趣的是,這回他不是學習藝術,反而在東京國際大學就讀企業管理。「當時我的論文用日文完成,經過學校審查,在眾多外籍生中得到第一名。」英雄想起當年勇,掩飾不了滿臉驕傲,這也為他的人生履歷添加了一筆傳奇色彩。

人生的下半場,洪曜平致力教學工作,他曾到日僑進修學校教畫八年,教日僑學校美術老師作畫,他笑說:「光是日本學徒就有兩百個以上。」爾後,為了造福鄉梓,也在當地社區大學的延平畫會教成人畫畫,一教就是十六年。


愛鄉之情融入畫中
由於從小就在社子島長大,洪曜平把對家鄉的情感根植在畫裡。他畫淡水河邊的捕魚船,也畫村莊下的古厝小廟,他的畫見證著社子島的發展。他指著牆上一幅描繪三合院的油畫解釋:「現在我住的這排兩層樓房舍,以前長這樣。」畫裡坐落著連棟的三合大宅院,寬闊的前庭裡女人在曬衣服,男人正在耕作,頗有人類早期男耕女織、勤懇工作的樸實情調。
臺北畫刊104年3月第566期—社子島畫家洪曜平 以畫記錄家鄉點滴
▲洪曜平身旁的畫作是他童年的家。(攝影/顏涵正)

「這種大宅院大多是家境較富裕的人家才蓋得起,當時也沒有幾間,一般人多住在茅草屋裡。」洪曜平指著三合院後面的竹林接著說:「因為社子島在河口,風特別強勁,人們都會在房屋周邊栽種防風林。以前啊,一年中有三、四個颱風,颱風一來,水就淹個一丈高。現在蓋了堤防,淹水的情形才好轉。」

除了短暫赴日求學,洪曜平不曾離開家鄉,從日據時代到民國七十五年,他當了五十五年鄰長。身為社子島當地耆老,附近的學校何時建造,馬路何時修補,他都瞭若指掌,他為地方記錄大小事,為當地歷史留下見證。洪曜平感慨地說,社子島是淡水河、基隆河交會的地方,應該受到重視,「像紐約的曼哈頓,就是從河口開發進內陸的。」


畫路 寬廣題材多變
洪曜平畫油畫,也畫水墨,畫題的選擇也十分寬廣,他畫人物、動物,也畫植物花卉,筆下的山水風景也很精彩。對他來說,畫水墨比畫油畫更困難,更要有扎實的功力,「畫油畫錯了可以用顏料覆蓋,畫水墨就不能塗塗改改,修個二十年還不能畢業,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從洪曜平的動物作品中,可發現他十分鍾情老虎和鯉魚。他筆下的老虎,可以凶猛威風,可以活潑靈動,也可以充滿母性光輝,流露慈愛神態。他回憶,年輕時為了畫老虎,常在圓山動物園守候,觀察老虎的身體特徵、斑紋、動作。「老虎張開嘴,上下兩排分別有兩顆好長的犬齒,咬了動物就不會放開,犬齒中間各有六顆牙齒;還有牠前腳五個爪,後腳只有四個爪,爪子何時該收,何時該放,我都清清楚楚。」
臺北畫刊104年3月第566期—社子島畫家洪曜平 以畫記錄家鄉點滴
▲洪曜平筆下的老虎,充滿母性光輝,流露慈愛神態。(攝影/顏涵正)

為了畫鯉魚,洪曜平也特地買魚回家養、慢慢觀察,甚至細細數算魚鱗的數目。他透露觀察心得:「鰓到背鰭共橫跨十二個鱗片,背鰭到尾巴橫跨二十四個,鯉魚的第六排魚鱗下方,還有一條淡淡的紋路。」他畫鳥類,也會依據鳥的性格而有不同姿態。他畫老鷹有英氣,畫孔雀則華麗驕傲,畫雞、火雞又顯得鄉土稚拙,就連畫水鳥、山鳥也有分別:「水鳥尾巴短,腳長嘴巴長,捕食水裡的魚才方便,山鳥尾巴長,腳短,嘴巴也短。」講到熟悉的話題,洪曜平便開始滔滔不絕。

洪曜平也大量從自然中汲取經驗,學習畫草木的要領。「畫梅蘭竹菊四君子是基本,喬木、灌木、藤木,每種植物的內枝外葉,都有不同的畫法。」他順手拿起桌上的便條紙和簽字筆,就像施魔法一般,迅速地畫了幾種植物:「畫蘭花時,一條枝上有十幾朵花,中間的枝葉要變細,看起來才會迎風搖曳;松樹一根根針葉要朝上向天,不像竹葉都往下垂。有沒有聽過『松無墜地枝,竹無向天葉』?」

洪曜平畫山水也是一絕,他師法古人「遠山無紋,遠樹無枝,遠水無波」的三遠法,更強調利用墨色濃淡,表現山的空間立體感。「近的山要畫得濃重,遠方的山為了營造霧氣效果,則要畫得朦朧清淡。」他嘗試將西畫中的空間透視法、明暗法,融入中國山水,也把走遍大江南北的旅行見聞,化為作畫的養分,像是畫中的吊橋就取自日本的風景。他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到山脈敷以青得豔麗的藍,再點綴幾棵奇樹、幾幢屋舍、幾條漁舟,就像是走入某個可居可遊的奇幻場景,充滿無限想像。洪曜平這樣解釋自己的山水奇景:「照相機大家都有,所以畫不要太過寫實,應該發揮自身的創意,展現照相機拍不到的意象。如果囿於古法,就等於是抄襲別人,沒有開創。」

向洪曜平學畫十六年的延平畫會會長呂阿南稱讚,洪曜平的畫令他百看不厭,每種畫科也都有不同的理論,為每個拜師學藝的學生打下穩固扎實的根基。「平時想考他都考不倒,像我們不會畫龍,不會畫昆蟲時,他總是能信手拈來,隨手畫出我們想要的東西。」
臺北畫刊104年3月第566期—社子島畫家洪曜平 以畫記錄家鄉點滴
▲洪曜平順手拿起桌上的便條紙和簽字筆,迅速地畫起圖來。(攝影/顏涵正)

洪耀平一生畫了數千幅畫,他的畫結合了中國、臺灣、日本等多元畫風,為傳統國畫注入新意,上個月,他還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回顧展,為繪畫生涯留下紀念。回首來時光景,他以畫家應該具備責任感和歷史觀自許,「否則後代子孫必然竊笑藝術家無擔當、無精進,不足以構成一個世代的文化。」


延平書畫班
電話:2810-0809
地址:延平北路9 段66 巷18 號



文/觀止 
攝影/顏涵正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