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日本雜誌眼中的台北面貌(台北畫刊110年3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1-03-05

3755

國外雜誌若是報導台灣,通常會從台北開始,且會占據最多的報導分量。其中,日本雜誌最常製作台灣主題,因為許多日本年輕人對台灣的飲食和消費感興趣,雜誌內容更可以當作他們的旅行情資。

日本女性雜誌特蒐台灣精彩
從2011 年8 月日本女性雜誌《FRaU》製作的「感謝台灣」特別號說起。日本女性雜誌市場是由非常複雜而謹慎的「分眾」所構成,也就是說幾乎每五歲(20/25/30/35……)就是一個級距,這些讀者關注的主題分布在Beauty、Body、Travel、Lifestyle、占卜和藝文情報這幾類領域,並根據每本刊物的定位而微調。《FRaU》的客群設定是三十代(30 歲上下)的女生,這期台灣特輯,可說是旅遊的專題,但又不只是一般的專題,因為它是一本311 海嘯後日本感謝台灣鉅額捐款的特別製作。

該期的封面非常特別,安排了模特兒榮倉奈奈在台北大稻埕的永昌街拍攝,模特兒手上拿著紅白塑膠袋,右邊攤車上的瓦斯桶清楚呈現,這是一張生活感十足的照片,但卻是台灣本地絕大多數雜誌,特別是時尚女性雜誌不會選擇的視覺,因為台灣的製作團隊和客戶大都認為塑膠袋和瓦斯桶不好看。

但日本人為何特地安排了模特兒拿著紅白塑膠袋呢?因為日本女性旅遊者到迪化街購物時,店家通常會提供袋子,這是台灣的日常,也是日本人認為的入境隨俗。

這期的《FRaU》非常用心,它用了八十幾頁報導台北好吃好玩的事物,熟練的編輯技巧,把台北的特色餐廳、有喝茶學問的茶鋪、讓人有口福的早餐店、七十元以下的街頭美食、好吃的小籠包店、美味的甜食、麻辣鍋和酸菜白肉鍋、適合散步的永康街和華山特區及誠品書店、按摩美容拜拜熔成一爐,應有盡有,這本雜誌我買了好幾本分送好友,可說是近幾年最精彩的台灣特輯。

隔了一年,2012年9月《FRaU》又出了一本「一直是台灣」的台北和台南特輯;2016年再製作一期,封面是演員綾瀨遙在寧夏夜市,運用拍攝時裝廣告的攝影手法,讓她跟不同的美食攤合照,顯示出日本女性雜誌對台北情有獨鍾。

日雜中的台灣城市人文觀察學
2015年10月,許多創意人和設計人愛看的《Pen》,推出了完全保存版的「台灣特別號」。《Pen》是一本半月刊,1998年創刊,它的版面設計採用一套基本格律對應不同的主題,封面故事標題固定在最右邊,搭配字級略小的副標,每頁的圖文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主題選擇非常厲害,從商業、設計到生活都有。這期台灣特別號以《Pen +》跟一般正常雜誌區隔,即使出刊6年後,還是可以在台灣某些販賣日本書籍雜誌的書店看到。

不同於女性雜誌偏重旅遊吃喝的報導角度,《Pen》選擇了更多城市觀察和人文歷史的角度,例如安排了攝影師永井泰史拍攝台北的巷弄街景,搭配年輕作家黃麗群的文字,捕捉台北城內老街區的公寓住宅和住民的生活風貌。

20180509-P1210024《Pen》推出完全保存版的「台灣特別號」,以在路上觀察的角度介紹台北,各類型讀者都可以從中發掘深度旅遊的樂趣。

為了理解台北建築的發展脈絡,邀請實踐大學李淸志老師導覽大台北的知名建築,包括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實踐大學台北校區設計大樓;新生代建築師曾柏庭設計的中和國民運動中心,以及田中央設計團隊在淡水設計的雲門劇場。

本期內容還特別介紹台灣重要的建築師王大閎,代表作品如國父紀念館、東門基督長老教會,並為日本讀者專程介紹日本建築前輩丹下健三在1960年代為聖心女中設計的校園,以及普立茲獎得主伊東豊雄為台大社科院設計的圖書館。

除了建築,本期《Pen +》還採訪了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希望透過他的作品理解最新的台灣設計動態,並邀請聶永真用《Pen》的版型,設計本期的假想封面。更讓人佩服的是日本編輯團隊竟然邀請到星級主廚江振誠,不只介紹他的餐廳「RAW」,還請他帶路去逛幾個台北傳統市場,江振誠還特別分享了他從小愛吃的蛋餅。

透過諸多日本雜誌的編輯選材,更加確認,台北真的很酷。

 
黃威融個人照圖、文-黃威融
編輯人、寫作人、創意人。臉書請找黃總編,總是以編輯的角度看待熱炒、聚會、旅行、約攤和創意表現。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