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11-05

更新日期:2017-11-22

發佈單位: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5368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一年一度、眾所期待的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於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熱鬧登場,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阡陌之間」,現場除了展示6件國內外藝術家作品外,也將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規劃,帶民眾一起來關渡體驗農田文化、稻米的生產過程、米食知識與親子學習的生態遊戲,邀請大家一起來關渡與大自然進行一場生動活潑的對話吧!

關渡早期是個農村兼漁村,居民主要的職業就是農業跟漁業。隨著關渡一帶淡水河口拓寬、大度路拓寬、火車站停駛、捷運運行後,生活空間的改變,傳統產業逐漸凋零,僅剩回憶或殘存的建築痕跡靜靜地躺著。這些串聯過去與現在的痕跡便是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想要與大家一起尋找的與聆聽的故事。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以「阡陌之間」為主題,希冀站在這座城市裡的獨特風景中,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型塑城市不同面貌帶領大家一起來探問自然的處境,在阡陌縱橫的片片水田間梳理出城市空間的層次,讓大家從快轉的生活步調中找回與自然和諧對話的永續節奏。

今年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邀請的藝術家分別來自德國、西班牙、美國、法國、香港及臺灣,現場由藝術家們熱情為大家解說作品意涵,其中德國藝術家Roger Rigorth以「蜻蜓的翅」為靈感,將人類打造出的地景(道路、埤塘與建築等),融入翅脈的紋理,希望吸引民眾關注活躍河川與水田環境的蜻蜓,瞭解牠們所面臨的棲地水泥化問題。美國藝術家Roy Staab運用架高的水平竹子描繪水田動感的形狀,呈現其所爬梳出的漢民開墾足跡。臺灣藝術家鄭中和在迷宮中心與轉折處放置許多小球堆,讓親子在走迷宮時可了解蚯蚓到地表排便的習性,提醒大家在阡陌間如此常有現象的消失,是自然界裡微小生物所發出的環境警訊。各項充滿巧思的作品吸引很多的目光,甚至自然中心的草皮也利用不同高低的草造成農田中田埂交錯的模樣,形成另類的藝術創作。現場更有介紹關渡米成長過程、米飲食生活、農閒時光的遊戲、節氣俗諺等農文化展示及在地友善環境的市集攤位等,熱鬧非凡。

產業局林崇傑局長表示,關渡擁有美麗而珍貴的河口濕地,自古以來就是候鳥進入台灣的重要棲息地,孕育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關渡平原至今仍有一片良田,農業生產、生態和生活等三生文化延續,自然人文共生於此。而自然公園的國際自然藝術季活動舉辦了12屆,已產生了81件作品,這幾年陸續皆有曾參展的藝術家,在展期中回到關渡,一起來感受這場與大自然的對話,如:去年受邀來創作的澳洲藝術家Matt Chun,今年也特別再次回來參與社子島探險的活動,顯示這個活動確實讓人對土地產生連結,也萌生深厚的情感。此外,北藝大在關渡地區也孕育了許多的藝術人才,也希望關渡能持續維持農業、自然與藝術融合,成為臺北市的特色區域。關渡自然公園更是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的重要場所,歡迎民眾常來關渡自然公園體驗生態、人文與藝術之美。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表示除了國際藝術家的作品會一直持續展示到今年12月31日外,這次還有「夜訪關渡平原」、「關渡在地人的10種玩法」以及「適合大人小孩一起參加的—關渡故事輕旅行」三大主題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關渡、玩關渡,此外也邀請野望影展於園區播放關渡農民誌、河口人、海稻米的願望等影片,與大家訴說這片土地的故事。歡迎大家在藝術季舉辦期間,一起來關渡自然公園傾聽屬於阡陌之間發生的事,詳細活動資訊及報名可上活動網站http://www.guandu-natureart.tw及關渡自然公園網站http://gd-park.org.tw查詢。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圖1. 開幕活動由各位貴賓及參展藝術家共同布置舞台畫布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圖2. 開幕活動同樂大合照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圖3. 美國藝術家Roy Staab的藝術品邀民眾躺在草地仰望風景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圖4. 藝術季系列活動社子島祕境探險記持續進行中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

圖5. 臺灣藝術家鄭中和與民眾互動交流

※本次藝術家作品介紹:
1.德國Roger Rigorth作品「交織如翼」,是以「蜻蜓的翅」為靈感的戶外裝置,並將人類打造出的地景,包含道路、埤塘與建築等,融入成為翅脈的紋理。活躍河川與水田環境的蜻蜓,面臨著棲地因為城市發展不斷陸化、水泥化的壓力,未來將如何看待這縱橫交錯的命運?
2.美國Roy Staab作品「漢民足跡」則是以稻田為靈感,融合漢人入墾的歷史,從天空俯瞰稻田的視角出發,去組合出許多平坦的長方形,懸在空中,呈現一種具有動感的視覺表現。
3.法國Yannick Dauby 澎葉生作品「一些關於聽不見的蝙蝠獵食聲與住在池塘裡水生昆蟲叫聲的故事」,是藉由園區內透過裝置採集蝙蝠在獵食過程會發出人類聽不到的聲音,並且於自然公園內以立體聲的方式呈現這個聲音裝置,同時也展出與蝙蝠相關的資料。另外也利用水下錄音的技術,採集水生昆蟲的聲音,因為住在埤塘的水生昆蟲有時會製造聲音,就像我們平常在草地看到的蟋蟀、蚱蜢一樣,透過發出聲音來溝通。
4.西班牙Jordi NN作品「交會處」,因稻田對當地來說不僅有經濟與糧食層面的重要意義,也扮演重要的生態功能,因此想透過他的作品,去反映出這些不同生命的連結與對大地的尊重。
5.香港UUendy Lau(劉景雯)作品「集體場景」,其透過工作坊促進當地居民、藝術家與環境彼此間的交流,工作坊以插畫,手作或小型雕塑產出作品,藉由一系列在地觀眾與環境脈絡的參與及記錄,產生集合展覽及體驗的互動設計,發展為最後的展覽。
6.臺灣鄭中和作品「球球怎麼不見啦?」,其以蚯蚓洞口糞堆為發想,將糞土球的顆粒放大,並將散落的數個糞土堆以糞土球串連,排列成一座小型迷宮。迷宮的中心與若干轉折處堆有若干小球堆,是為蚯蚓的洞口,讓親子在走迷宮時可了解蚯蚓到地表排便的習性,更想不時地提醒大家,在阡陌間如此常有現象的消失,意味著什麼?對於自然界裡微小如蚯蚓等生物所發出的警訊,而我們人類又接收到了嗎?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