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1-11

7220

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近幾年有許多藝術工作者來剝皮寮策展或進行創作,為艋舺注入藝文能量。(施純泰攝)

萬華舊稱艋舺,自古即是台灣三大名城之一, 一段繁華的過去帶動萬華的交通建設。東山彰良回憶住在廣州街的童年,當時的鐵道和中華路平行,廣州街由鐵道分兩邊,一頭住著許多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外省人,另一邊則住著台灣本省人,鐵道成為楚河漢界,劃開了不同族群的語言與生活習慣。想像著兒時的東山彰良,從廣州街穿過鐵道往西走到剝皮寮和龍山寺,或許夾雜著小孩看世界的好奇和恐懼,使《流》當中的萬華瀰漫著一股江湖人士逞凶鬥狠的肅殺氣氛,他更以華西街殺蛇的經典場景,強化了庶民生活的不同視野。

 

如果中華商場的消失令人惋惜,那麼萬華的常民氣氛則像恆久的故鄉召喚,只要願意走向她,今天的孩子與其先人所見所聞的萬華實則相去不遠。剝皮寮的紅磚瓦建築、香煙裊裊的龍山寺、觀光客絡繹不絕的華西街、還有充滿草藥香的青草巷,及穿著吊嘎和夾腳拖鞋穿街走巷的當地住民,還有一家家老字號美食小吃店,對於已經長居在日本的東山彰良來說,這些場景已然成為記憶中的華彩,不只不曾改變,甚至是遙想台北的神祕畫卷。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對東山彰良來說,萬華的常民氣氛就像恆久的故鄉召喚。(施純泰攝)

 

龍山寺、青草巷 生活的寄託

神祕畫卷中最旗幟鮮明的建築當屬艋舺龍山寺,200多歲的廟宇一逕氣宇軒昂地成為信仰中心,而就算不談宗教因素,建築藝術和鋪陳其中的神話故事也在在令人神往。一年當中有許多慶典活動,如果想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不妨前去參與。不過龍山寺之所以名聞遐邇,除了以二級古蹟之尊守護當地上百年外,周遭的美食小吃也足以令饕客聞香下馬,兩喜號魷魚羹、周記肉粥、龍都冰菓專業家等都是道地的好滋味。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200多歲的艋舺龍山寺是萬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旅客必遊的景點。(施純泰攝)
 

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如果想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不妨前去艋舺龍山寺參訪。(施純泰攝)
 

而龍山寺旁的西昌街224巷,不到50公尺的街巷則是赫赫有名的青草巷,歷經寺廟濃濃的線香「薰陶」,青草巷的草藥香或許更加令人心曠神怡。由於龍山寺和青草巷比鄰而居,40、50年前開始,附近的百姓如果身體有病痛,往往先到寺裡求取藥籤,之後再到隔壁青草巷採買藥材。不過民國70年左右,政府以妨害醫藥條例為名,禁止廟方提供藥籤,讓神明治病的傳奇成為絕響。

 

然而如今的青草巷魅力更勝以往,遊客稍微留心就不難發現,青草巷的硬體設備相當完善,透明的頂棚提供充分的採光,通風蔭涼的規畫則有利青草藥的保鮮,使得這個清香雅致的都會一隅,成為市民休閒、遊客觀光的好去處,甚至是學校進行鄉土教學的好場所。閒逛之餘,買杯青草茶消暑解渴,一杯入口,蘊含滿滿的老祖先智慧,連外籍旅客都慕名前來,想要了解中國醫學對生鮮草藥材的運用呢。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龍山寺旁的西昌街224巷,這條不到50公尺的街巷是赫赫有名的青草巷。(施純泰攝)

 

廣州街、華西街 美食的鄉愁

廣州街可能是《流》當中被提到次數最多的一條街,主人翁就住在街上,外省人群聚,鄉音流轉,家戶間雞犬相聞,年齡相仿的孩子,或結盟結派、或成為陌路,成長過程中的傷與痛都是走過童年、走過時代的印記,被霸凌從來不是祕密,更沒什麼好難為情。

 

只是今時今日的廣州街早已不再是《流》場景中那個單純的、偶爾傳來豆花叫賣聲和聽著小販訴說自己人生體會的住宅區。如今的廣州街熱鬧得很,夜市攤販櫛比鱗次,簡直是台灣傳統小吃的天堂,加上遊戲攤位進駐不少,最適合大朋友小朋友全家出動,體驗台灣庶民文化的活力。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艋舺有許多不可錯過的台灣傳統美食。(施純泰攝)

 

台北舊城,懷舊飲食魅力無限,廣州街的家常,華西街的排場各有支持者。位於桂林路與廣州街之間的華西街,是台北市第一座觀光夜市,入口牌樓相當醒目,街市兩側懸掛紅色宮燈,入夜點燈伴隨川流人潮,繁華入世的景象成為外國觀光客必訪的景點之一。過去不少遊客衝著殺蛇秀而來,現在蛇店林立狀況已不復存在,但其中有家店名為亞洲毒蛇研究所,其實就是各類蛇製品的小吃店,挑戰著遊客的膽量。其他如碗粿、愛玉冰以及擔仔麵都是不可錯過的美食。

 

亞洲夜市對於國際觀光客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萬華的台灣傳統美食堪稱其中翹楚,走過就不要只是經過啊!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常民生活的寫實況味 文化舊城─艋舺▲華西街觀光夜市入口醒目的牌樓及川流不息的人潮,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來訪。(施純泰攝)

 

復古與新潮 文化的嬗遞

至於廣州街、康定路與昆明街之間的街區正是當紅的剝皮寮歷史街區,自清代開始就是萬華與其他街庄的聯絡主道,迄今仍保留清代街廓原貌,在電影《艋舺》之後聲名大噪,海內外遊客來此尋思古幽情,除了賞建築與文物外,近幾年有越來越多藝術工作者來此策展或進行創作,為剝皮寮注入藝文能量。

 

懷舊之外,萬華的大理街一帶也是女性必訪的愛美勝地。艋舺服飾商圈在繁盛時期聚集了上千家服飾店面,不只賣成衣,從設計、打版、生產到行銷,採一條龍作業,價格和品質都相當有競爭力。早期有不少消費者會到大稻埕迪化街採購布料,再請店家量身縫製衣裳;現今則以成衣為主,女裝和童裝樣式齊全,逛大理服飾街成為女性的「時尚密碼」。


文/許慈倩
攝影/施純泰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