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6
4164
「小王煮瓜」的卤肉饭及清汤瓜仔肉是艋舺在地美味。(摄影/陈俊铭)
艋舺曾是清代台湾三市街之一,也是台北最早开发的地点。1920年此处更名为万华,从此「万年均能繁华」的祈愿与地方居民共存共生,百年来各种常民小吃也沿着信仰中心艋舺龙山寺周边汇聚、发展,成为品味万华历史风情与饮食文化的最佳媒介。
老店林立 传承百年平价美食
万华地区为早年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繁盛的商业聚集地,自百年前即发展出各种美食小吃。台北市万华街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洪文和细数「川业肉圆」、「龙都冰菓」及「两喜号」等老店,都是国内外饕客必访之地,平价美味的肉圆、炒米粉及冰品等小吃,不仅满足当地居民的口腹之欲,同时也是国民外交的利器。
「川业肉圆」的红糟肉圆是旅客必点的百年古早味。
洪文和建议,万华的小吃之旅可从比邻艋舺龙山寺与剥皮寮的广州街开始。此处老字号店家林立,如「周记肉粥」的台式肉粥和炸得皮脆肉香的红烧肉、「龙城号」的切仔面与香菇鸡汤、「金好吃花枝羹」的各种羹汤,都是名闻遐迩的古早台味,也有由新住民掌勺、配料丰富且汤面酸辣带劲的「韦晴雯柳州螺蛳粉」,走一趟就能尝到各式美味。
万华不仅老店云集,更有米其林指南推荐的必比登美食,单单在华西街夜市就有三家获选。「小王煮瓜」以腌渍入味的清汤瓜仔肉及卤得油香黑亮的卤肉饭闻名;「源芳刈包」以松软刈包皮结合卤猪五花及配料,令人大口满足;「昶鸿面点」必点以猪颊肉做成的菊花肉面和黑白切,旅客不妨依循米其林指南,前来体验万华的美食魅力。
产业焕新 翻转万华美食风貌
老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基地,更是万华持续推动产业创新转型的最佳见证,聚集於艋舺地藏王庙与龙山寺周边的数十家草药店,曾是重要的民俗医疗场所,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力图转型。
洪文和举例,位於西昌街的「老济安」第三代经营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青草的妙用,将人们印象中昏暗的传统青草行改造为明亮的现代风格,除了推出各种茶饮,也持续开发青草凤梨酥、茶包、沐浴包、泡脚包等产品,成为大受欢迎的伴手礼。此外也推出多种体验课程,例如制作草本茶饮及沐浴用的药草球等,让更多人认识草药的特性与生活运用。
同样致力於创新的还有位於直兴市场的「协兴蛋业」,开店70年来以贩售鸡蛋、鸭蛋及咸蛋等各种蛋品为主,并与养鸡场合作,让消费者能得知蛋品的产销履历,同时也开发鸡蛋糕及凤梨酥等美食。
「老济安」转型後推出体验课程,利用药草特性调制「青草红酒」。(摄影/刘耀匀)
走入市场 品味道地常民风情
相较於直兴市场以在地人为客群,约二百公尺外的东三水街市场更具知名度。洪文和指出,历史悠久的东三水街市场在二十多年前曾是台湾最高单价的市场,因为食材品质优良,许多饭店直接来此采购。例如市场名店「艋舺大丰鱼丸」料好实在的新鲜鱼浆制品及炸物,已是在地人与旅客的必买品项。
「艋舺大丰鱼丸」的炸牛蒡香脆美味,受顾客喜爱。
近年东三水街市场转型为亲子主题观光市场,摊商铁门施以彩绘,并举行街区导览、儿童营队等市场体验活动,为老市场增添观光趣味。「现在有很多老师会带小朋友来逛市场,而且因为邻近龙山寺,也有许多外国观光客会进来逛逛。」洪文和说,下一步将推动市场店家以QR Code提供英、日、韩文的解说,让在地市场走向国际。
洪文和分享,位於东三水街市场内的古蹟「新富町文化市场」,现今转型为多元活动空间,也很适合旅客前来走逛。除了透过主题策展,了解市场从日本时代与万华一起成长、兴盛及沉寂的历史,也能在市场采买下酒菜後,直接到开放携带外食的「万华世界下午酒场」点杯饮品,在日式酒场的微醺气氛中享受惬意时光。
民众在「万华世界下午酒场」享受微醺时光。(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
新富町文化市场举办亲子共学的「餐桌学堂」,推动市场饮食文化。(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
吃饱喝足後,洪文和也推荐旅客前往剥皮寮历史街区,在传统店屋与红砖墙、拱形骑楼、雕花窗棂间,见证艋舺市街的发展与建筑特色,或是走进艋舺龙山寺向神佛祈求平安,到龙山寺地下街卜算、请视障按摩师舒缓紧绷的肩颈,无论身心都能获得疗癒。
从传统走向现代,万华持续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融会新旧,在下一个百年也将以丰盛多样的美食,款待每位到访者。
飮酒过量,有害健康
【文・Anya Lin 摄影・陈俊铭、吴贞慧、刘耀匀 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
艋舺曾是清代台湾三市街之一,也是台北最早开发的地点。1920年此处更名为万华,从此「万年均能繁华」的祈愿与地方居民共存共生,百年来各种常民小吃也沿着信仰中心艋舺龙山寺周边汇聚、发展,成为品味万华历史风情与饮食文化的最佳媒介。
老店林立 传承百年平价美食
万华地区为早年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繁盛的商业聚集地,自百年前即发展出各种美食小吃。台北市万华街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洪文和细数「川业肉圆」、「龙都冰菓」及「两喜号」等老店,都是国内外饕客必访之地,平价美味的肉圆、炒米粉及冰品等小吃,不仅满足当地居民的口腹之欲,同时也是国民外交的利器。
「川业肉圆」的红糟肉圆是旅客必点的百年古早味。
洪文和建议,万华的小吃之旅可从比邻艋舺龙山寺与剥皮寮的广州街开始。此处老字号店家林立,如「周记肉粥」的台式肉粥和炸得皮脆肉香的红烧肉、「龙城号」的切仔面与香菇鸡汤、「金好吃花枝羹」的各种羹汤,都是名闻遐迩的古早台味,也有由新住民掌勺、配料丰富且汤面酸辣带劲的「韦晴雯柳州螺蛳粉」,走一趟就能尝到各式美味。
万华不仅老店云集,更有米其林指南推荐的必比登美食,单单在华西街夜市就有三家获选。「小王煮瓜」以腌渍入味的清汤瓜仔肉及卤得油香黑亮的卤肉饭闻名;「源芳刈包」以松软刈包皮结合卤猪五花及配料,令人大口满足;「昶鸿面点」必点以猪颊肉做成的菊花肉面和黑白切,旅客不妨依循米其林指南,前来体验万华的美食魅力。
产业焕新 翻转万华美食风貌
老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基地,更是万华持续推动产业创新转型的最佳见证,聚集於艋舺地藏王庙与龙山寺周边的数十家草药店,曾是重要的民俗医疗场所,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力图转型。
洪文和举例,位於西昌街的「老济安」第三代经营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青草的妙用,将人们印象中昏暗的传统青草行改造为明亮的现代风格,除了推出各种茶饮,也持续开发青草凤梨酥、茶包、沐浴包、泡脚包等产品,成为大受欢迎的伴手礼。此外也推出多种体验课程,例如制作草本茶饮及沐浴用的药草球等,让更多人认识草药的特性与生活运用。
同样致力於创新的还有位於直兴市场的「协兴蛋业」,开店70年来以贩售鸡蛋、鸭蛋及咸蛋等各种蛋品为主,并与养鸡场合作,让消费者能得知蛋品的产销履历,同时也开发鸡蛋糕及凤梨酥等美食。
「老济安」转型後推出体验课程,利用药草特性调制「青草红酒」。(摄影/刘耀匀)
走入市场 品味道地常民风情
相较於直兴市场以在地人为客群,约二百公尺外的东三水街市场更具知名度。洪文和指出,历史悠久的东三水街市场在二十多年前曾是台湾最高单价的市场,因为食材品质优良,许多饭店直接来此采购。例如市场名店「艋舺大丰鱼丸」料好实在的新鲜鱼浆制品及炸物,已是在地人与旅客的必买品项。
「艋舺大丰鱼丸」的炸牛蒡香脆美味,受顾客喜爱。
近年东三水街市场转型为亲子主题观光市场,摊商铁门施以彩绘,并举行街区导览、儿童营队等市场体验活动,为老市场增添观光趣味。「现在有很多老师会带小朋友来逛市场,而且因为邻近龙山寺,也有许多外国观光客会进来逛逛。」洪文和说,下一步将推动市场店家以QR Code提供英、日、韩文的解说,让在地市场走向国际。
洪文和分享,位於东三水街市场内的古蹟「新富町文化市场」,现今转型为多元活动空间,也很适合旅客前来走逛。除了透过主题策展,了解市场从日本时代与万华一起成长、兴盛及沉寂的历史,也能在市场采买下酒菜後,直接到开放携带外食的「万华世界下午酒场」点杯饮品,在日式酒场的微醺气氛中享受惬意时光。
民众在「万华世界下午酒场」享受微醺时光。(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
新富町文化市场举办亲子共学的「餐桌学堂」,推动市场饮食文化。(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
吃饱喝足後,洪文和也推荐旅客前往剥皮寮历史街区,在传统店屋与红砖墙、拱形骑楼、雕花窗棂间,见证艋舺市街的发展与建筑特色,或是走进艋舺龙山寺向神佛祈求平安,到龙山寺地下街卜算、请视障按摩师舒缓紧绷的肩颈,无论身心都能获得疗癒。
从传统走向现代,万华持续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融会新旧,在下一个百年也将以丰盛多样的美食,款待每位到访者。
飮酒过量,有害健康
【文・Anya Lin 摄影・陈俊铭、吴贞慧、刘耀匀 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