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4月第579期—日治的表町通畫回來了!魚夫筆下臺北昔日的城市美學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4-22

7047

1.jpg

現在看來平庸無奇的台北市館前路,在日治時期其實是有如走在充滿歐洲風情的街道上,且道路兩旁皆植滿蒲葵,又刻意營造南國風情;但許多建築資料已經散佚,我根據許多老照片和資料,逐步拼湊畫出這張圖,過程非常複雜。

日治時期的臺北城規劃是從車站通過表町通,連接總督府博物館,形成有如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軸心線,而表町通即是今日的館前路,總督府博物館就是國立臺灣博物館。

這一帶街景的改變,源自於1911年臺北遭逢強颱侵襲,許多土埆厝因而毀壞,當時的臺北廳長井村大吉乃藉機向總督府提出市政改造計畫,試圖展現日本統治後的城市新氣象。

日治時期築起西洋經典風貌
總體設計由總督府營繕課野村一郎及濱野彌四郎操刀,由8位總督府大內建築師,以英國古典樣貌為設計主題,強調西洋歷史主義外觀。立面寬度有一致的規定,再考量搭配氣候,諸如建造人車分離的亭仔腳,由上而下的統一規劃,先有風貌協調的建築特色與空間,再讓商家逐步進駐,大致於1915年完成頗具規模的臺北市區改築政策。

當時從火車站出來應會先遇見經典建築臺灣鐵道飯店,其雍容華麗的外觀令人震懾;西側為與鐵道飯店相呼應的「吾妻旅館」,形成極為強烈的入口意象。

其中東側街景經我重新還原,自今日的許昌街起,到緊鄰臺灣博物館的襄陽路街屋,應如本文圖中所繪的模樣,至於店家行號,隨著時間當然屢有更迭,我根據記載羅列其上,可一窺當時市民生活的模樣。

1922年臺北新設町名,日本人所居住的「城內」機能劃分逐漸成形,東邊明石町內多為臺北醫院用地;南邊文武町則是總督府、總督官邸、新公園、學校的廳舍和官舍等;西南的書院町及乃木町內為法務和軍方用地,構成約現今博愛特區的範圍;而西北側的表町、本町、京町、大和町和榮町,則屬商業繁盛的所在。

臺北城街道的風景更迭
值得一提的是,1905年臺北廳告示第199號公告「臺北市區計畫」,已將臺北預想為一座每年人口成長3%的都市,因此盡早規劃25年後達15萬人口的臺北城,施政尤其著重在衛生、交通、休閒、健康等項目。

在衛生方面,臺北的供水系統在市區計畫公布後,衛生給水範圍擴大至市區改正計畫涵蓋範圍,分為上水道之給水和下水道之排水工程;在交通上,日人領臺之初,清國政府鮮少現代民生建設,所留下來的道路率皆凹凸不平,交通工具起初主要為轎子或人力車,但人力車的車身高,可免於弄髒衣服,只是車輛多數老舊,亦無彈簧設備,搭乘起來顛簸震動,令人目眩心悸。

1896年發布「街路取締規則」,輸入日式人力車,每部價格36圓,比臺製人力車價格高出1倍,但卻較受乘客歡迎,於是臺北城內人力車紛紛改成日式。到了1903年,臺北已經有了至少300臺腳踏車,車型也始見多樣化,便宜車種約50圓,實用型7、80圓,甚至有售價150圓的競技車出現,連女性也開始騎乘。

到了汽車時代,臺灣第一部汽車是由日之丸旅館老闆杉森與吉約於1901年購入,主要用來接送旅館的客人,可惜後來日之丸發生火災,車也焚毀了;公共汽車與出租汽車(以時計費)則由高松豐次郎引進,高松和總督府關係良好,1912年9月獲得營業許可,換句話說,自1913年起臺北的公共交通也算四通八達了。

現在的館前路在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由於日人大量遣返,產權移轉複雜,另一方面,政府也無心管理,任其發展,於是軸線消失,歐洲風情的街景也就往事只能回味了。
 
2.jpg
▲館前路如今歐風建築盡失,留下台北市長柯文哲眼中招牌凌亂的中華民國式美學。(魚夫攝)

3.jpg
 

文‧圖‧攝影/魚夫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