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实现不可能为可能 陈恺璜 用光影唤醒城市记忆(台北画刊107年9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9-13

5108

敲敲门後踏入台北艺术大学校长办公室,这是个颠覆传统印象的空间。偌大挑高的空间感瞬间映入眼帘,天花板上悬挂着由校长陈恺璜亲自创作、以北艺大龙形校徽为灵感打造的银色装置艺术,桌上摆放的则是等比缩小的淡水河岸边马偕雕像。今天我们拜访的是台湾当代装置艺术先驱――台北艺术大学校长陈恺璜。
(摄影/杨子磊)

 

一生摸索的艺术路

高中毕业後到了台北,除中间几年出国留学,大半人生都在台北度过的陈恺璜,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走上艺术家这条路的。他原本的志愿是建筑系,当兵时却毅然决然立定走上艺术的路。陈恺璜如今回首过往,发现这一切不是意外,早在小时候就已显露创作的倾向。「从小,大家午睡的时间,我却只想跑到後院草堆去玩,或是躲到树上盖树屋,现在想来其实都是一种自我训练。退伍後几个月,我以第一名考上当时还是艺专的台湾艺术大学,後来再拿到法国外交部的奖学金出国留学,一圆我的艺术梦想。」陈恺璜说。父母和家庭,并没有给他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从小身边也没有可以参照的人物或仿效的对象。艺术就像早已存在陈恺璜的血液里,只是在等待适当时机,引领他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
▲灵感来自於北艺大龙纹图腾校徽的装置艺术品草稿。(摄影/杨子磊)
 

课外时间,陈恺璜藉由阅读、参加各式研讨会以及座谈,尽力充实自己,并尝试多元类型的实务创作,在短时间内让自己倍速成长。他说:「不管选择哪一条路,一定要找到自己愿意倾注一生热情去达成的目标。」尚在摸索期间,他原先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走视觉艺术创作,但是透过不断地摸索、创作、不设限、不放弃,尝试各种可能,就能够激荡起出乎意料的火花。
 

谈到创作的方式,陈恺璜鼓励大家在创作初期,要先有想像。他年轻时曾经和另一位艺术家合作一个观念性的作品――奇想从地球拉一条线到月球,原本试想技术面不难实践,但仍遇上实行的困难。
 

陈恺璜说:「对创作者而言,是要让疯狂的想法停留在不可能,还是实现不可能,并诱发出更多元的可能?」大胆的尝试一旦成功,一件绝世作品也於焉诞生。
▲陈恺璜创作的淡水河岸边马偕像缩小版本。(摄影/杨子磊)

 

展演活动百花齐放

自2009年政府将文化公民权列入人权法案,艺术,早已铺陈在你我的生活中。陈恺璜谈到:「这二、三十年来,台北的艺术环境变动得最激烈的就是多样性和数量。」如今,每天都有不同的文化艺术活动在上演,相比之下,以往的时空并没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在那个不太有选择的年代,对於艺术家来说,反而更有选择。
 

「在仅有的选择里,容易赋予你洞察的能力,让你看得更深远,看得见其中的不同。现在的环境则是一次给你几十个活动,满足了民众的多样化需求,但也更考验每个人去深入发掘和感受的能力。」陈恺璜说道。
 

2017年台北灯节,陈恺璜设计的西本愿寺「光的美术馆」,流畅的LED光影重现了昔日的建筑风华。这件作品,触动了不少老一辈台北人的深层记忆,前所未有的光影舞动设计,也震撼了新世代的视觉感官。
▲陈恺璜为2017年台北灯节设计西本愿寺「光的美术馆」,用光影重现了昔日的建筑风华。(摄影/高赞贤)

 

召唤更多自我认同

陈恺璜选择从唤醒台北人的共同记忆出发,期待召唤出更多更深的自我认同感。「纽约是个融合多族群的城市,每个人都以身为纽约人而骄傲。台北同样融合了世界上多样的族群,那麽该如何召唤出土生土长的台北人的认同感,还有包容新住民成为台北的一分子,这就是我们举办多样性的艺术活动,还有像台北灯节这样的大型活动,最主要的诉求。」
▲陈恺璜在北艺大任教已二十多年,努力将校内的艺术能量推展至国际,让更多人看见台北的艺术力。(摄影/杨子磊)

 

光影,可以作为一种传达城市文化的媒介,利用光与空间的互动,勾勒出市民生活在台北的轮廓与记忆。
 

陈恺璜说:「尝试跳脱表面的灯具外观以及型态,思考灯节如何利用光影,去更贴近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唤起来自世界各地、在台北居住和生活的人,心中对台北的认同。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深化召唤,就能找出不同住民们心中认同的那块记忆风景。」
 

光──是个太奇妙的元素。没有光,你什麽都看不见,但正因为看不见,就能从单纯的视觉观看,转化为五感感受的「看见」。陈恺璜说:「找到城市里的那道光,就能看见不一样的美丽风景。」

文/许慈芳 摄影/杨子磊、高赞贤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