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雙年展 打開文化邊界(台北畫刊112年12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3-12-06

1000

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盛事「2023台北雙年展」,
匯聚五十多組國內外音樂人和藝術家,
以音樂計畫、平面攝影、影像、繪畫、雕塑及裝置等形式,
共同探討全球疫情前後,人們與世界關係的變化。


P40-43#藝術 台北雙年展-1@臺北市立美術館策展人穆柏安(左)於美術館中庭花園導覽作品《心.坎》。

走過疫情 重新定位自身

台北雙年展自1998年開辦以來,持續作為與全球當代藝術圈交流的平台,除了透過策展主題回應當代社會思潮及美學趨勢,也使台灣本土藝術家躍上國際舞台。

本屆策展人周安曼表示,在與另兩位策展人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及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討論本屆策展方向時,很快就決定聚焦在過去幾年全球共同經歷的COVID-19疫情。回顧當時各國國門關閉、人們為了防疫而蝸居家中,或因確診隔離,使得原本遼闊的世界被限縮在斗室之間,「我們感興趣的是,人們在此期間經歷了哪些事?身體及情感又起了哪些變化?」

周安曼表示,當人們被困在狹小空間動彈不得時,對外面世界的想望更加強烈。「矛盾的是,疫情前我們總是在外汲汲營營,與此同時卻又不時想返回自身的小小棲所。」周安曼解釋,人們一邊渴望追求更大的世界,一邊又嚮往簡單的小日子,始終在兩者之間遊移不定,因此本屆雙年展以「小世界」為主題,希望探討疫情後人們如何看待自身與世界的關係,並提出對疫後新生活的想像。

談及本屆展出作品,周安曼舉例,藝術家楊季涓十分關注人們在疫情期間面對疾病時所產生的恐懼,指出此種恐懼大到足以壓垮一個人的全部心思,但在遼闊的世界面前卻又顯得微不足道。她創作的裝置作品《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便將抽象的恐懼轉化為陶製的微小物件,同時在展間播放輕柔的鋼琴彈奏聲及藝術家與友人的對話聲,希望從作品的感知中,帶給觀眾安撫的力量。

P40-43#藝術 台北雙年展-2@臺北市立美術館楊季涓的裝置作品《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將抽象的恐懼轉化為陶製的微小物件。

對照昔今 藝術見證時代

本屆雙年展另一亮點,是藝術家許村旭於1988至1998年間拍攝的《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周安曼說明,許村旭原為新聞攝影記者,其鏡頭記錄了台灣解嚴後長達十餘年的眾生百態,透過許村旭的鏡頭,觀眾得以看見台灣那段最狂亂也最為特別的時代。

「解嚴後第一個十年,台灣社會處於混沌未明狀態,新的秩序尚待建立,一如全球疫情解封後,人們都在找尋回歸正軌的方式。」周安曼表示,這次展覽便透過攝影回顧,帶觀眾一窺解嚴後台灣社會所經歷的巨大轉變,並作為疫情平息後此刻的對照。

P40-43#藝術 台北雙年展-3@臺北市立美術館許村旭展區以一系列攝影作品,展現台灣解嚴後的眾生百態。

文化交會世界在此相遇

台北雙年展從台灣出發,與全球藝術接軌,使不同語言、地域及文化的作品在此相會。周安曼表示,藝術家李俊陽的作品內涵,取自台灣民俗信仰、廟宇彩繪、電影手繪看板及布袋戲等民間藝術,承載了濃厚的常民文化色彩,其參展作品《七彩迷魂妙靈儀》,即展現他成長於台灣土地,接收不同文化所形成的藝術素養。

另一方面,部分參展的國外藝術家則來台駐地調查研究,與台灣文化進行交流。周安曼舉例,菲律賓藝術家皮歐.阿巴德(Pio Abad)有菲律賓北部原住民族「伊巴丹族」血統,與蘭嶼有著密切的地緣關係及文化連結。皮歐.阿巴德到蘭嶼駐地研究時,不但能以自己熟悉的語言與達悟族溝通,更在共同文化中找到歸屬感。他以此趟文化之旅作為裝置作品《詩,第九十七首》的靈感來源,在展場排列展示由陶土製成的英文字母,呈現伊巴丹民間詩文,也顯示台北雙年展的重要特質:打開邊界,成為連結世界各地文化的平台。

本屆雙年展的另一重點是規畫「Music Room」展間,展期間將陸續舉辦聚會、錄音實驗、即興演奏及音樂編曲等活動,周安曼表示,希望能藉此給予觀眾更多感官、情感上的體驗。

周安曼指出,台北具有海納百川的特質,這個特質持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一探究竟。台北雙年展便以藝術作為連結世界的橋梁,促成國際間的文化交流,使台灣的藝術面貌更豐富且多元。

P40-43#藝術 台北雙年展-4@臺北市立美術館李俊陽的作品《七彩迷魂妙靈儀》以多組裝置作品組成,具濃厚的常民文化色彩。

P40-43#藝術 台北雙年展-5@臺北市立美術館皮歐.阿巴德的裝置作品《詩,第九十七首》以陶土製成的英文字母排列伊巴丹詩文。


2023台北雙年展
📅即日起~2024/3/24(日) 週一休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官網


【文 Edith・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