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大稻埕米穀的故事 —— 陳得貴舊宅(台北畫刊108年2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2-14

8840


陳得貴舊宅現在台北迪化街一段123、125號的「怡和泰」商行,在日治時期為大米商陳得貴的舊宅,他和117號的莊義芳商行老闆莊輝玉以及129號的怡美商行行主郭烏隆等知名商人,在大稻埕並稱「三仙」。

 

日治大稻埕大米商 折衷主義街屋醒目

本街屋是迪化街鮮見的雙併折衷主義式建築,牆面為黄綠色面磚,立面三樓為圓拱窗,二樓為平窗,最上方正中央有勳章飾以及花草緄邊紋飾,中間嵌入有四方邊框的橢圓綠底白字浮雕,上書日語拼音的IWATAI(怡和泰),非常醒目,兩側欄牆做出曲面,使得平整的表面產生變化,增色不少。
 

日治時期像陳得貴這般的大米商,在大稻埕具有很重要的角色。臺灣米穀早在清國時代就成為福建的重要調節角色,在郊商(類似今之同業公會組織)裡米郊占有重要地位;日人入臺後,1896年在城內(約今城中區)開闢稻米「試作場」,開始對臺灣稻米進行改良,後來才移至今之大龍峒繼續進行。
陳得貴舊宅▲陳得貴舊宅
 

1903年由於日本「內地」稻作歉收,乃不得不自臺灣輸日,其後爆發日俄戰爭(1904-1905年),臺灣米的支援角色益形重要。當時經營臺米輸日的米商地位水漲船高,1911年(明治44年),日本東北地方及北海道收穫欠佳,發生糧荒,造成米價騰飛,1912年(大正元年)政府下令由日本全國期貨交易所(取引所)轉運臺灣米糧補其所需,此後又大起大落,1914年(大正3年)米價又跌入低潮,乃廢止臺灣米的定期代用,臺米輸日一度停滯,可是到了1916年,歐戰擴大,先是臺灣米輸往中國運量增加,隔年,日本米價又飆升,臺米又活了起來,當時從事臺、日間米商生意的商家高達256家,諸如三井、瑞泰、和豐、方協豐、金德發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米商,可是如此一來也可能會讓臺灣發生米穀缺乏不足,於是在1919年(大正8年)1月18日以府令第7號規定米穀「移出」許可相關事宜,進行移出管制,但不久日本米價恢復穩定,又於1920年(大正9年)10月1日撤銷移出限制,到了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臺灣米價再掀高潮,如此暴漲暴跌,1925年總督府轉而運用「米穀法」平抑價格,安定人心。

 

限縮耕地政策不公 米穀時代糧商抗爭

蓬萊米出現後,改變了過去北米南糖的現象,並且發生史稱「米糖相剋」的衝突。在臺灣有限的良田上,是種米較好?還是種甘蔗製糖較好?1930年代以前,大抵在臺中、臺南兩州的蓬萊米水稻種植面積已達60%左右,臺南州就占了35%,如此迅速擴張,使得蓬萊米作全面侵蝕甘蔗作田;1930年由總督府技師八田與一設計與監造的嘉南大圳完成,水田面積增加,同時也解決乾旱和鹽害,嘉南平原從此也可廣植蓬萊米,同時也有利於甘蔗種植,亦使土地生產力增加,作物收穫量提高,然而蓬萊米在當時其實是經濟作物,用來移出日本用,臺灣人仍以食用在來米為主。另一方面,1934年自殖民地朝鮮移入日本內地的數量預估為850萬石(石為量米單位),臺灣則為400萬石,如此一來,使得日本中央政府不得不祭出「減反案」,試圖限制耕地面積,然而在日本、朝鮮、臺灣三地中,總產量占移出比例高的,減少的稻米耕作面積反而比較高,此方案的分配對臺灣極不公平。
 

陳得貴所處的時代經營米穀真是高潮迭起,各大米商也多半很活躍。1924年就在大稻埕今建昌街成立正米市場,實施米穀集中交易,而且還有期貨交易,後來又遷移到永樂町,許多米商都在永樂設有據點,最後在日本開始實施限制朝鮮、臺灣米輸出日本後,米商即跨海聯合朝鮮抗爭,成為日治時期最後一波的抗爭社會運動。

文.繪圖.攝影/魚夫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