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7年2月第601期—这不是老街,而是台湾创新的起源 大稻埕迪化街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2-13

1.2万


这张图画的是今台北永乐市场(旧称永乐町市场)正对面的街景。日治时期台北主要由「三市街」构成,分别是:艋舺、大稻埕和城内,其中大稻埕最热闹的地区为永乐町,而迪化街则称「永乐町通」。

 

永乐町市场是本岛人(台湾人)的菜市仔,市场里的台湾小食很多,日人画家立石铁臣的版画里,旁有文字描绘:

 

台北市大稻埕永乐町,栉比鳞次的饮食店,店内贩卖猪脚、鸭肉、冬粉、鰇鱼、排骨酥、咸粥、蚵仔粳、黑枣汤等等。市场内震耳欲聋的喧嚣声,大家习以为常。当地人称大食汉为「大食七」,小食者为「猫仔食」。

 

现在永乐市场1楼还保有许多美食摊位,2楼则为各式布料、窗帘家饰布匹买卖的商店,3楼主要是缝制、加工和订做。这是延续自日治时期日本人在今迪化街(南街)南端设立日本印花布料输入台湾的批发站,取代台湾传统染布业的生意,然後批售给此处的中盘商,当时70%的布料批发商都集中在这里。

 

布料贸易的兴盛地

也有许多台湾人发现了布料交易的商机,如今日咱们所熟知日本着名「日清杯面」的创办人安藤百福,本名吴百福,曾在1932年靠着父亲遗留的财产,在永乐町市场开设布店「东洋莫大小」,那是一种新开发的纤维布料,富弹性且伸缩度良好,吴百福便是从日本「内地」进口,再转手卖出。

 

日本现代纺织业於明治维新後起步,所以日治初期台湾纺织品大都仰赖上海、 香港供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後日本纺织业急速发展成为工业主流,殖民地台湾 则被定位为消费市场,1912年日本「内地」进口已占台湾纺织品的2/3,即使 到了日治末期的1942年,台湾纺织品由日本进口占82.2%,其他地区进口只 2%,本地生产则只占15.8%。但在1945年後日本人从台湾撤退,本土布 商崛起,知名者如「新光纺织」的吴火狮,他从学徒做起,20岁就在南街崭露 头角,成为知名布料经理;其次如台南纺织(後来的统一企业集团)吴修齐与 吴尊贤、中和纺织叶山母等,都曾在这里开设布行或当学徒,充满了许多创业 的传奇故事。

 

因商业发展走向国际之路

其实从1862年鸦片战争结束後,淡水开港,大稻埕从此走向国际通商的道路, 最初有英人约翰.杜德(John Dodd)和李春生合作,开展台湾茶叶贸易产 业,甚至外销美国颇获佳评,杜德且有「台湾乌龙茶之父」的美誉。

 

日人治台後,铁路及基隆港的开发,自然影响大稻埕商业模式的转型,逐渐由 以稻米与茶叶的出口贸易改变为布行、中药批发和南北货集散中心。然而在产 业星移斗转的过程中,文史工作者庄永明在他的《台北老街》里也提醒人们:「二、三〇年代已经蒙尘的历史,是在大稻埕写出的。二〇年代,台湾非武装抗日运动的史诗,一句、一段、一篇,读来都掷地有声。」而且「在三〇年代,台湾新文化运动推至顶端时,新文学、新戏剧、新美术、新音乐、新歌谣,无不与大稻埕关系紧密……」。

 

现在迪化街建筑逐渐修复,建筑固然是街道纹理的重要元素,但大稻埕根本就是台湾近代文明创新的源头,所以台北市政府透过「都市再生前进基地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计画,把历史记忆和都市改造结合起来,老实讲,如今穿梭在迪化街的大小店家里,真可闻到新潮文创的气息了!
▲今日迪化街南端景象。(摄影/鱼夫)


 

文•绘图•摄影/鱼夫

TAG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