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1-01-27
更新日期:2021-06-01
發佈單位:市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8544
近幾年,臺北打造無圍牆的「城市博物館」,突破城市空間想像,透過大量在地投入,融合有形跟無形的文化資產。農曆年即將到來,不妨自充滿特色的大稻埕公園開始,走進「大稻埕城市博物館」,認識充滿歷史故事的老街區,並感受迪化商圈的濃濃年味。
臺北市區原集中於艋舺,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漳泉移民間的械鬥事件後,下郊的泉州同安人敗走,落腳大 稻埕重建家園,形成迪化「中街」;西元1856年於迪化「南街」建霞海城隍廟,後成為著名的南北貨商街,形成新興市區。
大稻埕一名,源自於該地一片廣大的曬穀場,以商業貿易聞名。大稻埕周邊路邊停車不便,建議可停至歸綏街與民樂街口的大稻埕公園地下停車場,先到公園走走逛逛,看看關於當地的發展解說,初步認識迪化街的百年歷史,再行前往附近迪化商圈。
大稻埕公園另名「李臨秋紀念公園」,李臨秋大師為知名作詞家,其故居也在大稻埕內。為表彰大師一生在流行音樂上的努力,2009年公園內設置了本市第一座文化名人雕像,並在大師雕像旁設有大師創作的名曲「望春風」、「一顆紅蛋」等詞曲介紹裝置,為公園一大特色。此外,公園內設有介紹大稻埕發展,及當地歷史人文的解說牌面,還有吸睛的仿古紅磚牌樓小徑,穿梭其間,彷彿穿越接連不斷的紅磚拱廊,往返於時光長廊。
迪化街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也是商圈的核心區域。走進迪化商圈,最為著名的就是南北雜貨販售,從日據時期迄今,至今仍是最大批發零售市場。詢問周邊商家,日據時期除了南北雜貨外,還有許多大茶行,光復之後,漸漸轉為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零售。
西元1860年,臺灣開放淡水通商口岸,外國商隊來臺通商,當時大稻埕還設立了外僑居留地區,隨著外國人的到來,洋樓式的建築也進到大稻埕與迪化街。到此一遊,除了採購琳瑯滿目的貨品,別忘了順道欣賞沿途店鋪中西合併的巴洛克風格建築。近年來,文創商家陸續進駐,讓大稻埕保持著昔日的絕代風華外,導入創新元素,讓大稻埕不只是有故事的舊城區,還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文創區。
大稻埕三大廟宇─大稻埕慈聖宮、法主真君廟、霞海城隍廟,其中霞海城隍廟就位於迪化街上,每日都有來自各地人們來此祈求月老牽起紅線,為愛情加持。鄰近的是隨著大稻埕碼頭船舶貿易發展迄今的永樂市場,昔日稱「永樂布業商場」,在這裡可以找到各式花樣美麗、質感精緻的紡織品。早期臺灣不產棉花也沒有蠶絲,由船舶商貿順路帶來的棉、麻、綢、緞等布料,在大稻埕碼頭附近逐漸形成布市,1908年日人成立「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做為日本印花布料的進口批發中心,光復後逐漸演變為全臺最大布料集中批發和零售市場。周邊的巷弄裡,還能淘到各種衣物周邊零件、配件、蕾絲。市場前的永樂廣場不定時有在地產業、文創產業展覽及藝文展演,周邊街道尋寶逛累了,也可在樹下稍作休息,坐看往來繁忙人潮,及周邊別具特色的懷舊建築。
附近的甘州街往昔老字號茶葉工廠與百年老店林立,茶葉香氣縈繞不曾間斷,有「茶葉街」美名之稱。如今茶產業雖然沒落,仍有新芳春茶行、有記名茶、林華泰茶行、林茂森茶行、臻味茶苑、東泰茶莊、陳天來故居(原錦記茶行),可一窺傳統的茶文化。另外,重慶北路上,位於朝陽服飾材料商圈旁(又名鈕扣街)的朝陽公園,旁邊就是百年茶行「有記名茶」,結合當地服飾材料商圈與百年茶行元素,定位為茶業主題公園,走入其中可以探詢茶產業的故事,在這個茶葉森林中,還有逗趣的「鈕扣獅」。「鈕扣獅」全身上下都是值得細品的設計,茶葉造型的耳朵,拉觸鬚發出獅吼的黑色鼻頭,亮晶晶的獅眼背後藏著滾珠迷宮;獅身是由可攀爬的彩色大鈕扣組成,兩邊搭配拉鍊造型的藍色響板與縫衣針造型的彩色沙鈴,獅尾則是可以轉動的雨聲筒,甚至連尾巴都能搖擺!
融合創新元素,大稻埕不只是座熱鬧的舊城區,還是一座充滿在地生命力的博物館。復古懷舊而又有多元創造力的大稻埕公園、迪化商圈及朝陽公園一日遊,是過年出遊的最佳選擇,逛累了也可到大稻埕街區或慈聖宮廟前小吃品嚐美食,傍晚時還可至附近寧夏夜市或延三夜市打打牙祭。
臺北市區原集中於艋舺,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漳泉移民間的械鬥事件後,下郊的泉州同安人敗走,落腳大 稻埕重建家園,形成迪化「中街」;西元1856年於迪化「南街」建霞海城隍廟,後成為著名的南北貨商街,形成新興市區。
大稻埕一名,源自於該地一片廣大的曬穀場,以商業貿易聞名。大稻埕周邊路邊停車不便,建議可停至歸綏街與民樂街口的大稻埕公園地下停車場,先到公園走走逛逛,看看關於當地的發展解說,初步認識迪化街的百年歷史,再行前往附近迪化商圈。
大稻埕公園另名「李臨秋紀念公園」,李臨秋大師為知名作詞家,其故居也在大稻埕內。為表彰大師一生在流行音樂上的努力,2009年公園內設置了本市第一座文化名人雕像,並在大師雕像旁設有大師創作的名曲「望春風」、「一顆紅蛋」等詞曲介紹裝置,為公園一大特色。此外,公園內設有介紹大稻埕發展,及當地歷史人文的解說牌面,還有吸睛的仿古紅磚牌樓小徑,穿梭其間,彷彿穿越接連不斷的紅磚拱廊,往返於時光長廊。
迪化街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也是商圈的核心區域。走進迪化商圈,最為著名的就是南北雜貨販售,從日據時期迄今,至今仍是最大批發零售市場。詢問周邊商家,日據時期除了南北雜貨外,還有許多大茶行,光復之後,漸漸轉為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零售。
西元1860年,臺灣開放淡水通商口岸,外國商隊來臺通商,當時大稻埕還設立了外僑居留地區,隨著外國人的到來,洋樓式的建築也進到大稻埕與迪化街。到此一遊,除了採購琳瑯滿目的貨品,別忘了順道欣賞沿途店鋪中西合併的巴洛克風格建築。近年來,文創商家陸續進駐,讓大稻埕保持著昔日的絕代風華外,導入創新元素,讓大稻埕不只是有故事的舊城區,還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文創區。
大稻埕三大廟宇─大稻埕慈聖宮、法主真君廟、霞海城隍廟,其中霞海城隍廟就位於迪化街上,每日都有來自各地人們來此祈求月老牽起紅線,為愛情加持。鄰近的是隨著大稻埕碼頭船舶貿易發展迄今的永樂市場,昔日稱「永樂布業商場」,在這裡可以找到各式花樣美麗、質感精緻的紡織品。早期臺灣不產棉花也沒有蠶絲,由船舶商貿順路帶來的棉、麻、綢、緞等布料,在大稻埕碼頭附近逐漸形成布市,1908年日人成立「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做為日本印花布料的進口批發中心,光復後逐漸演變為全臺最大布料集中批發和零售市場。周邊的巷弄裡,還能淘到各種衣物周邊零件、配件、蕾絲。市場前的永樂廣場不定時有在地產業、文創產業展覽及藝文展演,周邊街道尋寶逛累了,也可在樹下稍作休息,坐看往來繁忙人潮,及周邊別具特色的懷舊建築。
附近的甘州街往昔老字號茶葉工廠與百年老店林立,茶葉香氣縈繞不曾間斷,有「茶葉街」美名之稱。如今茶產業雖然沒落,仍有新芳春茶行、有記名茶、林華泰茶行、林茂森茶行、臻味茶苑、東泰茶莊、陳天來故居(原錦記茶行),可一窺傳統的茶文化。另外,重慶北路上,位於朝陽服飾材料商圈旁(又名鈕扣街)的朝陽公園,旁邊就是百年茶行「有記名茶」,結合當地服飾材料商圈與百年茶行元素,定位為茶業主題公園,走入其中可以探詢茶產業的故事,在這個茶葉森林中,還有逗趣的「鈕扣獅」。「鈕扣獅」全身上下都是值得細品的設計,茶葉造型的耳朵,拉觸鬚發出獅吼的黑色鼻頭,亮晶晶的獅眼背後藏著滾珠迷宮;獅身是由可攀爬的彩色大鈕扣組成,兩邊搭配拉鍊造型的藍色響板與縫衣針造型的彩色沙鈴,獅尾則是可以轉動的雨聲筒,甚至連尾巴都能搖擺!
融合創新元素,大稻埕不只是座熱鬧的舊城區,還是一座充滿在地生命力的博物館。復古懷舊而又有多元創造力的大稻埕公園、迪化商圈及朝陽公園一日遊,是過年出遊的最佳選擇,逛累了也可到大稻埕街區或慈聖宮廟前小吃品嚐美食,傍晚時還可至附近寧夏夜市或延三夜市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