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集体创作(台北画刊109年12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0-12-07

2665

今年经历疫情的大家,辛苦了。面对未来新的一年,请不要再把美好的生活视作理所当然,面对接下来的人生,不要再浪费时间,赶快去做想做的事。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其实,能够自由创作的时段,没有太多。

大叔我回想,30 岁前做过最棒的事,就是跟一群好友集体创作了《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当时我们用「出清存货才能告别青春期」的疯狂态度,挑战当时出版环境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完成了一本叫好也叫座的作品。

昔日爆炸文青,感谢识货长辈
那时我们刚从大学毕业、正是初入社会的青涩期,刚退伍的马世芳到台北之音做广播,把当兵好友许允斌、大学好友陈光达和我这个大学社团学长找来帮忙策画内容,後来台北之音和中时副刊举办了「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徵文活动,是这本书的前身。之後开始制作书的内容,又透过允斌找来复兴美工的同学姚瑞中协助拍照和一起哈拉。

後来我们认识了大块文化的廖立文总编,当时的大块文化是由一群刚离开时报出版社的热血出版菁英所组成,在那个翻译外文财经书才是赚钱好生意的年代,他们却希望不只如此,规画每年要推出几本在地创作,很幸运地,我们跟大块一拍即合,成就了这本书。

当时全彩图文制作的中文出版品不多,关於城市主题的企画也少见,年少时光的我们,从好多伟大的小说、音乐专辑、电影当中获得养分,产出许多金句,作为这本书的定位描述:真正的生活不在他方,台北就是台北。如果你是米兰昆德拉的书迷,就可轻易认出,这是向《生活在他方》致敬的文案。

当年我们仗着年轻气盛,历经多次熬夜扯屁,讨论出九大面向,分别是:怪店、恋物、经典、偏方、土味、嬉味、逃逸、梦想与个人,作为一百个在台北生存的理由。

DSC06114 [最大阔度 1024 最大高度 768]《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自1998年推出至今已再版3次,当年原班人马的集体创作历久弥新,总能引起城市人们的共鸣。

九个面向,构成了在台北生存的理由
所谓的「怪店」,描写的当然不是商店,而是有趣的场所,例如「中正纪念堂」讲的是奇怪首都里的奇怪寺庙,是姚瑞中的行动艺术作品;陈光达写行天宫完全拜庙手册,透过认真拜拜、熟悉祭祀程序的恩主宫义工阿嬷,嘲讽不了解传统宗教的高傲文青。

所谓的「恋物」,是我们这些少年文青分享的购物心得,例如在没有网路书店的1990年代,我们想方设法采买欧美进口杂志,例如到义大利服装品牌班尼顿买《Colors》,去Tower Record的图书杂志区寻宝;马世芳和许允斌跟着熟门熟路的音响前辈,到当时中华路附近的传统音响店采买喇叭和主机。

所谓的「经典」,马世芳认真写了向洪范书店出版品致敬的文章,从字体、版面、用纸、开本,到封面都澈底致敬;当时热衷政治活动的我本人,则写了篇文,「记录」下1994年宛如嘉年华会般热闹的台北市长选举。

「偏方」写的是另类生活趣味,到天母采买便宜的剪标名牌成衣、到光华商场附近买大补帖光碟(那时候还没改建成大楼)、去进口食品行采买食材乾货(二十多年前大型量贩店还没进驻)。

「土味」讲的是在地文化的展现形式,例如台湾特殊的KTV影像,刻板印象中台语歌总是搭配浪子舞女;当然也有和土地资源有关的草山温泉,以及清晨时分许多长辈甩手做运动的社区公园。

「嬉味」的内容,其实是渴望跻身中产阶级和知识菁英的我们,尖酸刻薄地取笑他人、作弄自己,描写当年文化大咖群聚的「2.31咖啡」,标题修辞是:十年後,你要坐哪一桌?

最後,「逃逸」是我们的私房路线推荐,姚瑞中拍北美馆,我们形容它是全台北吹冷气最物超所值的场所;「梦想」其实是针对难以改变现实的讽刺,例如当年迟迟难以动工的巨蛋;「个人」理由的五篇,算是我们各自对於这本费时两年作品的忏情独白。

城市是众人的舞台,期待新世代创作
城市始终在那边,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创作能量和面向。若想投身音乐和表演,台北现在有更多小型空间,提供年轻人舞台,如今也有许多官方和民间单位提供创作协助,更该好好把握。
 
黄威融个人照 [最大阔度 1024 最大高度 768]文.图ー黄威融
编辑人,写作人,创意人。脸书请找黄总编,总是以编辑的角度看待热炒、聚会、旅行、约摊和创意表现。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