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清明前好莳田,客家农场一期稻莳田 ,吸引上百组亲子参与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4-03-21

更新日期:2024-03-21

发布单位: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297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以下简称客基会)将於113年3月24日下午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以下简称客家公园)举行客家农场「一期稻作莳田(华语:插秧)」活动,邀请80组亲子分为四个梯次轮流赤脚下田,用手工方式完成插秧工作。客家俗谚说:「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後,好种豆」,莳田会在节气春分後、清明前进行,顺应季节时令行事才会有好收获。因此,近年农场每年只规划进行一期稻作栽培,成为许多都市亲子家庭期待的年度盛事。
第一期稻作莳田(图片来源: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第一期稻作莳田(图片来源: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莳田不只是农事 也是环境教育体验
大台北市中心几乎没有稻田了,客家公园约90坪的稻田,除肩负文化传承的任务外,结合稻田周边的环境资源,成为民众体验环境教育的好去处。在莳田活动前,一定要先向伯公(华语:土地公)行礼致意,感谢上天恩赐滋润、丰饶的土地,是对尊重自然的学习理解。接下来,从莳田的工作中学习农事生产的要领;从湿地营造中学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在荒地中采集各种可食用的野草、野果,提升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就地取材农场内的枯枝成为烹煮食物的薪材,是种资源再利用的实践。短短一小时的活动过程中,亲子能赤脚参与各种环境教育体验活动,也是客家农场空间特色之一。
亲子在农场里透过插秧学习教育与客家文化(图片来源: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亲子在农场里透过插秧学习教育与客家文化(图片来源: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莳田後割禾前 都会客家传承系列农事
本次报名参与莳田活动的亲子,也能优先参与後续的挲草(除草)、巡田工作。俗话说:「 要怎麽收获,先怎麽栽。」民众若只参与种植并不能学习到完整的稻作知识,因此近年来客基会安排一系列的农事工作,从整地、种植、除草、施肥、收成等,尽量提供民众一起参与,透过农场内的农夫义工们协助引导或进行善後工作,透过不同作物的栽培合作,形成一种共作、共学的牵引。
莳田 小图(图片来源: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莳田 小图(图片来源: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客基会将专业的种稻工作转型为禾田文化活动,除传递环境教育理念,也将客家文化推广给更多市民朋友认识。来参与客家公园户外农场活动的民众,能透过信仰文化、农事工作及自然应用等体验,多元的面向看待周遭的环境,进而学习维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空间。

相关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