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放課之後、成年之間 —愛與和平的青春套餐(台北畫刊108年8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8-14

8085

二十幾歲時,我們還太年輕,還不懂得吃。或者說,我們的熱情並不在食物上,而是在愛情,或者如何改變世界。但將近30年後的今日回想起來,還是有些飲食與空間勾起了發燙的青春回憶,一如少年時聽的音樂是青春的原聲帶。

人性空間至今仍是許多大學生舉辦迎新的場所。

啟蒙與躁動 18歲的人性空間 
我的大學生活起點,甚至改變我18歲後人生的開始,就是在一家奇特的飲料店/餐館,「人性空間」。大家或坐或臥在榻榻米上,圍著桌子吃喝。學生喜歡來此閒混,尤其是舉辦迎新茶會。

我們政治系第一次的迎新就是在這,主辦者是大二的學長姊。那天下午,我喝著紅茶用純潔的眼神問大二學長說,台大有什麼比較人文精神的社團?

畢竟,被體制壓抑了(與在政治上被矇騙了)18年,我想要尋找真正理解台灣、認識世界的可能。他推薦了他的社團,名字有點奇怪的「大陸社」。

這個全名是「大陸問題研究社」的社團,多年前確實致力於研究大陸問題,但在1980年代中期,轉向以台灣研究為主,並且是台大學運的主要力量之一——我入學的前一年3月爆發野百合學運,擔任總指揮的台大學生會長就是社團學姊。

我走進了這個社團,在往後4年參與及舉辦了無數讀書會,走上街頭或者在校園對著幸福的戀人們發著抗爭傳單。我們也會一再回到人性空間,打屁聊天,或者討論運動的下一步策略。

快餐與約會 下課老地方見!
入學後沒多久,我在溫州街發現一家珍珠奶茶店——1991年已經開始流行珍奶店,當時主要是在店內喝而非外帶手搖茶,最流行的連鎖店是「小歇」。這家店叫「七里亭」,不論奶茶、一般餐,或者早餐(厚片吐司加荷包蛋再加一片豆干)都非常好吃,後來很多朋友喜歡去,成為台大附近的地標。

快餐配上泡沫茶飲是七里亭的招牌組合。

但我比同學們更早和它結緣,因為高中時去建國南路的台北市立圖書館總圖K書,就在瑞安街上偶遇七里亭。考上台大後,發現他們也在這一年在這開新店,頗有他鄉遇故人之感,也開始和老闆娘熟起來。在後來的許多年裡,當我和新女友(其實人數很少很少)來這裡喝茶吃飯時,總會和老闆娘交換有默契的眼神。

七里亭承載著張鐵志青澀而美好的約會時光。

今日,雖然旁邊其他店都已經換過好幾輪,但七里亭和斜對面30年的唐山書店都還屹立不搖,讓人覺得這世上除了臉書和IG動態的快速流動外,還是有些事物是不變的,是老派的美好。

午餐時經常在社辦旁邊的「小小福」或校門外舟山路上的餐車買便當。特別厲害的一車是一對姐妺和媽媽的炸雞排,鮮嫩多汁且比臉大兩倍。幾年後他們被扶正,進入校園內開店叫「姐妹花雞排」,非常受歡迎。畢業後,每次回學校我都會認真地去排隊買來回味。只是,每每看到姐妹花在高溫油鍋前整天和雞排搏鬥,深深感到這是血汗錢。2016 年,他們因為健康惡化決定收店,也上了媒體新聞,算是寫入這個城市的美食史書了。

勝利與消夜 永不倒下的阿才滋味
我們當時沒想到,珍奶與雞排會成為後來台灣一代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器,更沒想到,在21世紀,珍珠奶茶會風靡全球,讓日本人大排長龍,讓台灣文化真正走出去。

至於餐廳,我想起大學口的那條巷子曾是一條川菜館街,那些川菜館油膩、口味重(我現在還可以想起那個濃烈的氣味),適合我們充滿慾望的生猛。

大夥通常是在社團的讀書會前後去吃。是的,我們這個社團有特別多的讀書會,不論是台灣社會的政治經濟分析,民主與獨裁起源的政治社會學,或老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每次讀書會的激烈討論結束,總是腦袋暈眩、飢腸轆轆,一定要好好吃消夜。

如果是更重要的場合,我們會去一家更知名的台菜店,「阿才的店」。那裡有著後解嚴時期開始風行的復古懷舊台味,並且有著革命基地的氣味:媒體記者、社運人士、黨外前輩都在那出沒。啤酒和夢想永不間斷地在黑夜中被傳遞著,而永遠有人不支倒下。

社團讀書會後吃上一頓消夜,是張鐵志最暢快而青春的享受。(圖/阿才的店)

大三那年,我們參與學生會長選戰,是社團同學與具國民黨背景的學生競爭(歷來都如此)。那是1994年的5月,台北也正進行多年來的第一次市長民選,城市激情燃燒,街頭劍拔弩張。最終我們贏得這場小小的選舉,開票當晚去阿才的店慶功,彷彿我們已經和那些大人一樣成為革命志士,為新的時代舉起了改變的旗幟。

當然,那晚喝到爛醉。

在接下來的許多年,我和阿才產生緊密的情感連結,喝光過無數瓶啤酒,說出過無數句激情的豪語與屁話。這裡並成為這個城市中我們最強烈的鄉愁——現在阿才的店雖改了地方,但仍然是迷人的進行式。  
 無論是搬家前的舊店(上),還是如今的新店(中、下),阿才的店是許多人難忘的美好滋味。(圖/阿才的店)


摩登與少年 大學城的奇幻之旅  
至於咖啡店,彼時城市尚未被文青咖啡館淹沒,但在我們的公館已經出現一家神聖的文化據點「挪威森林」。據說很多文化名人會去,但我直到研究所期間才敢走進去,品嘗濃郁美好的卡布奇諾,看著牆上的Tom Waits,聽著熱愛的搖滾樂。這是一間真文青的訓練所。

感謝這些飲食空間,讓我們可以在相濡以沫交換唾液時(那時吃合菜沒在用公筷的)也交換彼此的夢想,可以用這些美好食物來下酒生嫩的青春,並且吃飽喝足,對此後人生將至的風雨無所畏懼。

 


文-張鐵志
攝影-林冠良
圖-阿才的店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