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2549則文章
-
實驗教育探索未來新可能—— 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小野× 學生章介同、鄭語涵(台北畫刊111年6月)當適性學習成為當代教育浪潮,傳統升學體制不再是學子求學的唯一途徑。在教育思想百花齊放的台北,開放而帶有特定教育理念的實驗教育,成為學生求學路中探索自我的另一種方式。由校長小野帶領的實驗教育機構,陪伴學生提早思考自己的職涯可能,學生章介同、鄭語涵則有感實驗教育提供的學習場域,不只是學習影視概念與實作,更多的是在教育中思考人生。 衝撞體制教育的新路徑 以影視音為發展特色的「台北市影...11152022-06-08
-
台北有創意,旅遊有新意(台北畫刊111年6月)如果文化是城市旅遊的推力,那麼創意即是城市旅遊的拉力, 一場富有「新意」的旅遊饗宴,便在這一推一拉中醞釀而生,其中「創意能力」扮演著畫龍點睛的角色。文化是釘,創意是槌, 創意搥入文化,讓城市旅遊不斷激發出新的活力與感動。 台北有創意嗎?其實台北很創意。當你走在華山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林蔭舊廠中,體驗著無違和感的新舊融合,文創感自然地竄流周身,從前滿是「酒氣」的地方,悄然變身為充...16042022-06-08
-
多元教育 激發孩子學習能量(台北畫刊111年6月)學科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一直都是教育界推動的目標之一,亦成為新世代多元教育的發展趨勢。其中,已在台灣深耕多年的跨領域學習STEAM 教育、強調設計思考的DFC 學習法,皆打破知識只能限縮在課本中的框架,以日常運用、邏輯分析的方式,鼓勵孩子用所學知識理解生活現象、解決生活問題,藉此燃起孩子的求知欲及興趣,進而發展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能力。 以數學為核心串聯STEAM 教育 結合科學...10652022-06-08
-
回不去的旅人(台北畫刊111年6月)小時候因為對前方的未知產生好奇,搭車時總往前面的車廂跑,看著前方的景色變換,猶如看著世界的流動。沿著軌道,景色跟著窗格一幕幕變化,而時鐘也不停的轉動,跟行駛的列車一樣不斷的前進。 台北車站第三月台 長大後,有時會因需要而前往某處,搭車也只是跟著既定的行駛路線移動。但有時在等待車班時,又恍若一個抽離現實的旁觀者,在彷彿靜止的狀態中,看著如流水般的人們,向左走或向右走,等待下一場旅行或回家的歸...7122022-06-08
-
循著影像回憶(台北畫刊111年6月)在金馬影展移師信義區前,我都會到西門町獅子林新光影城看影展。走進神祕的大樓,站上懷舊的手扶梯,宛如穿梭到不同時空的台北。在這看的最後一部電影,是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ROMA》,看著夜晚羅馬城裡悠晃的摩托車和霓虹閃爍,讓我想起楊德昌導演《青梅竹馬》裡機車族在深夜的台北街頭呼嘯而過。走出戲院看著街頭,感到一瞬魔幻卻真實的時刻,往往最迷人。 ...1392022-06-08
-
修一門快樂工作學 當代的職場必修課(台北畫刊111年6月)若是以每日工作8 小時計算,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時間投注在工作上,也正因為工作占據生命如此分量,想要擁有快樂、充實的生活,當然不能少了令人感到滿足的工作! 尤其對於步入職場已相當時日的職場人士,如何持續自我精進、進行心理調適、並適時重整腳步,更是極為重要。且聽《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分享當今備受矚目的長銷與暢銷技能,讓我們持續學習,掌握快速變動時代中不可或缺的職場力;在忙碌的工作日常裡...323222022-06-07
-
開啟銀髮就業的第二人生 (台北畫刊111年6月)整理ー韋森.圖表ーMiyabi1872022-06-07
-
持續學習 提升職場競爭力(台北畫刊111年6月)學校是知識的殿堂,畢業卻非學習的終點。處在時下快速變動的時代,人們在工作之餘, 也需要藉由學習得到繼續前進的動力。長期關注職場學習議題的《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由自身多年從業經驗出發,分享當代工作者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告訴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為自己培養職場上的必備能力。 學校是知識的殿堂,畢業卻非學習的終點。處在時下快速變動的時代,人們在工作之餘, 也需要藉由學習得到繼續前進的動力。(圖...925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