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喚醒永續概念 廢棄物的再詮釋(台北畫刊109年3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3-12

3786

你還記得上次修理舊物是什麼時候?購買新品又是什麼時候?在物質消耗快速的現代社會,如何處理巨量廢棄物已成為一大課題。「城市修理站」號召人們以維修代替購買,「Story Wear」則將回收布料再製升級,他們持續思考廢棄物的各種可能,也喚醒人們對永續生活的反思。


打開Google地圖,一個個標記點,全是隱身在城市中的修理店鋪。這是七年級女孩吳芷瑩成立的「城市修理站」,透過蒐集修理資訊,讓人們的毀損物品有了重獲新生的機會。「城市修理站地圖」於2013年上線,如今已有超過76萬瀏覽次數。
激發地圖誕生的靈感,來自吳芷瑩在2012年拍攝的紀錄片《癡情漢》。用鏡頭拍下過年家家戶戶大掃除清出的垃圾,「除了燒掉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出口?」她跟著垃圾車,走入焚化廠;也介紹了台北再生家具拍賣現場、二手市集和跳蚤市場,這些地方總有一些「癡情漢」,捨不得物品被丟棄。

各種器物的修理店鋪資訊皆納入城市修理站地圖,提供民眾全面性的查詢。

吳芷瑩透過親自踩點、蒐集資訊的方式來製作地圖,並將服務過程做完整紀錄。

讓「修理」成為生活習慣
為了延續片中惜物的生活反思,她和兩位好友成立城市修理站,「我們發現很多人丟東西不是因為不要,而是壞掉的東西不知道要去哪修。」3人先從自己生活的內湖開始,土法煉鋼在街頭徒步尋找,也邀請網友分享修理據點,靠著群眾力量,城市修理站的地圖越發完善,涵蓋的修理面向也越來越廣。

除了常見的家電、家具、鞋子或雨傘等日用品,也有少見的剪刀、娃娃、音樂盒等,甚至還有好神拖的專屬維修點。吳芷瑩笑言平日走在路上,總是雷達敏銳,「都會特別注意有沒有修東西的訊息,有一次看到掛著『修』, _結果走近才發現是修腳趾甲。」

除了建立地圖,城市修理站也透過舉辦修理課程和講座,推廣惜物理念。只是身處現代社會,人們汰換物品不僅快速,有時甚至買比修還便宜,既然如此,為何「修理」依舊重要?「這要回過頭去看『資源』這件事, _還有消費意識。」長年推廣減少廢棄物的吳芷瑩觀察,台北先進的消費意識是一大助力, _「光從環保商品的銷售狀況來看,就知道一個地方,大家的消費意識到哪裡。」另一方面,台北屬於新舊並存的城市,舊城區給了這些維修小店生存空間,又因為大眾運輸方便,住在新城區的人也能方便抵達。

除了消費行為,商品的製造方式也有影響,「有些東西本身不是那麼耐用,或是在設計之初,就是一個拋棄式的存在。」也因此她會特別關注企業的售後維修能力,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環。今年城市修理站預計發起一個「送修實測」的企畫, _向網友募集毀壞的物品,替他們送修,再記錄整個服務過程。「我們希望『修理』可以變成你的習慣,當東西毀壞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哪裡可以修,而不是馬上逛個網站,看一下買新的需要多少錢。」

每當在路上發現新的修理店家,吳芷瑩便立刻存進手機,作為更新修理站地圖的參考。
 
新版的台北城市修理站地圖將在近期上線,提供更便利的操作介面。(圖/城市修理站地圖)

買一件有理念的衣服
在生活中減少廢棄物應該是一種全面性的實踐。主打百分百使用回收布料的「Story Wear」,集結在地弱勢裁縫師,用時髦的撞色拼接設計,把國外風行的「永續時尚」概念帶入台北。

Story Wear 創辦人陳冠百是時尚老手,十多年的服飾和廣告產業資歷,讓她很早就意識到衣物回收問題。如今,時尚產業已是全球僅次於石油產業的第二大汙染源;在台灣, _每分鐘更是有超過400 件衣服被丟棄。也因此,Story Wear 的出發點很簡單,「我就是要做一個不製造垃圾的品牌。」

她在走訪回收場和二手衣物店的過程中發現,雖然最大宗的回收衣物是T 恤、襯衫等棉布,但常有發黃或脫線的情形難以再製, _於是她選擇耐用的牛仔褲,且這些衣物也常因為尺寸問題,在二手店裡較難銷售,正好給了她再利用的機會。陳冠百將蒐集來的牛仔褲按照顏色深淺分門別類,再用拼接、撞色的設計手法,製作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新穎衣物,「我們的商品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即使是回收的東西,也很時尚。」

解決布料難題後,Story Wear 更集結許多在街頭幫人修改衣服的「街角裁縫師」、二度就業婦女、腦性麻痺患者母親等在地弱勢裁縫師,建構生產線,「我們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身分證,除了註明原料來源,還有裁縫師簽名,每個作品不僅限量,還是獨一無二。」

花了一年半時間籌備,去年1 月Story Wear 正式在網路開賣,反應不俗,光是去年,就成功使用了2,480 件回收牛仔褲,現在布料來源更已轉為企業號召員工捐贈。「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在乎環保跟永續議題,很願意實踐零廢棄生活,比如帶購物袋、用環保筷,現在又有再利用的衣服可以選擇,他們就覺得可以一起落實。」

但陳冠百也坦言,在時下社會,一件有理念的再製衣服,要跟眾多快時尚新品競爭, _的確不容易。她認為,這需要時間累積、不斷溝通,「就像以前人們穿貂皮大衣突顯自己的身分,現在慢慢不穿了。」不過,台北人群的多元化,也加成了陳冠百的溝通力道: _「我可以一次接觸各個地方的人。」像是台北眾多的文創基地,有助於她接觸外國觀光客,Story Wear 在華山和誠品開設的快閃店,高達一半的消費者都是香港人,讓他間接將零廢棄概念傳遞得更遠。

在物慾高漲、快速消費的現代社會中,城市修理站和Story Wear 各自運用不同方式,賦予廢棄物不同面貌。對他們來說,零廢棄的永續生活不只是口號,而是真切的具體實踐。

Story Wear 集結在地裁縫師,再生更有溫度的獨特衣物。(圖/Story Wear)

廢棄牛仔布經過重新拼接,幻化為嶄新時尚單品。(圖/Story Wear)


文ー陳怡如
攝影ー蔡耀徵
圖ー城市修理站地圖、Story Wear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