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剥皮寮历史街区 蕴藏丰富文化资产 教职退休转任导览志工 江丽玲FM93.1周六说故事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6-05-20

更新日期:2016-05-27

3896

「剥皮、剥皮,到底是剥什麽皮」?透过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志工江丽玲生动的解说,让人想要到艋舺的剥皮寮历史街区一探究竟。台北电台「艺游未尽」节目,5/21、5/28连续两周末带听众逛老街、听故事。


南侧拱圈骑楼牌楼厝也是剥皮寮建筑特色


剥皮寮历史街区,从康定路到昆明街这一段落,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公尺,却是台北市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清朝街道之一,相当具有特色,因此吸引电影「艋舺」、「大尾鲈鳗」到此取景,成为台北热门景点之一。


层层出挑的叠涩砖及户户相连的寿梁是剥皮寮的建筑特色之一


谈到剥皮寮地名的由来,江丽玲风趣的说,不少参观的民众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剥皮?到底是剥树皮呢?还是剥兽皮呢?或者是剥华西街的蛇皮呢?其实说法众说纷纭,剥树皮、兽皮都有待商榷,因为剥皮寮以前的地名是福皮寮、福地寮、北皮寮,後来因为音似闽南语发音的「北皮寮」,所以才被称为「剥皮寮」。


导览的解说志工江丽玲(左)与台北电台主持人欣亚(右)合照
 

从教职退休担任导览志工的江丽玲老师说,剥皮寮历史街区与其他老街最大的差异,就是这里的土地、房子都是政府所有,属於文化、艺术用地,且具有丰富建筑特色,包括消防池、双面店、亭仔脚(骑楼)等,其中房子本身则以层层出挑的叠涩砖,俗称「火库起」来支承屋檐,形成剥皮寮老街沿街面重要特色之一。

不只如此,过去兴建时早已将抗震力考虑在内,江丽玲指出,传统店屋在前柱顶端叠涩出挑的部分,户户以圆形杉木的寿梁连贯,利用木材纤维的抗拉性质,将沿街的骑楼紧结为一体,减少地震受到损害。要深入了解前人的智慧,欢迎周末假日来此一游。

担任导览志工已有10年的江丽玲老师, 5月21日、28日上午9点30分在FM93.1台北广播电台「艺游未尽」节目中,带听众一起走游剥皮寮。除了收音机之外,听众可以利用电台官网收听,或是用手机下载「爱台北」APP点选进入「台北广播电台」,错过的节目都可以透过官网或手机随选收听60天以内的节目内容喔!

台北广播电台FM93.1 节目资讯:「艺游未尽」主持人:欣亚播出时间:每周六上午9点30分至10点 台北广播电台 FM93.1都会资讯频道,AM1134原住民专属频道,隶属於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为全台湾第一个由地方政府所经营的公营广播电台

 

相关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