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8-03-26
3337
蛻變的松山車站
松山舊名「錫口」,是平埔族語「河流轉彎處」之意。此地百年來水運交通發達,加上清末鐵道發展及日據時期公路的興建拓寬,成為繁華熱鬧的商集地區。過去坐火車到松山,走在跨越鐵道的紅色天橋上,許多人都會放慢腳步,拿起相機捕捉列車南北來往穿梭的情景,增添不少搭車的樂趣。
▲松山舊名「錫口」,在平埔族語中意為「河流轉彎處」,百年來水運交通發達。(攝影/JackRabbit)
如今鐵路地下化,人們的腳步卻越來越快,在人來人往的新站西出口,有一座外形如指紋皮層,名為〈跳過一個消失記憶的影子〉的大型公共藝術,隨著陽光的移動,空隙間形成的陰影軌跡,就像是一道道時間的印記,映照著往來旅者的腳步。過去松山車站是臺鐵西部幹線列車的起點,也常出現在許多臺灣文學作品中,而歷經一個世紀的繁華遞嬗,火車站猶裝載著滿滿異鄉遊子殷切返鄉的心情及深刻記憶。
▲人來人往的松山車站新站西出口前,名為〈跳過一個消失記憶的影子〉的大型裝置藝術,在陽光照射下所形成的陰影軌跡,猶如一道道時間印記,映照著來去匆匆旅人的腳步。(攝影/JackRabbit)百年珍寶──老樹、慈祐宮
舊火車站前的天橋邊,有棵百年老樹聳立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這棵高1 3公尺的大樹是平埔族視為族樹的刺桐,也是松山國小孩童們口中的刺桐奶奶,一個世紀以來伴著無數莘莘學子成長,是百年樹人的最佳見證。往上一層樓,天橋上是觀樹最佳的視野,近距離觀察刺桐葉呈闊菱形,枝幹上還長著小刺,而逐漸轉黃的綠葉,透露著秋天已悄悄到來,由於刺桐四季變化分明,已成為許多臺灣原住民族辨識的重要季節指標。
▲舊車站天橋邊的百年老樹是小學生口中的刺桐奶奶,陪伴無數莘莘學子成長。(攝影/JackRabbit)
松山慈祐宮為地方上的重要廟宇,每年廟前廣場舉辦的媽祖生日遊行繞境,是此區一年一度的盛事,已成為錫口鮮明、熱鬧的文化特色。這天正逢廟方進行莊嚴的法會,從外往裡望,大殿裡坐滿虔誠的信眾低首誦經祈福,還未步入廟門,喃喃不絕的誦經聲已傳入耳中。除了主殿的媽祖,每層還供奉不同的神祇,二樓左廂是敬祀主司懷孕、生產的註生娘娘,可見應有為數不少的夫妻和孕婦會特地來此,祈求生育順利平安。▲松山慈祐宮為地方重要廟宇,殿內虔誠信眾低首誦經聲不絕。(攝影/JackRabbit)
傳統糕餅店品嘗古早味
御華興糕餅鋪位於松山慈祐宮旁,早期製作販售臺灣傳統糕餅與祭祀食品,如壽桃、麵龜、酥餅和訂婚喜餅等,許多松山慈祐宮的信眾還會特地來此買些糕餅拜拜。店內明亮寬敞,幾個玻璃櫃展示著製餅的模具和各式糕點,店裡也提供臺式古早味點心, 如麵茶、泡餅,因此整間店鋪就像是迷你的傳統糕餅故事館,散發著濃濃的臺灣味。抱持嘗鮮的心態點了一杯牛奶泡餅,餅皮的外層微微澎起,內餡層次多而薄,當 餅皮與牛奶融為糊狀,吃起來鬆柔綿密且入口即化,是相當美味的點心。這杯簡單卻深刻的好滋味,融合了在地人文和古早味,無論時代如何演變,令人難忘的好味道依舊傳承。
▲御華興糕餅鋪位於松山慈祐宮旁,製作壽桃、麵龜、酥餅和訂婚喜餅等傳統糕餅,店內玻璃櫃中展示各式糕點,帶著客人走入時光隧道。(攝影/JackRabbit)
饒河街夜市、錫口彩虹橋
饒河街曾是基隆河中游歷史悠久的商集聚落,後來陸運發展,繁榮的港埠逐漸沒落,於是轉型成觀光夜市。日影西斜,黃澄澄的夕陽映照著老街,街上小販們訓練有素地架起攤位、掛上招牌,每個人都忙著備料或是擺放琳瑯滿目的商品,下午五時不到,開張的攤販已近七成。此時一群群的觀光客開始湧入,頃刻間饒河街喧囂、熱鬧了起來。
從老街裡的小巷右轉至水門口,昔日渡船頭來往買賣的商賈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親子、好友或情侶,沐浴在夕陽下,基隆河岸迎面吹拂而來的微風中,享受水岸聚落的另番風景。河面上紅色半圓拱樑的彩虹橋橫跨兩岸,造型宛如水上穿行游動的蛟龍,堤防上有幅大型壁畫貫穿古今,透過文字與彩繪演繹街區發展的樣貌,讓人們在熟悉的風景間遊走,感受錫口歷史的璀璨和美好。
▲堤防上大幅壁畫透過文字與彩繪演繹街區發展樣貌,遊走其間,讓人感受到錫口歷史的璀璨和美好。(攝影/JackRabbit)
文‧攝影 /JackRab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