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共融环境 与艺术没有距离(台北画刊108年10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10-10

2618

文化平权的意义在於,任何人都能轻松、无负担地享受艺文活动所带来的丰沛能量,不因为性别、年龄、身分、族群,甚至身心障碍等因素而遭受歧视,让每个喜爱艺术的人,都能与艺术零距离。

透过听翻译的协助,及聋翻译的表情与手语的传达,更符合听障朋友的需求。

艺术参与不卡关
两厅院让剧场轻松自在

共融的意义在於对所有人开放」,国家两厅院公共沟通部经理洪志蕾表示,欣赏表演不局限於不同年龄、性别或群体,甚至是身心障碍族群。自2007年两厅院推动「艺术零距离」计画,邀请偏乡孩童与长者走进剧场後,团队不断思考:如何打造一个剧场环境,让所有人都能自在地欣赏演出?

於是2017 年开始,两厅院进行剧院整修,包含改善轮椅行进动线、无障碍坡道及连结停车场的升降梯等,「当硬体到位後,我们开始思考更多面向:软体规画能否更进一步?」於是两厅院开始与外界合作,提供更多能帮助理解表演的服务,协助观众欣赏演出时,也能跟表演者没有距离。

两厅院开始结合逐字稿App,在表演时推出即时辅助字幕;更为视障者提供影像口述的服务,具体作法是邀请口述老师或艺术家形容剧目如何呈现,有几位舞者、有哪些动作,让视障者用双耳感受舞蹈演出之美。对於部分无法直接理解口述内容的先天视障者,工作人员在演出前亦会带领视障者做动作、触摸舞台,让他们更能感受演出细节,也让身障者与表演艺术间不再隔一道墙。

专业讲者口述舞台上的演出,视障朋友可用听的方式参与艺术。

参与今年台湾国际艺术节(TIFA)演出的青年编舞家黄翊,亲自为作品《长路》撰写影像口述稿,再交由专业配音员配音,并安排视障朋友坐在最靠近舞台的位置,让他们能够清楚听到圆形舞台运转的声响、感受舞者跃起,「听到舞者奔跑时,我想像着画面,突然觉得原本以为是阻碍的舞台刻痕,反而是助力,避免舞者跌跤,就像人生的挫折,不见得是坏事。」实际体验後的视障朋友,开心地给予这项服务正面回应。

视障朋友实际体验、踩踏触摸《长路》旋转舞台的样板。

共融服务全年龄化
无压力体验艺术美好

无形的障碍并不只局限於身体有困难的族群,对於育龄父母来说,如何和孩子一同享受艺术,也是一大烦恼,两厅院为了让爸妈及孩子都能「各适其所」,推出了托育服务,透过幼教与戏剧师资,带孩子探索剧场奥妙,并在游戏中融入剧场礼仪,让艺术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

两厅院提供托育服务,让爸妈轻松看戏,小朋友也能亲近剧场。

「艺术的美好,应该是放松自在!」洪志蕾说,有别於一般演出场合较为拘谨,观众甚至不敢起身如厕或咳嗽,两厅院引进国外行之有年的「轻松自在场」,除了与艺术家事先沟通,表明现场演出时可能会有各种状况外,座位的安排亦相较一般场次更松散,让孩子、长者、自闭症及妥瑞氏症患者等无法长时间专注的族群,也能无压力地亲近艺术。

一位家有中度自闭儿的许先生坦言,孩子虽然非常喜欢参与艺文活动,但演出时往往因无法控制自身音量与肢体,全家人总不得不在他人眼光下「狼狈」离席,直到参与轻松自在场,一家人终於有机会待完全场,在动人的演出中,一起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发现特教孩子创造力
统合教育让艺术零距离

除了参与艺文活动,创作也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台北市艺术统合教育研究会(IAEA Taipei)结合舞蹈、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透过适切的师资带领,身心障碍的孩童也能自由徜徉於艺术之海,去探索对他们来说原本是模糊的艺术。

艺统会长期陪伴特殊孩童接触艺术,并利用结合绘画与音乐的统合概念,激发孩童创造力。(图/台北市艺术统合教育研究会)

艺统会总干事姜春年在接触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身上常见的「固着」特质,例如有孩子喜欢一直画直线,他们执着於直线的原因,是喜欢画线时的手势。於是他将绘画手势结合音乐与律动,让孩子从各种艺术领域学习,姜春年说,「孩子在这里接触到不同的学习方法,甚至感受到心灵支持的力量,觉得在这里有家的感觉。」

艺统会成军至今8年,姜春年观察到许多自闭症孩子自我防卫的界线强烈,包含触觉敏感与对外界的不熟悉,因此初期他们时常会有过度激烈的反应。但随着课程进行,孩子们跟着碰墙壁、碰草皮,与外界的接触丰富了,身体会记得触碰的感觉,不但不讨厌,反而带点趣味,就能渐渐习惯并融入社会。

「他们不是跟世界没有连结,而是用另一种方法。」姜春年说,与孩子互动让他学到不同的艺术眼光,例如有个自闭症孩子特别喜欢看闪烁的灯光,有次他顺着孩子的视线望过去,才发现闪烁的灯光在特定角度下竟然如此美丽,「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以不同角度观察与呈现艺术,他们的特别反而打破常人对艺术的观点!」他在特殊孩童身上看见源源不绝的艺术能量,但外界往往过度保护,甚至贴标签。

他们期待未来能成立基地,由孩子回来担任讲师或陪伴者,让他们与社会大众接触,及将多年累积的艺术能量变成工作所得。「撕掉社会大众对这些孩子贴上的弱势标签,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接触,相信外界对他们会有新的看法。」姜春年坚定地说。

姜春年偶尔会想起,刚与孩子们接触时,怯生生的小脸少见笑容,但随着课程进展,有越来越多家长告诉他,孩子有多麽期待来上课,课间的一串笑声或课後的一个拥抱,更是他最大的动力,让他决定即使再辛苦,也要陪孩子一直走下去。

台北丰沛的艺文能量,丰富了你我的日常生活,藉着一步步的努力,消弭这些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让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与艺术零距离。

自闭症孩童往往因为对外界过度敏感而难以融入社会,艺统会课程让孩子习惯接触,使身体熟悉这种感觉。(图/台北市艺术统合教育研究会)


文ー邱秉仪
图ー国家两厅院、台北市艺术统合教育研究会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