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4年10月第573期—公共建設及水岸景觀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5-10-14

5458

忠孝橋引橋拆除 重現北門地景意象
忠孝橋高架引橋最初設置之目的,在解決台鐵未地下化前穿越忠孝西路路口的交通瓶頸,而隨著鐵路地下化後,其主要設置功能已不存在。考慮台北車站特定區已興闢完成重大交通建設,如捷運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等,未來機場線完工啟用,台北捷運路網儼然成形,大眾運輸工具也逐漸成為市民主要的交通方式,忠孝橋高架引橋使用需求亦會降低,經市府評估,拆除該高架引橋將有助於提升都市景觀、創造開放空間、促進都市發展、改善文化景觀,並以文化古蹟保存角度重現北門地景意象,台北市的西區門戶將一躍成為全市最具文化氣息的優雅門面。

忠孝橋引橋拆除及平面道路路型改善工程示意圖
▲忠孝橋引橋拆除及平面道路路型改善工程示意圖。(圖/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北門再現 打造門戶意象
為因應北門周邊捷運松山線通車及預定2016年拆除忠孝西路高架橋引橋並調整車流動線,拓寬北門廣場範圍,市府將配合西區門戶計畫的改造,於2015年至2018年辦理北門廣場景觀工程,以展現城市歷史地標,打造北門門戶意象,塑造北門廣場為台北核心區新亮點。

本工程預計辦理項目包括北門廣場與台北郵局間留設活動廣場;恢復一段北門西側城牆,以甕城廣場與城牆強化城牆遺址的意象;廣場兩側設置護城河綠帶,以綠地與水道象徵護城河,同時收集地表雨水,作為排水及基地保水使用;考量環境永續,較大面積綠地作為與中華路交通的緩衝綠屏雨水花園及微型棲地,同時延續中華路的人行道綠廊。

北門是台北府城5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的城門,市府計畫以文化古蹟保存的角度,重現北門地景意象
▲北門是台北府城5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的城門,市府計畫以文化古蹟保存的角度,重現北門地景意象。(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王能佑攝)

華中橋增設匝道
改善魚市場及果菜市場車流

市府將新設匝道銜接水源快速道路,避免車流經由萬大路右轉富民路,相對提升魚類批發市場及第一果菜批發市場進出車流運轉功能,有效改善周遭交通動線。新設匝道長約778公尺、重建堤外匝道長約382公尺、改建機車道長約268公尺。

艋舺公園 整體景觀更新
艋舺公園於2005年1月22日啟用,佔地1.3公頃,公園內迴廊已設置逾10年,為配合周邊都市景觀及整體風貌更新,市府預計於2016年辦理艋舺公園整體景觀更新,改造項目包括:修繕公園內迴廊採光罩及老舊設施,提供市民優質的休憩場所、迴廊開放作為展示空間,配合提供適當展演空間,以及改造噴水池成為下凹式活動廣場,提供青年創作音樂及表演街舞的場域。

艋舺公園景觀更新示意圖
▲艋舺公園景觀更新示意圖。(圖/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中正橋改建工程
打造全台第一座文資景觀橋

中正橋一直扮演台北市西區發展的重要推手,它不只串聯雙北民眾工作與生活,更記錄著當地發展的歷史軌跡,是台北市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古蹟。如今中正橋雖因過於老舊需要改建,但是中正橋的文化價值不會因此消失,反而藉由本次改建完整重現。市府目前規劃將既有的中正橋還原至最優雅的面貌,並加入休憩元素,打造成為全台第一座文資景觀橋,並於舊橋旁新建交通橋梁改善目前的交通問題,以新舊和諧代替破壞,創造兼具文化性及工藝性的偉大地標,中正橋改建工程不僅是市府對公共工程的全新定義,也是中正區未來的翻轉契機。

中正、馬場町、華中河濱公園
觀光休閒遊憩路線

台北市唯一一座都會型河濱露營場坐落於華中河濱公園,每到週末,露營車總是一位難求,為打造更完善的露營休閒遊憩場地,市府將增設戲水、遊樂、野營及體能訓練區,供各年齡層的民眾使用,增添露營場的服務深度及廣度。

由日據時期的練兵場至戒嚴時期的政治犯刑場,馬場町紀念公園在歷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配合時代背景的轉變,且增加市民親近水岸的便利性,將在此規劃水域遊憩設施,並結合陸域遊憩路線,創造馬場町新風貌。

中正河濱公園將配合中正橋改建,以不同植栽造景及地形變化,創造主題河濱公園清新活潑的意象。另將重新規劃自行車道串聯三座河濱公園,並連結堤內青年公園、南機場夜市、植物園、龍山寺、華西街觀光夜市、華江雁鴨公園、忠孝及貴陽礫間曝氣設施等特色地點,作為環狀遊憩路線,提供市民更便利的觀光休閒好路線。

馬場町紀念公園
▲馬場町紀念公園。(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王能佑攝)

道管中心 道路天空纜線大清整
長久以來,民眾對台北市區的道路品質有極高的要求,但是不同單位永無止境的挖補作業,卻是道路品質無法提升的最大主因,市府團隊非常重視,提出源頭管理的解決對策,包括管線單位合署辦公即時協調、全年無休掌握處理管線問題、施工過程全程攝影監管進度品質、提供市民即時查詢施工動態、運用手機通報事件即時處理追蹤、協調統一挖補減少道路挖掘、推動共同纜線溝提供纜線附掛、測量管線座標提升圖資品質、建置3D管線圖等9大創新作法,為了有效統合這些創新作法,需要一個有系統、有組織的執行單位,也就是「臺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

道管資訊中心監管作業室
▲道管資訊中心監管作業室。(圖/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臺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已於今年7月1日正式啟用,中心成立後,台北市地下與天空纜線問題,都會以一條鞭的方式由道管中心統籌處理,在道路挖掘管理上,目標是將道路挖掘總量降低至1萬件以下;在天空纜線清整上,優先針對路寬15公尺以上道路的架空纜線擬訂清整計畫,以及各區里提案台電架空線路地下化與電箱遷移案研訂改善計畫與期程,採有系統、有計畫的方式循序完成天際線再造,維護市容景觀。

道管中心秉持全年無休及「道管用心、市民安心」的理念,並以「重視安全」、「創造和諧」、「提升品質」、「健全圖資」與「資訊開放」作為5大服務目標,致力導入智慧科技來處理都會區的道路與管線問題,相信未來台北市能擁有世界級的高品質道路,成為最宜居的國際都市。

中正橋改建工程示意圖
▲中正橋改建工程示意圖。(圖/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