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以社區營造串聯萬華人情—— 萬華社區小學×六庄文化發展協會(台北畫刊109年8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8-05

4383

萬華,是台北市最早發展的地區,隨著城市發展重心的轉變,移轉了人們對萬華的關注。直到23 年前,萬華糖廍社區的住民凝聚社區力量,促成百年糖倉成功保留並核定為市定古蹟,從此萬華的社區營造動能持續發酵。透過社區規畫與營造團隊「萬華社區小學」和在地青年行動團體「六庄文化發展協會」的對談,看看他們如何深入並凝聚社區共識,展開屬於自己的在地生活文化運動。

1J6A0882
著迷於最「萬華」的那些小事
隱身在巷弄裡的萬華社區小學,是創辦人陳德君為了推廣萬華而經營的空間。對萬華瞭若指掌的她其實是台北市中正區人,就讀台大城鄉所時,因緣際會下來到萬華,與糖廍社區的居民成功合辦艋舺甘蔗祭,此後大家笑稱她是「糖廍的女兒」,也是她走入社區的開始。

「畢業後我當了幾個月的上班族,心底卻時時想起在萬華遇見的每張臉孔。」她自嘲是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員工,在人生走到低谷時,萬華卻張開雙臂接納了她。於是陳德君重返萬華,2016 年成立萬華社區小學,從地區環境改造到社區總體營造,透過教育與社區活動,傳遞與萬華有關的各種人文價值和社區行動知識。

有別於陳德君「從他鄉到故鄉」的發展歷程,六庄文化發展協會由一群生活在南萬華加蚋仔地區的青年所組成,六庄的團隊名稱源自清代先民最初在此開拓的六個庄頭,在他們心中,社區就像這些移墾先民匯聚的庄頭,是一個人們聚集而產生地方感的共同體,「雖然大家有不同的個性,但都擁有同個地方所給予的養分。」成員林佾萱笑著說。

對於從小在萬華長大的六庄成員林佾萱、楊旻恩,以及在萬華任教的江柔慧來說,萬華「很社區、很有地方感,走在街頭可以輕易發現與其他都會區不一樣。萬華人的氣質與眾不同,帶點任性,不那麼有秩序或規律,人與人的界線也較柔軟」。

為了不讓地方文化與社區價值消失,於是他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加蚋仔夥伴組成行動團隊,從設計小旅行開始到籌辦「加蚋仔大客廳」展演活動,結合商業、藝術和教育等資源,想好好把加蚋仔與萬華的故事說給更多人聽。

地青團結厝邊成社區
這群對地方有認同感的「地青」,無論出身在地或他鄉,最後都把足跡留在同一個地方,陳德君笑說:「我結婚時,甚至拿象徵糖廍的甘蔗捧花!」

陳德君眼中的萬華有無盡的故事,「萬華有台北最古老的街市,還有最年輕熱鬧的西門町,足以成為一座城市博物館!」由此起心動念,2018 年萬華社區小學與台北市政府、悠遊卡公司合作舉辦「艋舺生活節」,規畫市集、小旅行等活動,帶領民眾體驗萬華產業、店家與街市的人文發展。此外,更集結萬華青年共同採集地方故事,由此催生出後來的「艋舺城市博物館」活動,推出精選百間特色店家的「艋舺護照」,讓所有人按圖索驥認識萬華,也從活動中構築出新的萬華印象。活動推出後更獲得教育單位熱烈回響,甚至有許多老師來信索取護照,希望將在地故事融入課程。

有別於萬華社區小學從教育著手營造社區氛圍,六庄則希望透過推動在地生活,帶領居民找回最「原味」的生活方式。2016 年六庄申請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的社造點計畫,為當時即將被拆除的萬大路天橋舉辦「瞧橋加蚋仔」天橋攝影展,透過照片帶大家走上天橋,從不同視角凝望社區裡的日常。「我們關注社區居民如何把自己與天橋進行連結,進而反思自己如何與土地連結。」六庄用攝影展,幫天橋舉辦一場溫柔的道別,也重新建立起土地與人的關聯。

瞧橋加蚋仔 天橋攝影展3六庄文化發展協會舉辦「瞧橋加蚋仔」天橋攝影展,以照片連結文史,用天橋連結人情,讓人們可以接觸並感受在地記憶與文化。

六庄成員也分享,他們在2019 年發起「我是加蚋仔人,給我加蚋仔站」連署行動,因為捷運站名是讓外界認識加蚋仔的機會,也因而成功將捷運萬大線代號為LG04 的捷運站命名為「加蚋站」。這場正名連署運動,意外凝聚起地方居民的共識,南萬華加蚋仔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青創團隊進駐社區、活化地方,齊心讓更多人認識加蚋仔。

著手營造新舊共榮好時光
無論是萬華社區小學或六庄文化發展協會,他們在推動社區營造時發現,「許多長年生活於萬華的長輩,因為習慣了,所以不覺得當地的人情味或文化價值有什麼值得驕傲。」江柔慧說道。老一輩習以為常的日常,其實是當今社會最需要保存的社區價值。林佾萱也笑說,「偶爾和坐在路邊休憩的長輩攀談,他們總是一邊說自己的故事很無聊,一邊卻滔滔不絕地說出我們意想不到的故事。」

IMG_3107萬華地區的社區營造夥伴時常齊聚萬華社區小學,並邀請地方長輩口述文史故事,共同協作社區營造計畫。

陳德君說,她的工作日常正是關注各種在地社群,四處與店家或耆老攀談、收集口述歷史,並記錄下自己遇見的點點滴滴:「空出一段時間認真與地方長輩聊天,這聽起來很悠哉,卻是田野調查的重要訓練,也是社區營造根本的一環。」

也許對部分當地人來說,萬華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不特別,但對於像陳德君、六庄團隊這樣的地青來說,如果沒有萬華,台北市將少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曾離開萬華到外地求學的楊旻恩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常聽人家說台北是個大熔爐,沒有自己的歷史,長大後才知道我們有老台北、老萬華,有古蹟,還有豐富的老故事。」透過社區營造團隊的轉譯,讓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萬華在台北市眾多城區中展現獨特風韻,也在大家的努力下,挖掘出被遺忘的個性與氣質,找回屬於在地的記憶。

對於社區營造工作者來說,台北有著開放、包容的態度與豐富的資源,不僅市府持續規畫多元社造計畫輔導方案與補助,駐點各地的社區規畫師更不吝傳承寶貴的實務經驗與專業觀察,只要有想法、敢詢問、肯行動,便不怕無米之炊。目前仍在外地求學的林佾萱對此特別有感,「如果不是在台北,萬華的社區營造很難如此早啟蒙。」一旁的陳德君笑著說,台北讓社區營造團隊能放手去做各種嘗試,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成真。

談起下一階段的社區營造目標,陳德君表示將持續擴展資源連結,她在今年參與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萬華車站百年地方記憶」的文史資料研究與建檔,讓有心了解萬華的人能傳承過去累積下來的研究資源;而六庄的青年們則計畫建立線上串流平台,讓同樣深耕萬華的社區營造工作者,以及有興趣接觸萬華卻找不到引路人的研究者,能有一個共享資源的交流管道。

社區營造從凝聚生活共識開始,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推力,在場的眾人笑著說,社區營造在做的,便是透過深耕在地,經營好自己與地方,同時也成為其他社區的最佳範本,每個社區都有機會找出自己的土地基因,進一步擴散美好的社區生活樣貌。
 
1J6A1002陳德君,萬華社區小學創辦人,以設計導入社區課程,藉由生活與常民場域,與在地鄰里組織串聯合作,引導民眾重新認識萬華。1J6A1043楊旻恩、林佾萱、江柔慧( 由左至右),六庄文化發展協會成員,從自身對加蚋仔社區的情感出發,延伸至多元的在地互動,以行動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


文ーStacy Chiu
攝影ー蔡耀徵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