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登入
    收藏
    • :::
    • 網站導覽
    • 登入
      • 我的收藏
      • 全文檢索
      • Language

      學習愛的學分(台北畫刊107年9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9-12

      4009

      情感教育向來不是課堂中的主流課程,多數學子均是靠自己摸索,才慢慢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情感之路,但在缺乏足夠關注的情況下,每個人在處理情感上的方式與結果不盡相同。

      台北市忠孝國小的陳建榮老師,是台北市教育局自去年起推動情感教育電影賞析課程的推手。他認為,情感需求是恆久存在的,不論是家人、朋友、異性、同性之間的愛,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但卻很少出現在教育現場。於是熱愛電影的他,便將電影融入教學中,希望透過電影情節與成長歷程共振的酸甜苦辣,陪伴孩子們學習談情說愛的人生學分。

      L.O.V.E. 學愛四部曲

      當教室變成電影院,學生能透過電影中的情感流動,投射自身情緒,學習當遭遇到相同情境時該如何自處,也從中領略性別平等、同志之愛、 家庭糾葛等情感問題。
       

      陳建榮依據電影內容,將片單分為「戀愛四重奏L.O.V.E.」。他解釋L代表「Look尋愛」,是人們在一段關係開端,追尋心目中想像的模樣;O代表「Observe關愛」,是情感中的關係和觀察;V是「Value珍愛」,包含了情感的經營與策略;E則是「Erase望愛」,同時也是「忘愛」,為情感關係中最重要的療癒傷痛過程。透過不同面向的電影賞析,學會感情中各個階段的不同任務。
       

      陳建榮說,人們在愛情中的行為容易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因此情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便是讓學生認識且接受不同家庭的面貌,不要因為出身不同而影響愛的權利。
       

      其中一部選片《當他們認真編織時》講述一個小女孩因父母離婚而到舅舅家生活,卻發現舅舅的女朋友是位想變性的男人,她後來因舅舅女友的細心照顧而深受感動。這部片不僅能讓學生重新思考「家」的定義,也是很好的性別平等議題教材,從中學習非主流的情感關係如何創造幸福。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以跨性別題材,讓學生重新思考「家」的定義。(圖/勝琦國際提供)

       

      化身主角 寫結局

      為了引導學生多思考,陳建榮時常讓學生改編或想像不同的電影結局並進行討論。例如療癒經典《初戀那件小事》,他會在播放Happy Ending前按下暫停,讓學生想想看,若自己和主角一樣無法和心愛的人在一起時該怎麼辦?
       

      陳建榮相信,這些電影會像「細胞」一樣,在孩子的生命中茁壯,當未來遭遇情感抉擇時,便能夠想起電影中的某個片段或台詞,創造自己想要的結局,避免憾事發生。
      ▲透過電影《初戀那件小事》,試想若無法與初戀有美好結果,該如何放下。(圖/鴻聯國際提供)

      文/吳家宇 圖/鴻聯國際、勝琦國際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