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家庭的同志凝視 打開家門,我們的生活更加完整(台北畫刊109年5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5-05

3.7萬

同婚過後,打開家門,我們對家的模樣有了新的註解。如何理解雙方家庭過去的生命場景?又如何參與彼此的生活現場?大方分享也能成為能量,讓更多有相同需求的人們可以感受、參考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相處樣態,生活將從此開展不一樣的樣貌。
DSC_0080 - 複製小玄( 左) 與小銘( 右) 是首批登記結婚的同志伴侶之一,新居中貼滿兩人一路的生活照片。

夫夫日常 幸福共組家庭

小銘與小玄是台灣去年同婚專法通過後,首批登記結婚的同志夫夫。兩人在大學時期相遇相戀,至今已有13 年,小玄開朗奔放,小銘內斂沉穩,個性不同卻非常互補,而後他們更開始經營粉絲專頁,記錄兩人婚前婚後的生活與經歷,大方分享日常相愛的模樣,傳達給其他同志伴侶及家庭,每個人都擁有迎向幸福的權利。

幸福的模樣看似一帆風順,實則經過多年的耐心陪伴與努力。兩人都生長在單親家庭,但相處方式不盡相同,小玄與家人總是無話不談,小銘則是從小隨心所欲跟著自己的想法走;在兩人遇到性別認同的人生課題時,小玄從「不能說的祕密」到被媽媽發現,也曾經歷媽媽帶著自己去看心理醫生,直到小玄開始主動將自己的朋友、男友介紹給媽媽認識,也隨著日漸成熟穩重的交友與生活進展,才讓媽媽安心。小銘則因不希望家人擔心,而遲遲不願意向媽媽表明,直到決定和愛人共度一生,小銘才向媽媽坦白,沒想到媽媽只靜靜地回道,「你跟誰在一起我會不知道嗎?」這讓小銘忍不住落淚。
DSC_0018 - 複製兩人親手將乾燥花壓入婚禮喜帖中,希望它不只是一份限時邀約,更能成為家飾,延續愛的感受。

聊到與親人互動、溝通的過程,小銘說,媽媽也曾經自責,擔心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更煩惱同志婚姻是否有未來?於是他告訴媽媽,「我愛誰,跟你教我什麼沒關係。我們跟所有相愛的伴侶一樣,也都懂得照顧自己。」他也明白家人的擔憂其實都是出自不安與關心。就像所有婚姻相處都需要兩家人一同融入、投入感情與包容,找機會和彼此的家人聊天、用心相處。

長輩對同志議題的不談論,多是源於對同志關係的陌生,需要時間慢慢吸收、轉化,因此同志伴侶們可以試著更勇敢大方地用溫和、同理的方式與親人對話、分享生活,才是了解彼此的最佳解方。像是小銘與小玄兩人就時常分享相關影片與資訊給媽媽及親人,透過理解讓家族環境更友善。

DSC_0118 - 複製兩人今年出版書籍《夫夫》,分享一路走來的點滴歷程,也記錄下同婚前後的日常樣貌。


同婚過後 在台北感受更多愛

通過了雙方母親這一關,兩人在2019 年5月24 日同婚專法正式上路當天就立刻去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對於兩人的婚禮儀式,家人是否發表意見?小銘說,因為媽媽沒參加過同志的婚禮,也不知該如何參與,於是與小玄兩人一手包辦,在準備過程中適時向媽媽報備、分享,讓家人參與每個步驟,慢慢產生互動。直到婚禮當天,家人和親友們幾乎全員到齊,即便曾經對同婚有所質疑,仍在婚禮當天被溫馨的氛圍打動。小玄說:「這是我們決定辦婚禮最重要的原因,希望家人朋友們就算不了解,也有可能因為參加我們的婚禮,在現場感受到愛是什麼,知道同志伴侶跟任何一對相愛的伴侶都是一樣的。」

兩人攜手以同志伴侶的身分,在這座城市走過好多年,「我覺得同婚專法通過後,在台北可以明顯感覺到很多的愛耶。」小玄說,這是他們從來沒想過會在台灣發生的事。而台北的多元及友善風景,在同志議題因同婚法案端上檯面後,也讓更多人有機會「看見」,也更願意談論,路上擦身而過的人,無論何種性別認同,都成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景。

聊到婚後生活是否有什麼不同,兩人除了與雙方家庭有了公開且更緊密的關係之外,也在今年有了自己的家庭空間,家中還多了一隻白柴「小白菜」,像是多了一個孩子,生活更加充實。提起對生活下一個階段的想像,兩人有一個簡單而美好的願望:「如果說同婚是讓同志被更多人看見,我們更希望有一天不再有人注意到這件事,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不同。」兩人希望傳達的並不只是幸福亮麗的模樣,還有走向幸福過程中的辛苦和困惑,只要好好面對每一個願意理解、溝通的對象並給予時間,回過頭看就會明白,一切都是每段親密關係的必經過程。
 

DSC_0092 - 複製婚禮是小銘與小玄一生一次的珍貴回憶。

同志父母 走出自己的櫃子

隨著同志議題發酵,同志人權逐漸受到重視,除了關心同志們所面臨的考驗外,同志的父母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同志孩子常會忽略父母親這個角色,認為父母是個阻力,但其實有父母的支持,應該是更大的助力。」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創辦人郭媽媽說。這位別人眼中有著宗教信仰、傳統夫妻觀念下養成的母親,扶持著世俗價值中再「正常」不過的小家庭,直到她的孩子走出了跨性別的路,才讓郭媽媽開啟了對性別議題的認知大門。
DSC_0020 - 複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創辦人郭媽媽長年關注同志家庭議題。

郭媽媽的女兒從小就不愛穿裙子、玩「女生喜歡」的東西,並在15 歲那年向媽媽出櫃,郭媽媽雖然震驚,卻也開啟她和先生認識同志與跨性別議題的契機;在網路尚未普及的時代,他們主動在國外網站找資訊、出國購買相關書籍,為的就是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2011 年她創立了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希望分享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同志父母。

對一般人來說,同志們很神祕,但同志的父母更神祕。一直以來,他們接收的同志相關知識多半較少,在孩子出櫃或猜測孩子的性向時,自身遭受的同儕壓力也很大,因此幾乎都不願曝光。為了幫助這些躲在櫃子裡的爸媽,協會目前以個人服務為主,只要電話或網路社群聯繫就可以預約,並配合每個家庭的狀況與期望提供不同形式的協助。
2019父母遊行_0 - 複製郭媽媽分享,同志關係需要親子雙方共同理解、互相信任,才能走出彼此的深櫃。( 圖/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創辦人郭媽媽)

與其躲藏 不如邀請父母一起走過

許多家長告訴郭媽媽,他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同志,但孩子卻不願鬆口,該怎麼辦?郭媽媽說,可以不時地告訴孩子,「不管你喜歡什麼樣的人,我們都一樣愛你。」讓孩子安心,同時自己也要放寬心,無論孩子如何發展都要好好接受。

在接觸了無數個同志家庭之後,郭媽媽發現,同志小孩不敢出櫃,選擇躲躲藏藏、說謊隱瞞、甚至離開爸媽身邊,這些舉動反而會讓做父母的更為慌張。許多同志常認為「爸媽很難搞」,卻鮮少有人想到爸媽也會有受傷的一面。若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就會明白父母感受到被孩子拒絕、不信任的隔離心態其實是很難過的。郭媽媽建議,身為同志,不要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反而可以把自己當作「老師」,坦率地讓父母了解「我是怎麼走過來,以後又要怎麼走下去」。並且讓父母感覺參與自己的生活,平時也可以多分享相關資訊,幫助他們同步學習。就協會的經驗來看,若有正確管道可以協助父母了解,再加上同志孩子的帶領,慢慢走過接受期,其實八成以上的父母都可以接受。

「同志可以做得更多、過得更好,不用很悲情。」郭媽媽說,每天都採取一點行動,從親近的家人開始出櫃,再到社會群體中的出櫃,就能為自己打造友善的生活環境。一直以來都在台北生活的郭媽媽說,在台北原有的多元教育基礎下,可以思考如何更進一步讓父母提前了解同志議題,例如規畫在媽媽手冊上說明,孩子出生後有10% 的機率會有非異性戀的性傾向;或在學校課程中加入性別教育、舉辦給長輩的交流座談,讓觀念可以在生活中扎根。

同婚專法通過一年,談起協會之後是否有新的計畫,郭媽媽說,「希望未來參與這個團體的人越來越少,因為那就代表同志身分在社會上不再特殊。」無論「愛」的對象是什麼性別,期待我們都能因坦然表達,擁有更多與人相愛的可能。

文-吳亭諺 攝影-林軒朗 圖-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創辦人郭媽媽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