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登入
    收藏
    • :::
    • 網站導覽
    • 登入
      • 我的收藏
      • 全文檢索
      • Language

      台北畫刊105年3月第578期—魚夫看台北城歷史/京都宇治茶店在台北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4-18

      更新日期:2016-06-01

      2744

      如果有去日本京都玩,記得到這間賣宇治茶的店家——「祇園辻利」(ぎおんつじり),老闆三好正晃是三好家族的第六代,1948年在京都開業,實際上「辻利茶舖」元祖店開在臺北,由三好德三郎所創設。

      跨越1世紀 台北開設2間辻利茶舖
      臺灣「辻利茶舖」的位置很容易找,現址就是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的「星巴克」咖啡店,至今建築的主體結構並未受到嚴重破壞。1904年的模樣是有著曼薩爾式魚鱗瓦屋頂、2層樓高的洋風建築,當時周遭均是低矮的房子,這家店鶴立榮町,直到1915年市區改正計畫大功告成,才有我圖中所繪的規模。

      J2.jpg
      ▲辻利茶舖即為今日重慶南路1段104號的星巴克咖啡。(魚夫攝)

      台北松山車站近年也開了間「辻利茶舖」,專賣可口的茶甜點與精緻茶餐等,頗受年輕人歡迎,是由日本江戶時代的辻利右衛門所創辦,他原名辻利兵衛,晚年才改名,另外,他有位弟弟被三好家收為「婿養子」,名為三好德次郎,所以松山車站那家戰後捲土重來的辻利茶舖和三好家從前在臺灣開的辻利茶舖,店名相同,也都是親戚。

      辻利茶舖元祖店當年的繁華榮景
      三好德次郎的兒子名三好德三郎,於1899年渡海來臺,自號「茶苦來山人」,有時也被喚做「三好茶苦來」。他致力於推廣宇治本場製作的宇治茗茶與臺灣茶,也有紅茶、烏龍茶等,其中著名的三井「日東紅茶」就是由辻利茶舖經銷,當然也兼售茶點和茶具等,更自製茗茶,號稱「皇家指定,榮獲各博覽會、共進會金銀大賞」。

      日治之初,總督府刻意培養民間統治陣容,而三好德三郎即與官方往來密切,素有「民間總督」之稱,先後擔任臺北州協議會會員、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會員、臺灣共進會迎賓館主任委員等職,此外,1909年通信局要在他店舖角邊設置「榮町郵便局」郵務站,他也勉為其難擔任,因為店舖正好位在本町與榮町最精華的三角窗,1931年之後,榮町通霓虹燈金光閃閃,許多舊照的前景就是辻利茶舖,最遠處則是當時的地標——7層樓高的菊元百貨。

      走在德三郎時代的重慶南路和衡陽路上,由於總體形式均是仿巴洛克式牌樓的建築,美侖美奐,沿建築造型線掛起霓虹燈更顯格外優雅;白天市營公車、私家轎車等車水馬龍,也因此出現了第一支紅綠燈座和交通指揮,同時店家林立,最時尚的商品都會在這裡出現,潮男潮女穿梭亭仔腳(騎樓),不怕日曬雨淋,人車分道,可自由自在逛大街,是臺北最繁華的所在。

      1939年德三郎在臺病逝,居臺期間(1899~1938)的手稿與相片詳細記錄了當時的政治秘辛與政商關係,為研究臺灣史極為重要的史料,終戰後,日人只能帶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1千日圓返日,其餘財產都必須留下,所以當初德三郎的手稿也是冒著被國民黨政府查獲沒收的危險,夾帶出關,他的孫子三好通弘回憶說:昭和21年(1946)3月,由於終戰之故,吾等三好家結束了橫跨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具有50年歷史的「臺北辻利茶舖」。包括房屋在內的所有資產,特別是祖父三好德三郎約莫3千件遺物,包含掛軸、屏風、古董等都無法帶回日本,只能帶著隨身衣物離開臺灣。

      ⋯⋯(中略)在少數行李中,母親喜久將9個孩子各自的「臍帶」以及祖父三好德三郎的手稿〈三好茶苦來山人逸話〉4冊夾藏於行李,帶回了日本。這一份記錄三好德三郎生涯的手稿可說是我們三好家的珍寶。

      三好通弘在臺灣出生,離臺時年12歲,曾就讀旭小學校(今臺北市東門國小),到現在他也常會回來第二故鄉臺灣,除了到辻利茶舖外緬懷往事外,也會去附近的新公園(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走走,尋找兒時玩耍的足跡,這也算是灣生回家故事的好題材了。
      (編按:「灣生」是指1895年至1946年間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包括日臺通婚所生下的子女。)
       

      p58魚夫的qrcode檔案.jpg
      點此觀看建築影片
       

      ▲辻利茶舖原址位於今衡陽路與重慶南路口,為一鋪有魚鱗瓦片曼薩爾式屋頂的歐風建築。(魚夫繪)

      文‧圖/魚夫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