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發掘城裡的閱讀循環 知識游牧的有機交流(台北畫刊109年7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7-06

2916

台北除了有豐沛的藝文資源,各種藝術替代空間也讓靈感得以醞釀,人們為了一檔展覽、一次座談或一場表演在城市中遊走,知識的流動因人的主動連結而觸發,並在高倡紙本復興與數位浪潮興起的時代,透過書籍持續深沉而有溫度地傳承,也藉由數位模式締造不同的交流機會,開啟閱讀的游牧體驗,走進台北潛藏的知識與對話能量。
「PAPER MATTER」開放藝術家書籍文獻庫的空間預約,「森雨書房」則推動游牧書展與書籍流動借閱行動,各自推廣新型態的知識傳遞與交流,以閱讀體驗觸發多元的對話機會。 「PAPER MATTER」開放藝術家書籍文獻庫的空間預約,「森雨書房」則推動游牧書展與書籍流動借閱行動,各自推廣新型態的知識傳遞與交流,以閱讀體驗觸發多元的對話機會。
 
書籍作為一種有機閱讀型態

紙本刊物的開本、頁數有限,知識的傳遞卻是無遠弗屆,而你所認為的書本與閱讀形式正在悄然進化中。過往人們所熟知的「書籍」,就是「閱讀」的對象,將紙本視為傳遞資訊的載體,如今人們越加將書籍本身看作創作媒材,讓內頁與裝幀設計都成為藝術家創作的「作品」,重新定義了紙本型態的價值。

求學時期就對「藝術家書籍」(Artists’Books)一見鍾情的蔡胤勤,2018 年創辦藝術單位「PAPER MATTER」,致力於推廣此類書籍創作媒材,希望讓人們認識到書籍本身也可以是獨立的藝術作品,今年還開立了實體閱覽空間,讓人們進一步親身感受不同選紙、裝訂與設計,體認到每一本書都可以是完整的作品。同樣以書作為交流媒介的「森雨書房」創辦人鄭森雨,則藉由游牧於城市間、駐點風格空間的選書策展以及書籍借閱行動,開放人們透過珍貴物件交換借閱書籍,在不影響書籍可讀性的前提下,以任何形式在書中回饋閱讀經歷,讓閱讀不只是一個人的學習,更可能是多人間的智慧對話。兩人皆透過新的知識流動型態,將閱讀體驗轉化為一種傳播方式,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換紙本溫度的美好管道。
「森雨書房」設計獨特的借閱機制,以選物交換書籍,開啟生命故事的交流。「森雨書房」設計獨特的借閱機制,以選物交換書籍,開啟生命故事的交流。

從線上觸發線下閱讀體驗

蔡胤勤強調書籍本身內容與設計的共融即是一場完整的知識閱讀體驗,鄭森雨則致力以書籍為媒介,觸發人與人間思想與經驗的深度交流,兩人對於書籍關注的面向雖不同,卻因同為網路起家的計畫推廣者,對知識交流與載體的變化有一致的看法,認為網路像是觸發連結的開關,而知識與想法的互動,終究要回歸到真實生活。

「起初只是單純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內容,期望吸引相同愛好的人、結交同好,才決定把自己的藏書釋放出去。」而2015 年參與華文朗讀節的書展擺攤更讓鄭森雨意識到,比起線上交換書籍情報,人們面對面實際觸摸、看到書本後所激發的交流意願更加強大。日本選書師幅允孝曾說過:「既然人們不來書店,那就把書送到有人去的地方吧。」激發鄭森雨開始帶著書在城市間游牧,透過累積人們在紙本上所留下的痕跡,記錄下這個時代的共同閱讀經驗。

蔡胤勤則認為,知識能夠透過紙張並以設計思考堆疊出時光的軌跡,內容感受也因此得以最大化,而紙本的可攜帶與可觸摸性則是閱讀體驗的強大支持,是數位平台永遠無法取代的。他以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Sophie Calle)於1986 年出版的藝術攝影書《The Blind》為例,裡頭收錄了藝術家採集先天盲者內心所見最美麗的風景,而2010年出版的《The Last Image》則是藝術家找到突然失去視力的盲者形容他們最後看見的事物。書本以受訪者的肖像,搭配藝術家根據受訪者形容所拍攝的黑白或彩色影像,使讀者在翻閱書本的過程即能透過不同紙質、色彩、文字與點字交錯的觸感,完成一場閱讀的游牧旅程,從中採集跨越文化、時空與認知的知識。   「PAPER MATTER」採空間閱覽機制,可以線上預約來訪時段,親身體驗藝術家書籍完整的閱讀感受。「PAPER MATTER」採空間閱覽機制,可以線上預約來訪時段,親身體驗藝術家書籍完整的閱讀感受。

紙本體驗與知識流動的方式

從線上觸發到線下交流,知識跨越載體與時空的限制開啟各式可能。問起如何發掘城市中交流知識的動能,兩人都提出激發「主動性」的重要。鄭森雨舉例,當他游牧駐點於各式空間進行選書策展時,尤其重視視覺陳列,因為不同書封或是頁面風格,第一眼就會影響人們翻閱的慾望,因此選書展演期間,他幾乎每週都會變換場域內的陳設,改變書籍的擺放位置、牆面的海報,營造不同的空間狀態,才能讓來訪的人每次都有新鮮感,進而願意主動閱讀與交流。

蔡胤勤則以去年底在寶藏巖一檔為期3 個月的展覽為例,期間分類展出近百本藏書並舉辦多場導覽與座談,同時邀請7 位藝術家以這次展覽為契機,創作新的藝術家書籍作品,具象化實體交流的能量。比起網路平台推廣只能透過螢幕文字說明,實體空間的氛圍更能促使參與者主動對話、真正產生知識的發酵,打破書籍與展品只能靜態被觀看的刻板印象,而這也是兩人雙雙投入實體交流的原因。在數位浪潮下,知識交流的形式產生變化,載體或通路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定程度的轉型,長期以各種實體形式推廣藝術家書籍的蔡胤勤透露,近期來自線上課程的邀約增加許多,課程質量的需求也越趨扎實,還有完善的評價系統,尤其因應疫情所加速的線上學習技術發展,加上VR 等技術的提升,皆讓藝術品策展更能在線上進行建置與導覽。
蔡胤勤( 左) 會在「PAPER MATTER」現場開放知識的交流與討論,帶領參與者互相分享對書籍內容的想法。蔡胤勤( 左) 會在「PAPER MATTER」現場開放知識的交流與討論,帶領參與者互相分享對書籍內容的想法。

而書籍作為知識傳遞不可取代的重要載體,在科技時代中扮演的角色勢必會有所調整。鄭森雨認為,資訊或是短效性的內容必然會被轉譯成更有效率的線上形式呈現,對此他樂見其成,反觀紙本內容則將走向更加精緻的美感體驗。鄭森雨舉藝術家陳順築的書籍作品為例,書頁中混夾著玻璃紙或描圖紙,透過油墨的味道、紙張觸感、色彩視覺等,強調閱讀帶來的五感體驗。蔡胤勤進一步補充,從歷史上來看,像是廣播、報紙等傳統的知識媒介並不會消失,只是轉化成更適合當下的狀態,而當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講求展現作者的創作意識,能夠使參與者親炙創作者風範的線下實體活動仍大有可為。

發掘城市中的知識循環

闔上一本書、走出一場展覽,這座城市裡是否仍有可期待的事物發生?「很少有一座城市能夠同時擁有資訊吸收、學習體驗與多元發表的可能,但台北卻同時兼具。」住在北投的鄭森雨對於台北的能動性感受尤其深刻,前一刻還在享受都會區密集的便利性,捷運一搭就能快速回到親山的幽靜環境,截然不同的區域和氛圍都能在一小時內轉換,讓創作與知識累積有了更完整多變的舞台。「台北各區都有自己自成一格的特質,以散布其中的店家作為節點,相互連結,而人們在移動之間,無形中都在吸收城市裡的文化養分。」對於蔡胤勤來說,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即是在極其平凡的週末行程中,能夠隨意在上百間咖啡廳或展演空間貼近藝術。

人的移動將會是未來促成知識流動的關鍵,第一步便是要有勇氣離開螢幕,踏入城市,不論是走進展閱空間翻一本書,還是參與一次知識交流活動,試著花些時間與人產生連結,每一次遇到的不同人,都可能讓你產生下一次出發的慾望,真實世界沒有演算法與標準答案,這也正是讓知識游牧於城市中最迷人之處。

對鄭森雨來說,書籍不僅傳遞知識,更能營造風格與對話,改變固有空間的氛圍。對鄭森雨來說,書籍不僅傳遞知識,更能營造風格與對話,改變固有空間的氛圍。

💻科技游牧:來這裡運用3D列印機 發揮你天馬行空的創意吧!→點我看要去哪手作
📜創作游牧:這個樂團用AI機器人蒐集大家的失眠能量,寫了首歌→點我看那首歌多紅


文- Enjo Liu、祖孟萱 攝影-謝佩穎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