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幼教今昔變化 幼兒園‧心時代(台北畫刊107年5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5-28

9843

台北雙連幼兒園將在今年6月舉辦90歲生日,一路走來培育無數知名人物,男星金城武、大廚江振誠等,都是雙連校友。雙連的各項校園幼教策略,幾乎可以見證台北市幼教發展的改變。
 

雙連幼兒園對許多台北市民並不陌生,甚至以身為雙連校友為榮。自1928年創立至今已有90年歷史,從原先的教會主日學堂,到目前占地近4,000坪的寬廣校園,陪伴著無數雙連園生度過最歡愉的童年時光。

 

主愛為先 教會辦學先例

早期台北雙連一帶,因依傍大稻埕經濟發展繁榮,傳教士陸續來到此地傳教,也因此設置台灣神學院、馬偕醫院、雙連教會禮拜堂、馬偕醫館宿舍等。
 

後因教育需求,1928年創辦雙連幼兒園,原設於中山北路二段111號;1972年,又因雙連教會改建,遷移至承德路七段221號現址,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樣貌。
 

「我最記得當時校園裡的大草原和雙連方舟,最喜歡在這裡玩耍。」畢業逾20年的校友陳立穎說,對校園裡最鮮明的印象,不是課堂中學習的書本知識,而是充滿孩童歡笑的遊園地。
 

但雙連幼兒園一開始並沒有草原和方舟,而只是在教會會堂中舉辦的主日學堂。「原以主日學為主,分上午班與下午班。」雙連幼兒園園長林梅綺說,因附近有雙連市場,配合居民下班時間較晚,分兩班教學。由教會所舉辦的主日學堂,初期多以聖經教導為主,後期則以聖經為辦學理念,教導孩子們學習感恩。

 

品格教育 特別重視美感

從孩子們的品格教育出發,雙連幼兒園是台灣首間以聖經教導為理念設立的幼稚園,「例如我們維持90年的傳統『謝飯禱告』,就帶給孩子們深遠的影響。」林梅綺說,甚至有些孩子,看見家人用餐沒有餐前禱告,還會提醒家人,「這不單只是信仰,而是一種學習感恩的機會。」
 

作為幼教工作的領航者,雙連幼兒園在時任教育主任蔡盧錫金的帶領下,於1973年開辦全國首例的「幼兒特殊班」。當時就以創新的「韻律療育」輔以蒙特梭利教具,開啟腦性麻痺、自閉症等遲緩兒的早期療育幼教工作,成為台灣特殊幼兒教育先驅。
 

「我們也特別重視美感教育。」林梅綺說,透過體能、美術與音樂課程,對孩子們的性格塑造非常有幫助。看著孩子們在雙連大草原上快樂奔跑,享受著關渡平原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在著重品格教育的教導下,應該就是孩子畢業後總能以身為雙連校友為傲的原因。

 

 

流水年華 校友點滴難忘

談起過往,在雙連幼兒園服務45年的蕭麗芬認為,最大的改變在於環境與設備,從當年一開始的9間教室,到現在有42間,曾經一年的畢業生就能多達760位,這裡唯一不變的就是孩童們永遠難忘的「雙連方舟」。
 

就算歷經90年的歲月與一次搬遷,雙連幼兒園仍堅持保留雙連方舟,林梅綺說。雙連方舟就像雙連幼兒園的象徵,也象徵著新生命的源起,同時也成為孩童最鮮明的印象。現在的方舟經過整修,變得更為堅實,也支撐著孩子的未來。
 

在雙連幼兒園服務近37年的鄭麗玲老師也分享,過去的雙連分為中國班與日本班,中國班提供給台灣在地居民就讀,日本班則是提供給日本僑居人士子女就讀,「日本班還會特別聘請日籍老師授課,也會舉辦像在日本才會有的納涼會和運動會等」,林梅綺說。
 

隨著日僑的減少,日本班在1996年停止招生,但至今仍有許多日本學童長大後回來尋根,像是知名男星金城武、大廚江振誠等就是日本班的校友之一。
 

當然令人難忘的還有幼稚園提供的點心,同樣是校友的總統蔡英文曾分享當時的點心,有時候是喝檸檬茶配餅乾,比較西式,這是她比較不喜歡的點心,有時候是喝紅豆湯。大顆的紅豆湯甜膩在心,是蔡英文難以忘懷的甜蜜滋味。現在的點心比以前花樣更多,除了有西式的巧達濃湯,也有中式的桂圓粥等。

 

幼教政策 幼兒才是教育主體

台灣幼兒教育的創辦始於日本時代,當時幼稚園、托兒所從無到有,直至今日體制上的轉變,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幼兒教育越發成熟,範疇也趨向宏觀思考。

▲隨著時代演進,幼兒園的課程設計也越來越彈性。(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其中的教育本質也隨著時代背景而大相逕庭。從早期因統治者而異的政治目的教育,到後期逐漸重視幼兒本位發展的教育。暫不論宗教信仰的差異,回歸到教育本身,雙連幼兒園當年注重人格發展、美感教育等的辦學理念,和今日著重幼兒身心健全發展的教育重點不謀而合。課程設計上,蕭老師說,過去多以老師為主,「現在我們會隨著孩子上課時的表現彈性調整」,較為彈性多元。
 

看著昔日照片中孩童的笑顏,在在提醒各個辦學者、家長,每個孩子都是重要的個體,童年只有一次,何不給孩子一個快樂、難忘的童年回憶?

 

文/范晏萍 
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