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公民課:一起成為更好的台北人(台北畫刊108年9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9-11

4910

台北市是個融合各種思想、多元聲音和立場的城市,生活在這裡,總是進行各式各樣的學習與思考,來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被封為地表最強公民老師的黃益中,分享他對於公民和城市的見解,想擁有更深厚的公民素養與認知,就從現在開始。
不只是教室內的公民教育,黃益中也鼓勵學生走入城市、了解城事。(攝影/楊雅淳)

第一課:練習關注與媒體識讀

上公民課之前,必須先知道「公民」是什麼。黃益中說,公民這個詞來自西方政治學,這也是公民精神的起源,指的是關心周遭事物的人,沒有年齡之分。而所謂周遭事物涵蓋的範圍,小至鄰里居住環境,大至社會、城市、國家,甚至全世界。

作為一個公民老師,黃益中認為學生、甚至成年人若要建立公民素養,就必須培養關心公共事務的習慣。所謂「關心你身邊的事」,每個人的程度可以各不相同,而關注事件,可以說是踏出成為公民的第一步。例如香港反送中條例、同性婚姻、公投等,都是可以關心的議題,「不是一定要支持哪一邊,但至少一定要知道時事,不然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我一天花4小時看新聞。」黃益中的一天除了教學,有大量的時間在閱讀,他提到,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識讀是很重要的技能。媒體識讀指的是取用、分析、評估媒體資訊的能力,而對他來說,同步吸收各個管道的態度和立場就很重要,「電視台或報紙有自己的立場很正常,但是必須謹守客觀與主觀之間的界線。」對黃益中來說,就是多看、多比較。

黃益中認為,每個公民都應該對周遭事物有所關心。(攝影/楊雅淳)

第二課:重拾閱讀書籍的技能
 閱讀是培養思考能力的重要練習。(攝影/楊雅淳)

而說到最重要的思考訣竅,黃益中認為「看書」是毫無疑問的練習方式,「哲學是思考的基礎。」黃益中以他的著作《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和桑德爾的《正義》為例,認為當生活中發生重要事件時,可以用不同的哲學角度進行思考,就能慢慢建立自己看待社會的方式。

「願意思考的人其實很多,但是網路上的資訊還是太片面,我建議大家可以多逛書店。」黃益中以作者的身分談到對台灣書市的觀察,他認為書店場域能帶給大眾的是親手翻閱書本滿足好奇心的感受,連鎖書店如誠品、金石堂,或像浮光、讀字、青鳥這樣的獨立書店,並沒有絕對的選擇標準,重要的是擁有安靜閱讀與沉澱的時間,這對思考很有幫助。    

黃益中接著一口氣開出了長長的公民養成書單,從暢談民主的《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三 民主的浪潮》,到嘲諷獨裁社會、富含隱喻的《一九八四》都名列其中,當然也有關切個別議題的書籍,例如《做工的人》、《女子翻轉》等。黃益中笑著說,若是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妨試著從他的公民課入門書《思辨》和《我的不正經人生觀》讀起,這兩本書相對淺顯易懂,也更接近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對於還不擅長思辨、關注議題的人而言,是無負擔的敲門磚。  


第三課:從身邊的日常議題開始熟悉
 反送中、芒果乾(亡國感)、實價登錄等,是黃益中近期特別關注的議題。(攝影/楊雅淳)

想要成為關心社會的公民,要從哪些議題開始?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黃益中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從與自身最相關的事件著手。「社會議題就是民生的聊天素材,之所以會與選舉連動,是因為這些問題最終必須在政治的場域解決。」黃益中說,每天睜開眼睛面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公共政策。

但是他也提醒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只需從與自己最相關的事物開始改變、認知與思考就好,例如水電費調漲時,人們第一時間的感受可能不佳,但若不適當調漲,最終還是會從人民繳納的稅金提撥補貼水電公司;一般人可以從類似的路徑來了解與自身相關的政策變動影響,藉此訓練參與公共事務的習慣和能力。

 
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記錄著台灣過去白色恐怖的歷史。(圖/lienyuan lee)

走入人與故事交織的城市

「作為公民老師,要會說故事,把事情包裝得很有趣,或者是講對方會關心的事。」黃益中以台灣的選民服務現象為例,很多年輕選民在意的是官員推動法案或政策時的努力,但是在婚喪喜慶的場合出現,卻在感性上發揮了更大的效用,「因為很多人在意的是:在我需要的時候,你能不能出現在我身邊。」所以意見領袖若要把公民議題帶入生活中,必須更用心選擇對方的語言來進行交流。

如果覺得書籍閱讀太生硬、與親朋好友討論時事又太極端,也不代表就沒辦法訓練自己的公民能力。這裡推薦幾個台北市的公民景點:鄭南榕基金會與自由巷、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等,都是台灣歷史留下的痕跡,除了參觀建築,這些場域也時常舉辦音樂、文字、展覽等活動,可以更深入了解這塊土地過去發生的事。

「台北本身不只是台北,而是台灣多元文化的縮影,出門走走不單是走在路上,還可以仔細觀看古蹟建築、品味當地人文。」黃益中會帶著學生到訪這些地點,親身投入公民參與、民主社會和政治發展的軌跡。

📘給都市生活的公民書單
•《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邱顯智,大塊文化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三 民主的浪潮》
,胡慧玲,衛城
•《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黃益中,寶瓶文化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黃益中,寶瓶文化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遠流
•《我們最幸福》,芭芭拉・德米克,麥田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朴研美,大塊文化
•《女子翻轉》,謝馬力,大塊文化
•《82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漫遊者
•《做工的人》,林立青,寶瓶文化


文 - 黃思齊
攝影-楊雅淳
圖-lienyuan lee



延伸閱讀
芳療課:城市裡的放鬆與氣味練習
體育課:跟著健身教練動起來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