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7-05
271
「台北时装周」展现当代百花齐放的时尚潮流。
从日本时代对现代化的追求,经戒严时期到当代表达自我的风格探索,台湾服饰的演进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及社会意识的转变。实践大学服装设计学系助理教授叶立诚以服装为线索,爬梳台北百年来从「摩登西化」到「时尚文化」的发展样貌,也引领读者从服饰的角度认识台北。
断发放足改变审美及价値观
叶立诚指出,台湾服装样式的演变,受不同时期政治及政策影响,可概分为日本时代的绥抚时期、同化时期、皇民化时期,以及战後国民政府时期。而台北作为台湾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中心,正适合作为观察此一演变的历
史舞台。
日本时代日本人将追求西化的风气带入台湾,领台初期1895至1919年为绥抚阶段,透过公权力逐步革除台湾女性缠足与男性辫发等陋习。同时,许多追求进步的地方仕绅也积极响应,例如大稻埕中医师黄玉阶即筹组「台北天然足会」,反对旧时以缠足表现「婀娜多姿」的审美观,倡议大众改变不合时宜的观念。
剪去发辫後,许多男性戴上西式帽,身上仍着长袍马褂,形成中西混搭的风格,女性的服装款式则从宽衣宽袖渐趋窄贴,朝西式的合身剪裁发展。及至1910年代末期,套穿的「西式裙」更取代围裹的「一片裙」,以中式上衣搭配西式裙成为当时女性的常见穿着。
与现代思潮交织的多元服饰
到了1919至1937年间,日本人对台湾进行「同化政策」,在统一台湾教育学制的同时,也将日本内地学生所穿的西式制服引入台湾,让台日两地学生的服装仪容同步,藉此建立台湾学生的大和民族文化意识。
而在此一时期,由蒋渭水及林献堂等人提倡的「台湾新文化运动」,推动现代思潮在各领域发酵。「台湾知识分子一方面背负被日本同化的压力,一方面受到全球现代思潮的冲击,促使他们产生文化自觉,并思考如何走出台湾自己的路。」叶立诚说,当时西服被视为进步的象徵,所以民众更容易接受西式服装,但同时仍有人以着中式服饰作为抵抗日化的方式。
因此1930年代的台北街头,有如多元文化的伸展台。当时年轻男性普遍身着西装或立领款式的日式西化上衣,但也有部分男性仍选择中式或中西混搭服饰。女性除了换上时髦的洋装,也追随从上海传入的流行风潮,穿上合身的新式旗袍。而在材质方面,日本的印花棉布逐渐取代丝绸及刺绣图案,展现有别以往的风格。
1910年代後期家庭的合照。妇女上身穿中式服、下着西式裙,男士穿着及发型皆为西式。(图/叶立诚)1941年受皇民化运动影响,女性穿「妇女改良服」,男士则是穿着「国民服」。(图/叶立诚)
解开权力限制走向身体自由
1937至1945年台湾进入战时体制,日本人推动「皇民化运动」,从语言、信仰及服装等方面培养国民意识,除了鼓励台湾人换穿和服,也要求改良中式服装以摆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因此规定男性穿军服形态的「国民服」,女性则是短上衣搭配灯笼裤的「妇女改良服」。
战後国民政府来台,社会民生百废待兴,政府也向大众宣导黜奢崇俭,穿着以朴素实用的布衣布鞋为主。到了1950至1960年代,台湾服装西化的速度更快,一件式洋装或短裙等女装款式变得流行。及至1970年代初期,喇叭裤、宽大衣领衬衫、迷你裙及露背装等服装已蔚为潮流,但民众的服装仪容仍受政府规范,例如男性留嬉皮长发、女生穿迷你裙走在街头,都可能因「妨碍善良风化」遭到取缔。
直到1987年解严後,台湾逐步迎来自由解放的时代,此後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自创品牌,并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叶立诚说,「随着台湾民主化,我们对服装的态度更加尊重个人的差异,也越来越多元开放。」
推动服饰产业的时代因素
除了回顾台湾服饰风格的演变,叶立诚也分享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1950年代纺织业被政府列为重点产业,并得到美援支持,同时民间也配合投入,迎来台湾盛极一时的纺织业荣景,当时洋裁缝纫更是年轻女性最向往的工作。叶立诚点出,「经济起飞是带动流行发展的条件,民众也对穿着打扮更有热情,因此1950年代可视为台湾服饰走向流行的开端。」
1960年代则是服饰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叶立诚指出,第一届「中国小姐」选拔引起大众对审美的关注、电视台成立带动流行的传递、实践家专首创服装设计科(今实践大学服装设计学系)培育人才等,都让台湾服饰发展更进一步,而带动服饰消费的商场也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
叶立诚分享,1961年中华商场落成,为当时最具指标性的大型卖场,提供布料、成衣及服装订制服务,满足市井小民对平价流行服饰的需求。1965年「第一百货公司」(位於今中华路与汉口街口)开幕,以更气派的购物空间吸引人潮。这两大商场的出现,推进了流行服饰产业的发展,虽然今日都已不复存在,但西门町及中华路周边繁荣至今,仍是台北年轻世代流行文化的聚集地。
大稻埕游客中心提供换装体验服务,游客可在此换穿旗袍。(摄影/翁睿坤)
随时代变化的产业聚落
在1960年代纺织及成衣业的荣景中,万华大理街的服饰商圈也逐步形成。起初业者利用成衣外销剩余的布料,制成物美价廉的服饰贩售,在大受欢迎後发展出囊括设计、打版、生产及销售的全方位产业模式。
随後在松山火车站周边兴起的五分埔商圈,同样以成衣加工的模式崛起,约於1980年代店家改从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等地进口年轻流行服饰,吸引摊商业者来此大量采购,使五分埔成为台湾重要的成衣批发市场。
而大稻埕永乐市场从日本时代至今,一直是台湾的布业中心。叶立诚分享,永乐市场贩售丰富多样的布料,也提供订制服务,周边还有供应拉链及钮扣等配件的店家,不但是一般民众及时尚设计师采购服装材料的首选,也成为布业历史与当代时尚交织的重要场域。
从时尙伸展台到城市街头
站在台湾服饰产业的前端,台北市於2018年开始举办「台北时装周」,建立与国际时尚接轨的平台。叶立诚认为,台北时装周对於掌握最新时尚脉动、行销服装产业品牌有很大助益,更期待以此作为培育人才的起点,让年轻设计师有发挥创意的舞台。
如今服饰不只是当季时尚,更是表达自我形象、展现个人风格及身分认同的方式,也反映出当代台北的自由与多元。
【文・游如伶 摄影・翁睿坤 图・叶立诚、台北市文化局】
【文・游如伶 摄影・翁睿坤 图・叶立诚、台北市文化局】
从日本时代对现代化的追求,经戒严时期到当代表达自我的风格探索,台湾服饰的演进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及社会意识的转变。实践大学服装设计学系助理教授叶立诚以服装为线索,爬梳台北百年来从「摩登西化」到「时尚文化」的发展样貌,也引领读者从服饰的角度认识台北。
断发放足改变审美及价値观
叶立诚指出,台湾服装样式的演变,受不同时期政治及政策影响,可概分为日本时代的绥抚时期、同化时期、皇民化时期,以及战後国民政府时期。而台北作为台湾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中心,正适合作为观察此一演变的历
史舞台。
日本时代日本人将追求西化的风气带入台湾,领台初期1895至1919年为绥抚阶段,透过公权力逐步革除台湾女性缠足与男性辫发等陋习。同时,许多追求进步的地方仕绅也积极响应,例如大稻埕中医师黄玉阶即筹组「台北天然足会」,反对旧时以缠足表现「婀娜多姿」的审美观,倡议大众改变不合时宜的观念。
剪去发辫後,许多男性戴上西式帽,身上仍着长袍马褂,形成中西混搭的风格,女性的服装款式则从宽衣宽袖渐趋窄贴,朝西式的合身剪裁发展。及至1910年代末期,套穿的「西式裙」更取代围裹的「一片裙」,以中式上衣搭配西式裙成为当时女性的常见穿着。
与现代思潮交织的多元服饰
到了1919至1937年间,日本人对台湾进行「同化政策」,在统一台湾教育学制的同时,也将日本内地学生所穿的西式制服引入台湾,让台日两地学生的服装仪容同步,藉此建立台湾学生的大和民族文化意识。
而在此一时期,由蒋渭水及林献堂等人提倡的「台湾新文化运动」,推动现代思潮在各领域发酵。「台湾知识分子一方面背负被日本同化的压力,一方面受到全球现代思潮的冲击,促使他们产生文化自觉,并思考如何走出台湾自己的路。」叶立诚说,当时西服被视为进步的象徵,所以民众更容易接受西式服装,但同时仍有人以着中式服饰作为抵抗日化的方式。
因此1930年代的台北街头,有如多元文化的伸展台。当时年轻男性普遍身着西装或立领款式的日式西化上衣,但也有部分男性仍选择中式或中西混搭服饰。女性除了换上时髦的洋装,也追随从上海传入的流行风潮,穿上合身的新式旗袍。而在材质方面,日本的印花棉布逐渐取代丝绸及刺绣图案,展现有别以往的风格。
1910年代後期家庭的合照。妇女上身穿中式服、下着西式裙,男士穿着及发型皆为西式。(图/叶立诚)1941年受皇民化运动影响,女性穿「妇女改良服」,男士则是穿着「国民服」。(图/叶立诚)
解开权力限制走向身体自由
1937至1945年台湾进入战时体制,日本人推动「皇民化运动」,从语言、信仰及服装等方面培养国民意识,除了鼓励台湾人换穿和服,也要求改良中式服装以摆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因此规定男性穿军服形态的「国民服」,女性则是短上衣搭配灯笼裤的「妇女改良服」。
战後国民政府来台,社会民生百废待兴,政府也向大众宣导黜奢崇俭,穿着以朴素实用的布衣布鞋为主。到了1950至1960年代,台湾服装西化的速度更快,一件式洋装或短裙等女装款式变得流行。及至1970年代初期,喇叭裤、宽大衣领衬衫、迷你裙及露背装等服装已蔚为潮流,但民众的服装仪容仍受政府规范,例如男性留嬉皮长发、女生穿迷你裙走在街头,都可能因「妨碍善良风化」遭到取缔。
直到1987年解严後,台湾逐步迎来自由解放的时代,此後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自创品牌,并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叶立诚说,「随着台湾民主化,我们对服装的态度更加尊重个人的差异,也越来越多元开放。」
推动服饰产业的时代因素
除了回顾台湾服饰风格的演变,叶立诚也分享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1950年代纺织业被政府列为重点产业,并得到美援支持,同时民间也配合投入,迎来台湾盛极一时的纺织业荣景,当时洋裁缝纫更是年轻女性最向往的工作。叶立诚点出,「经济起飞是带动流行发展的条件,民众也对穿着打扮更有热情,因此1950年代可视为台湾服饰走向流行的开端。」
1960年代则是服饰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叶立诚指出,第一届「中国小姐」选拔引起大众对审美的关注、电视台成立带动流行的传递、实践家专首创服装设计科(今实践大学服装设计学系)培育人才等,都让台湾服饰发展更进一步,而带动服饰消费的商场也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
叶立诚分享,1961年中华商场落成,为当时最具指标性的大型卖场,提供布料、成衣及服装订制服务,满足市井小民对平价流行服饰的需求。1965年「第一百货公司」(位於今中华路与汉口街口)开幕,以更气派的购物空间吸引人潮。这两大商场的出现,推进了流行服饰产业的发展,虽然今日都已不复存在,但西门町及中华路周边繁荣至今,仍是台北年轻世代流行文化的聚集地。
大稻埕游客中心提供换装体验服务,游客可在此换穿旗袍。(摄影/翁睿坤)
随时代变化的产业聚落
在1960年代纺织及成衣业的荣景中,万华大理街的服饰商圈也逐步形成。起初业者利用成衣外销剩余的布料,制成物美价廉的服饰贩售,在大受欢迎後发展出囊括设计、打版、生产及销售的全方位产业模式。
随後在松山火车站周边兴起的五分埔商圈,同样以成衣加工的模式崛起,约於1980年代店家改从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等地进口年轻流行服饰,吸引摊商业者来此大量采购,使五分埔成为台湾重要的成衣批发市场。
而大稻埕永乐市场从日本时代至今,一直是台湾的布业中心。叶立诚分享,永乐市场贩售丰富多样的布料,也提供订制服务,周边还有供应拉链及钮扣等配件的店家,不但是一般民众及时尚设计师采购服装材料的首选,也成为布业历史与当代时尚交织的重要场域。
从时尙伸展台到城市街头
站在台湾服饰产业的前端,台北市於2018年开始举办「台北时装周」,建立与国际时尚接轨的平台。叶立诚认为,台北时装周对於掌握最新时尚脉动、行销服装产业品牌有很大助益,更期待以此作为培育人才的起点,让年轻设计师有发挥创意的舞台。
如今服饰不只是当季时尚,更是表达自我形象、展现个人风格及身分认同的方式,也反映出当代台北的自由与多元。
【文・游如伶 摄影・翁睿坤 图・叶立诚、台北市文化局】
【文・游如伶 摄影・翁睿坤 图・叶立诚、台北市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