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10月第585期—上帝的歸上帝 凱薩的歸凱薩 看幸町教會穿梭歷史洪流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0-14

4989


鄰近台北立法院的濟南教會教堂(日治時期稱幸町教會),是一座就地取材的英國哥德式風格尖塔建築,採台灣淡水唭哩岸石材和刻意裸露的清水磚,運用大量的尖與拱的建築語彙,以及窗框隅石、扶壁、四葉式等裝飾構成;方位坐東朝西,大門入口採都鐸式複式拱圈,形塑成功的立體視覺效果;彩色的玻璃窗顯得非常雍容華貴,高聳的單塔式鐘樓上的百葉窗尤為顯目,係新教教堂特有的幾何紋飾玻璃窗,總體看來,又有如英國維多利亞式新教的小教堂,其後有主日學教室也一概採歐式風格。

教堂內部採鋼架挑高空間,鋼架之上為大木結構,形成空曠的氛圍,營造莊嚴寧靜的傳道會場效果。我曾經在作家柏楊的告別式中,於2樓俯瞰現場追思,氣氛非常肅穆。
 

日治時期基督信徒的聚所

日治時期的幸町為日人居住和政府機構的所在地,教堂建造時間為1916年,係日本基督徒的聚會場所,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廳舍工程的工事主任井手薰設計規劃。井手薰最初是協助松山森之助監造總督府新廈(今日之總統府),而幸町教會則是他在臺灣的第一件設計作品。

 

教會的土地係由李春生所捐贈。李春生(1838~1924)原籍福建廈門,14歲受洗為基督徒,開啟西方文明的視野,外語能力強,後至臺灣大稻埕以經營茶葉和煤油致富,其才識與眼界都是時代的翹楚。

 

隨著日本統治臺灣,1896年河合龜輔牧師被日本基督教傳道局派來臺灣開始宣教,起初居無定所,先是棲身艋舺教會,又數次遷移場所,後來在李春生和馬偕博士的協助下,於今之西門町漢中街一帶借用民宅成為固定聚會的地方。其後日本基督教會大會派員前來視察,認為有提升位階的必要,於是成立「臺北日本基督教會」,簡稱「臺北教會」,也就是後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濟南教會的前身。

 

見證歷史更迭的建築

明治30年(西元1897年),信徒規模擴大,乃倡議覓地興建會堂,先由李春生長老奉獻西門外街土地及信徒寄付等,1900年舉行獻堂感恩禮拜,並開始在各地廣設傳道所,可是這會堂仍不敷使用。到了1907年,河合龜輔牧師再召開信徒大會,決議再募款興建更大的會堂。1909年末,信徒數共644人,同年受洗者70人,再經8年募款,終於籌到足夠的資金興建,並於1916年竣工,產權擁有者為日本教會。1937年5月原「臺北教會」更名為「臺北幸町教會」,成為日本基督教會在臺傳播福音的中心。

 

1945年日本戰敗後,最後一任幸町教會的牧師上與二郎堅信日本將在5年內重返統治,於是將產權移交臺北市政府,以便將來向公家討回比較容易,遂由國有財產局收歸國有,改名「濟南街教會」,這一番折騰,反而造成了後來在產權上有很大的爭議。

 

濟南教會一度出現2個獨立教會共用一座教堂,且使用不同語言傳道的怪現象。早上9點台語傳道,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的禮拜,10點半後為基督教會台北國語禮拜堂,這樣也居然共處了30餘年。直到1998年才確立由長老教會負責管理和維護,中間歷經可能遭到拆除重建,與形同「政教合一」的「中正紀念禮拜堂」等,說來話長,但總算上蒼保佑,上帝的歸上帝,凱薩的歸凱薩了。

▲手機掃描看建築影片。

▲現今的濟南教會。(魚夫攝)


文•圖•攝影/魚夫(弘光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