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解構電子遊戲 11月3日至11月26日科教館、數位藝術中心歡迎來挑戰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3-11-07

更新日期:2023-11-07

發佈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569

由本局主辦的數位藝術年度盛事「2023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自11月3日至11月26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同步登場。今年臺北數位藝術節以「A-Real Engine」為主題,邀請來自臺灣、希臘、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泰國、丹麥、中國,共計23組藝術家28件作品。科教館展區包含主題邀請展、Swiss Films瑞士實驗短片放映、DAFT x TNUA跨域實驗學生展區「人造星系」;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區則為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期間將舉辦迷因、音MAD演出「You know I MEME it.」,研究小組論壇及策展人與藝術家講座等,展覽及活動皆免費入場。
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貴賓大合照(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貴賓大合照(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文化局蔡依婷簡任研究員致詞時表示,臺北數位藝術節今年已經邁入第十八屆,十八年來政府、民間團隊和學校機關共同持續為數位藝術發展努力不懈,臺北數位藝術節的今年的主題由以電子遊戲探討新的敘事方式並邀請日韓英美等各國藝術家帶來共28件作品,展出內容非常精彩,同時今年延長至三週,讓民眾沉浸在數位藝術的精彩內容,並理解數位藝術這種在時代趨勢下的新媒介。第18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李佳霖則提表示今年活動以電玩為出發,探討遊戲這麼強大又豐富的技術文化如何影響當代創作者同時首次採取國際徵件向全世界徵集作品,因此本次作品有包含視覺藝術、獨立遊戲相關的不同展出,例如將遊戲實況做成劇場表演,或者魔改遊戲的錄像, 揭示了遊戲與當代藝術的交會有非常多的潛能,邀請大家一同來臺北數位藝術節大玩特玩。

主題邀請展:電腦遊戲吃掉我們的硬幣,擄獲我們的心

電子遊戲如同一部充滿動能的引擎,不斷驅動數位文化的發展,包括當代藝術常見的形式,如動力裝置、網路藝術、數位藝術、科技藝術、加密藝術等不同面向的創作,都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的技術驅動力。臺北數位藝術節今年由策展人李佳霖策劃主題邀請展,以「A-Real Engine」為題邀請來自多國藝術家與遊戲設計師一同展出,希望透過他們的作品來探討創作者們如何透過電腦遊戲的概念與元素,打造新的敘事方式;或如拆開引擎般地解構遊戲機制,帶領觀眾更加理解自身處境,甚至尋找逃出系統控制的路徑,成為一個潛在的破壞者;又或者藉由修復遊戲機台,保存並重現遊戲曾經帶給人們的純粹快樂,即使花光口袋硬幣也甘之如飴,這些面向都將在展覽中呈現。
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展覽現場(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展覽現場(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本次藝術節全新委託製作《世界1-1》,作品名取自任天堂遊戲《超級瑪利歐兄弟》剛上市推出時的首個關卡,這個關卡聚集所有在遊戲中的重要元素;創作團隊是由跨軟體工程、室內設計、藝術家等多個領域的劉家銘、郭哲希、許哲維三人組成,他們將打造一個讓觀眾宛如置身大型遊戲中的空間,觀眾既是玩家,也是遊戲角色。活躍於國際各大展覽的希臘藝術家Theo Triantafyllidis作品《獸人之家》,則會於現場呈現出遊戲主角—怪獸的家,民眾可以坐在客廳,看著螢幕上各種趣味故事場景。冷氣行老闆彭義萍在工作之餘化身為自造者,除了收藏自己少年時期玩過的大型遊戲機台外,也親自動手修復。《請投幣:彭義萍的電動間》重現懷舊復古的電動間,復刻青春回憶,遊戲包括快打旋風2、格鬥天王97、忍者龜、灌籃高手等……。而韓國藝術家Jisun Kim《悲傷之屋》則以佛陀悟道時的偈頌「悲傷之屋的建造者阿,你不可再造屋椽...」為靈感,透過電玩遊戲為敘述媒介, Jisun建立一個遊戲地圖,成為紀錄思想的空間,因應而生的獨特故事感,引領觀眾體驗,並重新思考遊戲機制本身若為現實的一部分,所內含的獨特感官及理性邏輯。其他精采展出作品包括:美國藝術家Brent Watanabe《著魔》、英國藝術家Larry Achiampong & David Blandy《權力輓歌》、日本藝術家Nao Usami《模糊的露西》、《重複上演》等。

國際徵件獲得熱烈迴響

為鼓勵臺灣年輕數位藝術創作者與潛在跨領域新媒體創作提案,本屆臺北數位藝術節採國際徵件,分為視覺藝術類、藝術遊戲類、錄像放映類,徵件獲得熱烈迴響,收到130件作品,選出9件作品。視覺藝術類、藝術遊戲類作品在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期待觀眾一一破關開箱;錄像放映類作品則於臺北數位藝術中心併同「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出。
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覽現場-韓國策展人Haena NOH策畫「Action」(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覽現場-韓國策展人Haena NOH策畫「Action」(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

除了臺灣科學教育館的「主題邀請展」外,今年是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第2年與韓國ARKO藝術中心合作,共同策劃辦理「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由韓國策展人Haena NOH策畫「Action」及臺灣策展人陳湘汶策畫「智能廢軀」,分別回應今年藝術節主題「A-Real Engine」。參展藝術家包括:Hyojae KIM、Gayoung AN、Eunsol LEE、TZUSOO、陳姿尹、林瑜亮 、陳琛,及國際徵件作品。其中林瑜亮作品《我手上握的是最厲害的劍》,由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委託製作,將遊戲機制與角色特性結合,回應科技工具與生活的關係。

Swiss Films實驗短片放映、北藝大跨域實驗成果「人造星系」

本屆藝術節特別邀請致力於瑞士電影海外推廣的國際單位 Swiss Films參與,該機構為瑞士文化基金會旗下組織。由節目部負責人 Marcel Müller攜手短片顧問及策展人 Sylvain Vaucher,策劃特別放映單元,集結8部實驗短片,將於11月4、5、11、12日在臺灣科學教育館「小黑盒 (L Space)」進行放映。這也是Swiss Films首次與臺北數位藝術節合作策劃實驗短片單元。此外,還與北藝大(TNUA)新媒體藝術學系、音樂學系師生合作,邀請由二系所組成之創作團隊「後花園實驗場」,展出跨域展演實驗成果「人造星系」,將於11月5日演出2場。在演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許多自製與實體樂器的結合,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星球。
DAFT x TNUA跨域實驗學生展區「人造星系」(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DAFT x TNUA跨域實驗學生展區「人造星系」(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從學術研究到迷因音MAD演出

曾參與2022年數位藝術節展出的藝術家暨研究者施懿珊(化名賴火旺)、本屆藝術節主題展策展人李佳霖和資深遊戲玩家陳小虎,應臺北數位藝術節之邀組成研究小組並策劃論壇。三人分別就其迥異的創作、策展和電玩/生存遊戲玩家等經驗,以「遊戲性」為關鍵字,提出觀察心得,將於11月11日於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研究小組論壇,探討AI、戰爭、當代藝術與遊戲之間日趨模糊的邊界。
林瑜亮作品《我手上握的是最厲害的劍》,由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委託製作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際徵件作品_藝術家團隊Team9 _ 楊大毅《文字之間》(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You know I MEME it.」是一場以迷因和音MAD為主題的派對,取自「You know I mean it」諧音,譯為「你知道我是認真的」。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與內容創作者,共同認真探討迷因與音MAD文化,11月18日於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由KIVΛMKII、3R2、三重電音宮、OneThreeFive135……等演出者帶來音像演出。以上活動皆為免費、免票入場,歡迎民眾蒞臨觀賞。

更多藝術節資訊請見藝術節官網粉絲專頁,更多本市文化活動請鎖定文化局臉書專頁

展覽名稱|2023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
展出日期|112年11月3日(五)至11月26日(日) 
參觀資訊|免費
地點&時間|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09:00-17: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11:00-18:30 (每週一休館)

相關連結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