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登入
    收藏
    • :::
    • 網站導覽
    • 登入
      • 我的收藏
      • 全文檢索
      • Language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3572

      保育動物大貓熊圓仔出生後,一舉一動都特別吸睛;這對臺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人員來說更是一大鼓舞,也是努力保育瀕危保育類動物的具體回報。

      臺北市立動物園編審張明雄指出,針對瀕危動物保育,動物園的角色不只是圈養照顧動物及推動保育教育,除了想辦法讓種群維繫下去,維持動物的數量,也要考慮基因多樣性,避免持續近親交配讓不好的隱性基因顯現,而最終目標則是讓動物們能有機會回到野生棲息地。

      除了高人氣的圓仔,其實還有其他許多瀕危保育類動物值得大家關注,就讓圓仔擔任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班長,由牠帶領大家來認識這班瀕危保育類動物吧!

      憨厚的孩子──大貓熊
      身體圓滾滾的、肥肥的大貓熊, 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孩子氣,令人忍不住想抱抱牠。成熟的大貓熊全身約長1.2到1.5公尺,尾長約12到 15公分,體重75到160公斤。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
      貓熊館館長陳玉燕指出,因為大貓熊一年才發情一次,一次可能才兩天,加上在野外公貓熊和母貓熊也不容易遇到,配種非常困難。 動物園為了學習大貓熊的繁殖照顧技術,還特別派人前往美國、大陸四川等地了解牠們的生活史、營養需求跟繁殖所需的環境等,動物園也參加了世界大貓熊的保育繁殖計畫,將來圓仔也有可能會送去國外配對,生下小小圓仔。

      照顧大貓熊寶寶圓仔這樣的初生幼仔也是艱難的工作。因為大貓熊寶寶在母體內發育很不完善,出生時毛髮稀疏,只見粉色皮膚,平均體重也只有130公克,約三星期大,才開始有黑白分明的模樣,在兩個月以前,大貓熊寶寶幾乎沒有主動移位的能力,四個月後才開始漸漸可以走路,而約一歲以前,都由愛孩子的媽媽帶著一起生活。

      大貓熊是雜食性動物,住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團團及圓圓主要是吃竹葉、竹桿和竹筍,大概一天要吃13至20公斤的竹子,動物園也會另外提供蘋果、窩窩頭、胡蘿蔔和特製餅乾給牠們享用。至於團團及圓圓的愛的結晶圓仔,目前主食還是媽媽的乳汁,七個月大以後才開始學吃嫩竹子。

      白色V領的紳士──臺灣黑熊   
      與大貓熊相同,同樣為晚熟型動物的還有臺灣黑熊。臺灣黑熊與大貓熊一樣,每年只有短短幾天的交配期,加上環境及獵捕等問題,所以同樣面臨生存危機,也都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

      針對臺灣黑熊的保育工作,動物組組長石芝菁表示,主要是透過與農委會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高雄的壽山動物園及屏東科技大學等同樣圈養臺灣黑熊的機構合作繁殖健康的黑熊寶寶,讓種源可以延續,最後因為臺灣黑熊屬於本土瀕危動物,保育的最終目標則是野放棲息地──臺灣山區。

      臺灣黑熊寶寶出生時體重250至 400公克,約只有一般成人的手掌大小,眼睛、耳朵都未開,但出生時,就可以從黑肉底的身軀看出胸前白色V字型的標記。一直到約36日齡後,黑熊寶寶才張開眼睛、45日齡長牙且開始爬行,約2個月大時就開始會走路。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屬晚熟型動物的臺灣黑熊新生寶寶,約需36日齡後才能張開眼睛。(黃美秀攝)

      大部分的大型動物像是馬或象等,都是用趾頭行走,稱為「趾 行」,但是臺灣黑熊的腳板跟人類一樣,可以平貼地面行走,稱為 「蹠行」。

      雜食性的牠們,以果實、樹根、 昆蟲及小獸為主,但大部分還是吃植物性食物居多。牠們會爬樹,也具有敏銳的嗅覺和聽覺,而且奔跑的速度比人還快,所以現在在野外已經很難遇見臺灣黑熊,若真的碰到,最好的對策不是奔跑逃離或是躺著裝死,而是保持安靜和沉著的離開,才是最好的辦法。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胸前的V字型白毛,是臺灣黑熊的正字標記。(王能佑攝)

      伶牙利齒小聰明──馬來長吻鱷   
      鱷類起源於中生代早期的三疊紀 (是2.5億至2億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幾乎與恐龍同時期,最早的鱷是一種全長約1公尺左右的陸生肉食性爬蟲動物,稱為原鱷。目前現生的鱷類則分為吻部短而寬的短吻鱷科、吻部細長的食魚鱷科和介於中間型的鱷科,臺北市立動物園於今年9月孵化出的馬來長吻鱷寶寶「吻仔」,即是鱷科的成員。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鱷魚皮被視為有價值的物品,鱷魚的生存大受其害,現今馬來長吻鱷除原生棲地東南亞外,數量最多的地方非臺灣莫屬。目前全球的馬來長吻鱷野外成鱷族群量估計僅2,500隻,屬華盛頓公約第一級瀕危物種,因為馬來長吻鱷雌鱷要15至17歲以上、雄鱷要20歲才開始繁殖,因此全球動物園成功繁殖的次數都屈指可數,吻仔的出生,創下臺灣首度繁殖成功的紀錄。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目前全球的馬來長吻鱷野外成鱷族群量估計僅2,500隻,吻仔的出生,創下臺灣首度繁殖成功的紀錄。(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兩棲爬蟲館館長陳賜隆表示,雖然不是體型最大的鱷魚,但是馬來長吻鱷的蛋有10公分長,是世界上23種鱷魚中蛋最大的,一窩蛋約有13至60顆,但不是每顆蛋都能順利孵化出寶寶,有時候是壞蛋,或是破蛋。因為臺灣不是馬來長吻鱷原始棲地,為了要調整溼度溫度的環境變化,全採人工孵化,即使如此,成功孵化率也低於20%,可見保育艱難之一般。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馬來長吻鱷的蛋是全球23種鱷魚中最大的,長達10公分。(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愛玩泥巴的大個兒──白犀牛   
      今年2月,動物園的白犀牛「犀春」與「犀旺」分別升格當了媽媽與爸爸,生下了可愛的犀牛寶寶 「犀奇」,因為白犀牛的懷孕期很長,平均達515天,「犀奇」的誕生,可說是得來不易。

      非洲區區長高雋說,動物園一直努力將三隻雌性白犀牛「犀敏」、「犀慧」和「犀西」與雄犀牛「犀旺」配對,最後先擇定「犀春」與「犀旺」進行繁殖計畫,好幾年間持續觀察是否順利交配,最後再透過糞便等各項數據監測,確定「犀春」分娩時間。之後也讓「犀旺」 和其他的雌性犀牛繼續為族群貢獻心力。

      擁有長形頭和方形寬嘴唇的白犀牛,體型在陸生動物中,是僅次於大象的動物。白犀牛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喜歡棲息在地形平坦、灌木濃密、有食物與水源的地方,主要活動的時間為早晨、傍晚與夜間,豔陽高照的中午則喜歡在陰涼的地方休息、泡在水裡或泥漿中, 以降低體溫。

      視覺不佳的牠們主要是靠著像雷達般可以左右轉動的大耳朵了解周遭動靜,但因為白犀牛很敏感、 警覺性很高,只要稍有風吹草動, 就會引起強烈的肢體動作。白犀牛也很愛乾淨,總在固定地點排放糞便,也會以撒尿及後腳踢散糞團作領域記號,警告其他族群的犀牛不得進入,若任意闖入,白犀牛便會以角攻擊!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擁有長形頭和方形寬嘴唇的白犀牛,靠著有如雷達般可以左右轉動的大耳朶了解周遭動靜。(詹德川攝)

      若到了動物園,別忘了去看看牠們,你可能會看到牠們經常在泥坑裡玩泥巴、打滾,全身都是泥,這可是動物園的貼心設置,一方面讓牠們玩得開心,一方面還可以讓牠們藉由玩泥巴去除寄生蟲和防止被蒼蠅咬,減少皮膚疾病呢!

      披硬甲的山間精靈── 穿山甲   
      全身布滿灰色鱗片的穿山甲,又叫做鯪鯉,不認識牠的人光看外表可能會以為牠是爬蟲類動物,其實,穿山甲屬於不折不扣的哺乳類動物。

      臺灣區區長吳松霖表示,動物園裡的穿山甲主要以救傷收容為主,救治好後會希望野放,讓牠們回到原有的棲息地,而已經無法靠本身生活的穿山甲則留在園內,以繁殖圈養為主。像是由民眾撿到送至集集特有生物中心救傷的動物,後來送往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穿山甲「真 有味」,在今年8月也生了寶寶, 新生的穿山甲是動物園內成功繁殖的第6隻。

      穿山甲晝伏夜行,有著粗短的四 肢和便於挖洞的強壯爪子,還是不折不扣的「無齒之徒」,雖然沒有牙齒,但是長長的舌頭可以用來吸食最喜歡的食物──螞蟻,舌頭在一分鐘內,可以來回抽動數十次, 把螞蟻吸得乾乾淨淨。因為穿山甲的食物特別,張明雄說,動物園在照顧時必須考量牠們所需的營養組成後發展食物配方,最後再看是否能被穿山甲接受,這些過程都需要長時間的心力投入。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無齒之徒」穿山甲雖然沒有牙齒,但舌頭可以一分鐘內來回抽動數十次地快速吸食螞蟻。(詹德川攝)

      有趣的是,穿山甲雖然以螞蟻為主食,但是牠的小眼睛、厚眼簾,卻是為了預防被螞蟻咬,才進化而來的。

      過去穿山甲常被視為野味而被廣泛獵殺,目前早期濫捕穿山甲的狀況已不復見,但由於人為開發加上棲地被破壞,穿山甲的數量仍然相當稀少。

      名列臺灣三 大美雞──藍腹鷴   
      與帝雉、環頸雉並列「臺灣三大美雞」之稱的藍腹鷴,俗名又稱為 「山雞」、「華雞」,全世界只分布在臺灣,生活在中、低海拔的闊葉樹或混生林中。

      因為早年動物保育的觀念不普及,加上藍腹鷴的羽色華麗,具有觀賞價值,許多不法人士任意獵捕作為飼養或進補之用,加上棲息地開發破壞,因此野外數量稀少。

      張明雄說,因為藍腹鷴的繁殖困難度不高,保育工作主要是提升藍腹鷴的數量,繁殖過程併採自然與人工孵化,唯一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產生明顯「印記」,他解釋,剛出生的雛鳥會將首次看到的移動物體視為「父母」,若相處久了幼鳥可能忘了自己是鳥,看到同類就沒有反應,因此照顧幼鳥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距離,並且儘快讓牠們回到母親身邊,學習同類的行為模式。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藍腹鷴與帝雉、環頸雉並列「臺灣三大美雞」。(詹德川攝)

      美麗的藍腹鷴喜歡隱密的生活,像個修行者。牠們生性機警且怕人,只要稍微受到驚擾,就會立刻鑽入草叢或迅速飛走,一般不容易觀察得到。動物園的藍腹鷴家族,則位於鳥園珍禽區入口第一個欄舍,當靠近時,你可能會聽到深沉的「咯」、「咯」聲,像是在說「有人來了!有人來了!」

      鳥園區區長謝欣怡說,藍腹鷴採行一夫多妻制,繁殖期為每年的3月至7月,可以看到雄鳥,鮮紅的肉垂腫脹到幾乎掩蓋整張臉,然後圍著雌鳥跳起快速振翅的求偶舞。雌鳥每巢產3至8顆淡褐色帶白斑的蛋,由雌鳥孵蛋,孵化時間約25 天。剛出生的鳥寶寶早熟,平均體重約34克左右,破殼沒多久就會跌跌撞撞地行走,跟著親鳥四處覓食與躲避天敵,但一遇到危險就會躲在媽媽的羽翼下,相當撒嬌。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鳥寶寶早熟,出生沒多久就會行走。(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氣質非凡的好好先生──梅花鹿   
      可以想像嗎?臺灣全島低海拔地區,曾滿山遍野都是梅花鹿。從荷蘭人佔領臺灣到鄭成功治臺及清領時期,因為持續的獵捕和開發農地,民國58年時,野外最後一隻野生梅花鹿死去後,野生鹿群就消失了。直到臺北市立動物園於民國75年提供22隻梅花鹿進行復育計畫,現在墾丁國家公園可以看到野生的臺灣梅花鹿。

      梅花鹿身上的美麗斑點象徵富貴,也是名稱的由來。雄鹿才會長角,雄鹿出生第一年沒有鹿角,第二年夏天開始長茸角,多不分叉;2歲至3歲才開始分叉,此時鹿角為二叉;3歲以上則為三叉。成熟的雄梅花鹿頭上頂著6至8公斤的鹿角,看起來雄糾糾、氣昂昂,架勢十足。

      吳松霖說,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喜歡群居,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牠們會馬上伸長脖子進入警戒狀態。但是在動物園裡的梅花鹿則因舒適的環境,可以看見牠們悠閒漫步、曬太陽歇息或反芻慢慢品嘗早上囫圇吞下的桑葉和牧草等美食,快意自在。
      臺北畫刊102年11月第550期—圓仔當班長 保育動物點點名▲梅花鹿擁有象徵富貴的美麗斑點,在動物園的牠們總是一派悠閒。(王能佑攝)

      張明雄說,相對大貓熊,繁殖圈養梅花鹿並不困難,但因為梅花鹿的原生棲地是丘陵平原,絕大部分已開發,野放梅花鹿會是困難之處,加上梅花鹿也有琉球亞種、華南亞種等亞種,未來,持續透過基因比對,確認臺灣原生種族群將是重要工作。

      瀕危物種保育工作,一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努力的方向,有空去動物園,不妨去一一拜訪、認識牠們喔!

      臺北動物園保育網 www.zoo.gov.tw
       

      文/廖雅琴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