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8-03-26
2583
早年公共藝術創作的領域,最著名的為顏水龍的馬賽克拼貼畫,其知名作品包括臺北市劍潭公園牆上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日新大戲院內牆的〈旭日東昇〉等,氣勢磅礡,展現早期庶民生活之美。
近年來,臺北市的公共區域也增添了幾幅青山翠谷、嵐影湖光之巨幅壁畫,像是繪有「陽明山花鐘」及「淡水河出海口」的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地下停車場牆面;還有位於萬大路果菜市場附近的堤防牆面,也畫有充滿自然意象的「雁鴨公園」,以及士林港前路的公園地下停車場等地,都有素人畫師邱瑞金的精心畫作,且不光是臺灣,遠在中歐的瑞士,也有邱瑞金為瑞士名山所繪製的佳作。
▲萬大路果菜巿場附近堤防牆面的「雁鴨公園」,充滿自然意象。(攝影/許斌)
細膩用心的繪畫風格
漫步臺北街頭,不難發現在道路旁或安全島上的變電箱常出現彩繪畫作,但仔細一瞧,其細緻程度與畫師邱瑞金的作品仍有段差距。邱瑞金的作品雖繪製於大尺寸的牆體,原是可以不用細筆的,但或許因為自十三歲起就開始累積豐厚紮實的手繪底子,其細緻的筆觸與專注用心的態度多年來從未減損,即使展現在大型公共壁畫上,細膩風格仍舊一覽無遺。
邱瑞金作畫前會先構思主題,多半以令人舒心放鬆的自然風光為材,像是農村田園、花園廊道、藍天海灣⋯⋯等。作畫工具採用油畫筆,根據事先蒐集好的照片,簡單丈量比例後就開始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一筆一筆細細勾勒,並不厭其煩地一層一層塗上色漆,好讓色彩鮮豔飽和,且邱瑞金捨棄含有甲苯的油漆,選擇對人體無害的水泥漆來作畫,以紅、黃、藍、綠、黑、白共六色顏料,調配出層次鮮明的色彩。
▲邱瑞金選擇對人體無害的水泥漆來作畫,以六色顏料調配出層次鮮明的色彩。(攝影/許斌)
居住於臺北郊區的邱瑞金,平日就時常在住家頂樓觀察遠處山景的晨昏變化,也喜歡在庭院栽植各種盆景花卉,日積月累對大自然與花草樹木千姿百態的細膩觀察,因此能以相當敏銳的直覺來調色,對於光影的掌握也駕輕就熟,營造出生動寫實的空間立體感。
被問及創作如此大型的壁畫會遇到什麼困難?邱瑞金坦言,這種繪製在牆面上的巨幅壁畫與一般我們習慣的作畫尺寸有所差異,壁畫的高度雖然都是一層樓高,但橫向長度卻時常比一般畫布的比例多出二至三倍,因此每畫完中央的主圖後,他常苦惱於左右兩邊該如何完成,且讓這條綿延的壁畫能夠自然而然地連貫,在在考驗著畫師的構圖創意。
▲繪製大幅壁畫仍使用細筆一筆筆勾勒,邱瑞金的細膩用心一覽無遺。(攝影/許斌)
臺灣商業畫師的歷史縮影
邱瑞金逾半世紀的手繪歷程,彷若臺灣商業繪畫匠師的歷史縮影。邱瑞金的家鄉位於好山好水的南投埔里,小學時期為了分擔家計,即到紙廠當童工;畢業後來到埔里的天一戲院當電影看板學徒,在尚未有電腦大圖輸出的年代,師傅們以粉狀顏料沾佐亮光油,繪製於包覆在訂製木條上的畫布,畫布一面約六尺高,依據電影宣傳所需,有的只使用一面畫布,有的則為兩、三面之大,而各個經驗老到的師傅,也僅需一、兩天便能完成一幅電影看板。
但隨著傳統戲院逐漸沒落,當時程度已達師傅級的邱瑞金,眼看著學徒們一個個告別家鄉,北上另謀出路,他也迫於環境變遷,來到臺北定居、發展,此時的邱瑞金開始繪製商業招牌,像是掛於「柑仔店」前的「Coca Cola」或「黑松汽水」招牌,以及早期的鋼筆與鉛筆品牌,當時使用的原料為油漆,媒材則為鐵皮或木板,邱瑞金提及:「油漆雖然比較快乾,但細膩程度遠不及繪製電影看板時所使用的原料。」由此也能瞥見商業廣告在顏料使用上的流轉。
手繪招牌的行業式微後,邱瑞金改行繪製裱框油畫,當時主要外銷他國,或批發給國內畫廊販售;不久後,隨著裱框油畫市場行情的逐漸下滑,又時值都市快速發展,如雨後春筍般的建商對於廣告需求量日益擴增,邱瑞金開始繪製透視圖,像是金碧輝煌的駿馬塑像、比例準確的建築體等,透過邱瑞金細膩逼真的筆觸,遠看就如照片般寫實。
敵不過科技發展的洪流,電腦大圖輸出的時代終於來臨了,邱瑞金的手繪之路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度過一段失業沉寂的日子,某日邱瑞金突發奇想,主動向建商提出美化停車場與建築物外牆的壁畫工作,才重新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定位。
▲逾半世紀的手繪歷程,邱瑞金曾度過一段沈寂的日子,近年在壁面美化工作重新找到定位。(攝影/許斌)
飄洋過海 揚名瑞士
終其一生都勤勉於工作,並在時代的變化中找到生存下來的方法。邱瑞金在今年五月以前,都未曾踏離國門一步。一回,瑞士阿爾卑斯博物館的館長赫胥樂(Beat Hächler)來臺灣洽公,無意間發現邱瑞金的變電箱作品繪有瑞士的馬特洪峰,大感驚艷之餘,便透過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朱紀蓉老師的引薦,盛邀邱瑞金前往瑞士的首都伯恩作畫。
在瑞士的期間,邱瑞金替阿爾卑斯博物館的外牆布幕繪製錐狀高聳的馬特洪峰,當時邱瑞金站立於二、三層樓高的鷹架上進行壁畫,正巧吸引位於對面的伯恩歷史博物館大批觀賞兵馬俑特展的遊客注目,紛紛前來欣賞,無意間也替阿爾卑斯博物館做了成功的宣傳。此外,館長赫胥樂有感於伯恩街頭的變電箱經常見年輕人為了宣洩情緒隨意塗鴉,卻缺乏美感,因此也邀請邱瑞金為這些變電箱換上瑞士山景的新外衣,過程中同樣引來不少瑞士居民好奇地駐足觀看。
公共壁畫 深植人心
回國後,邱瑞金的知名度大開,受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之邀,今年七月於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地下停車場作畫,將臺北市郊深具代表性的景點「陽明山花鐘」及「淡水河出海口」融入繪畫之中,兩幅畫分別耗時兩日與六日,襯著連綿的遠山、櫻花林及藍天白雲,讓原本平淡無奇的公共空間,開了一扇彷彿身歷其境的自然之窗。而且,年底以前邱瑞金也將陸續在民有市場、濱江國中、麗湖國小、龍門國中等處的停車場進行彩繪,未來也考慮將大臺北知名的景點如烏來、故宮博物院等名勝入畫。
▲臺北巿政府府前廣場地下停車場「淡水河出海口」躍然於牆面。(攝影/許斌)
▲邱瑞金專注於每一個細節,麗湖國小地下停車場經由他的巧手,將改頭換面。(攝影/許斌)
從早年從事電影看板、廣告手繪招牌、裱框油畫、建案透視圖,到近年埋首公共壁畫的邱瑞金,被問及最喜歡何種形式的創作?邱瑞金不假思索地回答:「公共壁畫。」這是由於電影看板配合上映時間不過四、五天即下架,建案透視圖頂多廣告數個月,唯有公共壁畫是其中最能夠長久保存下來的文化資產,邱瑞金提到,臺灣許多廟宇內牆歷經兩、三百年的壁畫至今仍保存完好,因此邱瑞金深信,這些繪製於室內、不受陽光照射而掉漆的巨幅壁畫,一定也能長久存在於民眾的心中。
▲邱瑞金正為民有市場地下停車場進行彩繪,不久後將可欣賞他的精彩畫作。(攝影/許斌)
文/李盈瑩
攝影/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