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9月第584期—人文懷舊微旅行 老台北風貌的大稻埕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9-20

5774

慈聖宮廟埕前小吃,是台北市難得的景象,卻是大稻埕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場域。(林雨學攝)
▲ 慈聖宮廟埕前小吃,是台北市難得的景象,卻是大稻埕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場域。(林雨學攝)

每到上班尖峰時間,機車湧進台北市,這是台北橋頭平日準時上演的「機車瀑布」。幾年前,一對新婚夫妻在匝道前拍攝的婚紗照,引起眾人關注,連國外媒體也來取景拍攝。其實這一幕,從我小時候就持續上演至今,沒想到我們這些在地人習以為常的生活,竟是其他人眼中的老台北。

我在大稻埕住了一輩子,直到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歷程與多數台北人不太一樣,先從「吃」開始說起吧!第一劇場後面的「老阿伯魷魚羹」及「佳興魚丸」是知名的手工福州料理,分別以魚漿包覆魷魚和豬肉。魷魚羹是我早餐的最愛,福州魚丸則是阿公的最愛,也是家中拜拜必備。中午若有親戚或客人來訪,帶他們去一趟「賣麵炎仔」,絕不會讓你丟臉,紅燒肉和豬肝是必點的菜色。一個人時,我最喜歡到大稻埕慈聖宮廟埕喝排骨湯、吃滷肉飯,即使是豔陽高照的夏日在樹蔭底下用餐,也不至於太過炎熱。之後再到後面的「呷兩嘴」吃碗夏季限定的米苔目冰,真是一大滿足。
 
對了,以上幾間店晚上都沒開,別白跑一趟。
 
閩南建築創造獨特生活場域
亭仔腳是閩南式街屋的建築特色,也是一家老小的生活場域。以前家裡是開設雜貨店的,會把貨物和商品擺放在亭仔腳;隔壁的茶店仔會讓客人在這開桌泡茶、聊天。對我來說,這裡是與鄰居小孩玩捉迷藏、紅綠燈的遊樂場。大稻埕慈聖宮廟埕除了整排美味小吃、熱炒之外,也是歌仔戲、布袋戲的重要表演場地,外公曾負責小西園戲班的後場,所以我常跟著他在戲臺玩耍。今日,大稻埕仍有2個重要演出場地,一個是位於永樂市場8、9樓的大稻埕戲苑,另一個是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的納豆劇場,定期演出各類型傳統戲曲。
 
亭仔腳在夏天可以讓行人躲避驟雨,店家也能持續進行物品的販售。(林雨學攝)
▲ 亭仔腳在夏天可以讓行人躲避驟雨,店家也能持續進行物品的販售。(林雨學攝)

應有盡有的大稻埕量販店
住在大稻埕還有一大優勢,那就是不用老遠跑去市郊量販店,你想要的東西這裡統統買得到。有時心血來潮想自己釘個椅子、櫃子,寧夏路上就有數十間木材行,木板、角材、窗框、門片都有。太原路則可買到鋸刀電鑽、螺絲鎖片等各類器具零件。永樂市場是布料與裁縫師的大本營,選好布料花色與材料,就可以請資深裁縫師量身訂做衣服、床單和被套,如果要換窗簾,還可以直接請師傅到府丈量。迪化街的南北貨除了販售台灣在地食材、調味料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醬料。永興農具工廠、高建桶店、老綿成燈籠販售的各類傳統用具,如茄芷袋、蒸籠、竹簍等,這幾年也吸引許多設計師前來尋找靈感。
高建桶店有許多富有古早味的竹編木製產品,是大稻埕歷史悠久的桶店。(林齊晞攝)
▲ 高建桶店有許多富有古早味的竹編木製產品,是大稻埕歷史悠久的桶店。(林齊晞攝)
 

懷舊復古不能只是美好想像
這幾年台灣各地風行懷舊復古,傳統建築與老店帶著人們跳脫現代都市的框架,「老街再生」成為觀光發展的重點。然而,在美好想像的另一面,則是在地居民的真實生活,期待您多來走走、深入台北西區。

文/邱翊(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 攝影/林雨學、林齊晞


資料更新:2016/09/20 11:31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