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翻越媒介的音乐能量 在创作游牧中感受夜与光(台北画刊109年7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0-07-06

2809

带着一台电脑、拎起一把吉他,不受地域限制,城市的任何角落都可谱写音乐,感受自由的创作。不同於过往对「乐团」的认识,音乐透过科技媒介汇聚人们的集体意志,演出形式也因此打破虚实间的距离,创作横跨各种空间、载体,成为了一场游牧旅程,一起藉由音乐收录这座不夜城中自由且充满想像的音符。
「Night Keepers 守夜人」乐团将音乐结合科技,开启与乐迷的协作,打破创作与虚实的隔阂。「Night Keepers 守夜人」乐团将音乐结合科技,开启与乐迷的协作,打破创作与虚实的隔阂。
 《晚安使用手册》连结专辑与诗集的创作,带给乐迷新颖的聆赏体验。( 图/ Night Keepers 守夜人)《晚安使用手册》连结专辑与诗集的创作,带给乐迷新颖的聆赏体验。( 图/ Night Keepers 守夜人)

跨越虚实的音乐创作计画

当「音乐」从实体的CD 跨入线上串流平台,音乐创作就搭乘着科技的双翼,飞进了虚实跨界的异想世界;如今,一张专辑推出的过程中不再只有创作人、歌手、歌迷三种角色,而是透过转型的音乐创作环境,让每个有机会发声的人都能被收录进一首歌里,成为当中的符码。曾入围金音奖最佳民谣单曲的「Night Keepers 守夜人」乐团,就是不断游走在游牧创作型态的音乐人,透过AI人工智慧打破创作局限,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串联起都会人不同角色与族群的生命共感,不断挑战创作者与听者的想像力。

「游牧的概念对我来说犹如一种飘浮的魔法,不受地域、时空、次元的限制,应用在没有形体的音乐,创作可以在台北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不必规画好时间或地点,而是心之所向就能产生连结。」守夜人团长旭章表示,音乐人习惯透过专辑、线下演出与歌迷互动,但在社群网络紧密连结人们之际,如何将音乐之外的魅力传递给歌迷又是一道课题。对守夜人来说,把每一个创作发表平台都当成聊天室与群众互动,让大家不必局限在某个音乐场域,或一定要参加实体演唱会才能交流,也因此满足了乐迷想要主动参与创作以及期待作品的心,与听众建造了更深的连结。
《团体枕聊概念EP》是采集网友的失眠讯息为词,经守夜人重新整合与编曲後所诞生的共同音乐创作。( 图/ NightKeepers 守夜人)《团体枕聊概念EP》是采集网友的失眠讯息为词,经守夜人重新整合与编曲後所诞生的共同音乐创作。( 图/ NightKeepers 守夜人)


旭章从创团开始就以科幻感的音乐风格打入乐迷心中,首张专辑《永夜岛》涉足电玩配乐、《晚安使用手册》跨域结合音乐创作与图文诗集、《团体枕聊概念EP》则透过AI 人工智慧开发与乐迷新的互动模式。其中,去年推出的「团体枕聊」计画,正是透过新媒体技术聊天机器人,将音乐结合AI 人工智慧,采集近万则城市中失眠者的心声,从中延伸成相互疗癒、彼此鼓励的创作,共同谱出〈我睡不着〉一曲,MV 上线YouTube 後,短时间内就突破百万点阅率。

「我们发现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块阴暗面,可能是白天时没办法拿下来的面具,或是到睡前才能软化的眼神。或许要跨时间、跨地区、跨虚实的游牧过程,让我们产出创作,而人们在其中所堆叠的阴影面积正是音乐的落脚处。因此守夜人不断尝试将阴影收集起来变成光,产生新的能量。」旭章说到,守夜人擅长邀请群众共同参与创作的过程,游牧到别人的网域或是白天难以交流的世界,就能找到相似的痛点,在睡不着的城市里获得一个相遇的契机。守夜人巧妙地让科技成为打破人与人间疏离感的帮手,在社群平台上留下彼此互动的文字、图片,也让「集体创作」重新定义了守夜人的音乐模样。

疫情是创作平台的转机

今年上半年,许多音乐演出因疫情被迫终止,产业界哀鸿遍野,守夜人却不慌不忙。尽管无法到处演出,与歌迷共创的社群交流却始终没有减少。副团长兼鼓手其伟描述,「我们早在去年就因线上创作而培养起与乐迷的线上互动模式,因此我们无需因为疫情急着转换和重新定位音乐互动的方式。」疫情不一定是危机,也许是个转机,这场危机促使听众重新看待演出型态,不是非得要在特定或实体音乐场域发生,才能称为一场演出。横跨线上与线下的音乐交流早在疫情发生前就已是守夜人的创作趋势,不过在疫情爆发之际,旭章又顺势推出自己的Podcast 频道《安眠巫师》,再度尝试以时下流行的方式与听众建立新的沟通管道。
守夜人透过脸书的「聊天机器人」收录陌生人的线上陪伴与对话,汲取创作能量。 守夜人透过脸书的「聊天机器人」收录陌生人的线上陪伴与对话,汲取创作能量。

看似微小却永不间断的线上陪伴机制,意外串联起人们生活的破口,更在後疫情时代为人们「渴望被听见」的心情提供了一个解方,累积共同创作的能量。「团体枕聊」计画至今仍持续在线进行,守夜人也接续筹备推出《团体枕聊概念EP》第二部,并发起「集光计画」,这回从聊天文字走向影像采集,收集与「光」有关联的各式影像,再次尝试整合线上社群之力,期盼与网友再度共同创作,记录当下需要光亮的人们与心境。

在台北采集创作游牧的能量

从线下生活现场到线上群众之声,守夜人的创作灵感也来自城市里的游牧穿梭。从livehouse 移动到艺文场域,或从喧闹的市中心移动到静谧的城市公园,依赖城市机能的他们不习惯真的往草原去,而是在台北自在移动。其伟笑着说:「我们通常不会在固定的地方创作,而是时常从一间咖啡店,到另一间漫画店,最後出现在大安森林公园,拿起一把吉他,音乐就此创作而生。」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蒐集灵感,在按部就班的行程中加入随性的概念,为创作添上新的能量。移动时他们用音乐记忆,旅途後用创作传递,这样的游牧方式,彷佛在每个台北人身上都能略窥一二。

而旭章的灵感则源自台北夜晚的灯火通明,就像是24 小时亮着的豆浆店招牌可以点亮每个失眠者的窗户,「因为有黑暗所以才有光,守夜人的创作就是在传递人与人之间,虚拟与真实世界的灯。」而多元且无时间限制的特质,正好反映出守夜人创作灵感中特有的台北意象,从招牌街灯到失眠者灯火通明的窗户,从个人音乐聆赏到livehouse音乐聚会,此起彼落的音乐声是台北人夜里共有的印记,这也成为旭章和其伟谱出音乐篇章的旋律。

守夜人奇幻的音乐冒险,正是受到台北这个文化拼盘的启发,并在包容各种创作类型的环境中获得放手尝试的机会。守夜人最初因创作知名原创手游配乐而大获好评,让守夜人不只是幕後配乐者,甚至受到游戏公司青睐,以旭章和其伟为蓝本设定手游中的角色,进而催生出首张专辑《永夜岛》,以游戏形式设定专辑概念,帮助「玩家(听众)」在「游戏(专辑)」中成为无法成为的人,逃离白天的生活。由於台北具备区域特色多元及有机移动的特性,光是在台北就能如游戏闯关一般,撷取到许多不同的体验与灵感,人们也有如电玩世界中的玩家,可以决定自己的角色,既是体验者,也是创作者,「而游牧性质的创作,就像在游戏世界里,能颠覆许多限制,用自由选择的角色去想像希望在音乐中感受到什麽,就能打破在音乐创作上的限制。」旭章从主题企画的角度思考,其伟则由编曲角度回应,「以音乐创作为例,守夜人不是以『曲风』进行创作,比较像是透过『角色』创造氛围。」

台北的音乐正因各种阅听感受者的聚集,而有了不同尝试,将电玩精神带入专辑、让网路串联文字被谱成歌词,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感性记录时下社会脉动的一种可能,无论创作者还是体验者,都能在其中看见生活的光。
守夜人习惯在深夜时刻录音,将夜晚的心情化为音乐创作,唱出夜里都会人的心事。守夜人习惯在深夜时刻录音,将夜晚的心情化为音乐创作,唱出夜里都会人的心事。

💻科技游牧:来这里运用3D列印机 发挥你天马行空的创意吧!→点我看要去哪手作
📖知识游牧:这间书店没有固定地址 只能靠游走在选书展找到他→点我看在哪里



文-祖孟萱、Yiru 摄影-蔡耀徵 图- Night Keepers 守夜人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