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鱼」特展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4-06-07

更新日期:2024-06-07

289

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魚DM
活动时间
星期二~星期日 9:00~17:00
活动地点
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凯达格兰文化馆一楼大厅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务委员会本年度最具特色的艺文特展「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鱼」,将於2024年6月7日至9月22日在凯达格兰文化馆盛大举行,并特别选在联合国「世界海洋日」前一天开幕,以原住民族传统与地方知识找到与海相处的新契机,藉由艺术探索海洋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共同响应全球对海洋保护的关注。

展览亮点

1. 海洋文化的深度探索
强调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需要即刻转变。透过介绍花莲港口部落的故事,展示原住民族传统与地方知识,带领观众找到与海洋和谐相处的新方法。

2. 丰富的艺术展示
欣赏港口部落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与饮食文化,从影片、渔具到装置作品,都讲述着他们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与海洋的密切联系。

3. 体验部落智慧与传统
参观者将深入了解阿美族的捕鱼技术、烹饪方法以及部落长者传授的生活智慧。

4. 互动展区与教育活动
展览设有阅读角和互动区,以原住民族传统智慧做为永续发展的思考取径,提供相关书籍和永续海鲜指南。观众还可以参与活动,留下守护海洋的承诺,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永续的海洋保护。

5. 文化传承与保护
展览特别展示港口部落的海祭(misacepo’),提醒大家海洋资源的枯竭对文化传承的影响。透过重现海祭台和展示捕鱼的渔具,观众将理解原住民族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延续传统,共同面对海洋枯竭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守护海洋。

台北市原民会表示,台湾四面环海,然而我们的海洋文化却逐渐流失,甚至有人说「台湾只有海鲜文化,没有海洋文化」。此特展命名为adihay ko foting,是海岸阿美语「很多鱼」的意思,也是遇到要去海里捕鱼的人会说的问候语。透过艺术创作带领观众走进花莲县丰滨乡港口部落(Makota'ay)的阿美族人日常餐桌。展现他们如何与海洋和谐共生,并且保留世代相传的海洋知识与技能。

此特展以多样的艺术创作,带领观众走进港口部落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他们独特的饮食文化与烹饪智慧。展品包括《好好吃鱼》影片,纪录了孩子们跟随父辈学习捕鱼的过程,以及《阿美族的闷烧锅》黏土动画,呈现了利用当地资源烹煮美食的智慧。

此外,透过艺术家王力之的木雕作品《adihay ko foting》展示大海的丰饶,以及如何喂养一代又一代的阿美族人。而者播艺术中心的作品《起炉 misaparor》与《在海边的生活 i riyaray a orip》也将在展览中展出,这些作品体现了从部落长者那里学习到的生活态度与海洋文化的宝贵价值。然而,随着海洋资源的枯竭,这些文化传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每年一度的misacepo’(海祭)是阿美族与海洋联系的重要仪式,展览中,陈昭兴Apo'和王亭婷将重现海祭台,并以空空如也的祭盘引发观众对海洋保育和文化传承的深思。

展览还设有阅读角和互动区,以原住民族传统智慧做为永续发展的思考取径,分为「我们承传的是永续」和「保育与文化存续」两大方向,提供更多与海洋保护有关的案例、相关书籍和永续海鲜指南。观众可以藉由参与活动,留下守护海洋的承诺,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永续的海洋保护。这些互动设计不仅增加了参观的乐趣,更使人们对海洋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承诺。

在全球气候变迁和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展览强调了传统生态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新途径。特展「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鱼」是一个让人们重新审视海洋文化与永续发展的重要契机。透过这次展览,不仅能够感受到阿美族人与海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更能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展览,学习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永续的生活方式,共同守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

台北市原民会诚挚邀请大家在这个夏天来到凯达格兰文化馆,共同探索海洋的深度,感受阿美族与海共生的智慧,并为守护我们的海洋贡献一份力量。期待您的光临与参与。


展览论述

台湾四面环海,是名符其实的海岛国家,而我们看似离海那麽近,却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台湾只有海鲜文化,没有海洋文化」,甚至也有人评论,台湾人已逐渐丧失「吃鱼」的本领与知识,连海鲜文化都要消逝,何以谈论海洋文化。

如果你问一位住在北投的居民:「你家吃的鱼从哪里来?」,或许会得到:「我去北投菜市场买来的」这样的答案。若是问住在东海岸阿美族部落的朋友,他可能会跟你说:「我早上才去海里抓的」。在台湾,阿美族人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他们笑称太平洋是他们的冰箱,意味着日常饮食与海总是脱离不了关系。海陆地交接处的潮间带与河口,是采集贝类、海菜等珍馐佳肴的宝库。或是在海岸,利用苎麻勾成的八卦网,撒网捕鱼。阿美族还有水下猎人,高超的自由潜水技巧的背後,是背负着整个部落传承的海洋知识系统与智慧。

Adihay ko foting,是海岸阿美语「很多鱼」的意思,也是遇到要去海里捕鱼的人会说的问候语。以此句话命名的这档展览,透过艺术创作带您走进花莲县丰滨乡港口部落(Makota'ay)的阿美族人日常餐桌,一窥他们每天的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鱼料理和独特的烹饪方式。港口部落族人之所以能够天天享受美味的海鲜,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如何在海边或秀姑峦溪抓鱼的技巧。《好好吃鱼》从孩子的视角,纪录了跟着父执辈学习吃鱼抓鱼的过程。《阿美族的闷烧锅》由港口国小同学透过黏土动画述说耆老利用海边地形与材料煮食的智慧。王力之透过木雕制作的《Adihay ko foting》,呈现出海的丰饶,喂养了世世代代的阿美族人。

Cepo’者播艺术中心(Cepo' Art Center)所创作的《起炉 misaparor》、《在海边的生活 i riyaray a orip (Life by the sea)》 ,体现从部落老人家学习的生活态度,以及与海洋息息相关的珍贵文化。另一方面,海的枯竭也开始让族人忧心不已。港口阿美族与海共生的的文化传统,在每年一度重要的misacepo’(海祭)被体现,陈昭兴Apo'与夥伴王亭婷透过重现海祭台,向观众提问「若海祭不再有鱼,文化又将如何传承?」。

近年来,对在地传统生态知识的重视日益增加。费克雷特・伯克斯(Fikret Berkes)在《神圣生态学》(Sacred Ecology)一书指出,这些知识体系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观。此外,传统生态知识/原住民族知识在面对变动时的调适能力,对於解决全球气候变迁和永续发展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当我们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时,这些知识和实践值得我们重新探索。

展览将跟着阿美族人的生活,从生活的日常风景、婚丧喜庆等仪式後的pakelang、到每年一度重要的misacepo’(海祭),我们想像自己回到太平洋的身边,依偎着溪流与大海,我们一起能为海洋做些什麽呢?

关於艺术家

Cepo’者播艺术中心

位於花莲县丰滨乡港口部落,承袭部落深厚的传统文化,并环绕於人文与自然皆丰富的环境之中。为延续发扬港口部落特有的艺术底蕴,艺术中心将以创造在地更丰富的艺术环境为宗旨,并深根人文内在素养,陪伴艺术家、孩子、老人家等部落各社群一起成长。


陈昭兴Apo’ 与王亭婷Lisin

陈昭兴Apo’ ,台湾花莲阿美族,个性安静细腻,热爱海洋与田野,自学绘画、音乐、雕塑等,在部落承接重要职务、生活工作之余,创作壁画及人物绘画等。王亭婷Lisin,台湾台北人,擅长雕塑、装置及影像创作,喜爱人文与自然,长期记录、参与部落生活点滴,追寻意义与成长,并以其专长工作回馈部落。

热爱海洋与田野生活的俩人,将海洋民族受自然的陶养与来自生活的感受,以艺术创作、影像与工艺等表现来传承,像是近年代表作品2020东海岸大地艺术季公共艺术「等待涨潮-阿公的鱼篓」,以及於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所举办的展览「看见听不到的历史」,举凡耆老的生命史、重要历史事件、传说、海洋文化、传统生活等脉络的推进,他们回到Makotaay部落後所积累的巨大能量,以创作梳理,因此得以传承、关怀珍贵的部落文化。

相关照片

近期活动

更多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