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6-05-18
4977
你能想像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也能過著與自然為伍、綠意盎然的田園生活嗎?其實在我們的居住生活周圍,像是自家庭院、陽台、頂樓、街巷角落、荒廢空屋、停車場、人行道邊緣、分隔島、公園、學校等,都能夠充分運用,打造成一個個「可以吃的地景」。
台北市政府推動田園城市不遺餘力,透過公共空間來種植蔬菜水果,既能達到都市綠化的目的,藉由農作活動,也能增加居民間的互動,更是教導下一代認識自然環境、土地與食物關係的最佳綠色教育示範。
小田園計畫 農作納入生活課程
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的小田園計畫,利用校園空間設置菜圃,讓學生可以實際學習與體驗農作物耕種、照顧及採收過程,等到蔬果植物收成時,還可以為營養午餐加菜,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現採現吃,不但新鮮美味,也能從中獲得成就與滿足感。
案例一:建國中學
建中的小田園計畫結合了高一家政課、高二特色課程「永續的餐桌」,探討台灣飲食與農業議題。由家政老師帶領學生採用生態工法,自力建置枕木水稻田、蔬活植栽箱與生態植栽牆,運用友善環境農法種植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同學們歷經稻穗被麻雀吃光、水稻田中大肚魚寒害死亡、菜苗一夕被大蝸牛啃完等經驗,讓大家對於農民的辛酸有了深刻體會。
▲建國中學由家政老師帶領學生,以友善環境農法,自力建置枕木水稻田。(圖/建國中學提供)
學生們甚至還成立臉書粉絲團、拍攝宣導紀錄片、推動支持小農義賣活動、環保育苗瓶製作,並舉辦國小食育營隊,藉由積極的行動,喚起更多同儕對糧食議題的重視。
案例二:辛亥國小
為了讓學生利用生活課程來體驗田園之樂,辛亥國小從2012年起,由一年級的何秋堇老師開始帶領學生種植蔬菜。
▲辛亥國小的開心農場種植過的蔬菜種類非常多元。(圖/辛亥國小提供)
雖然占地不大,但辛亥國小的開心農場種植過的蔬菜種類非常多元,師生利用落葉堆肥法,既能防止雜草叢生,落葉腐熟後還能成為養分土,成功栽種出超過30種以上的蔬果食材,除了可以自己吃,還能販售,所得經費則用來購置圖書。
香草森林是利用校園內的中庭邊坡,栽種適合文山區多雨氣候的香草植物,而中庭果園區的果樹種類豐富,部分為師生們自行嫁接或扦插,部分是由小田園計畫的經費購置種植。
案例三:育航幼兒園
育航幼兒園希望能鼓勵孩子關心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一群可愛的小園丁,在園內的綠色走廊、香草區及蔬菜區體驗栽種採收的樂趣。而每週五的小田園活動,幼兒園孩童會到社區公園散步,拜訪社區志工及種植專家,培養對環境的覺察與感知。
▲育航幼兒園的小園丁們抱著採收好的作物,從體驗過程中也學習到食材的珍貴。(圖/育航幼兒園提供)
屋頂示範菜園計畫 實現農夫夢
有越來越多居住在都市裡的人,開始懷抱著「自己種菜自己吃」的夢想,其實不用等到退休後搬到鄉下居住,這個美夢現在就能實現。
▲北投區行政中心以親手製作的栽植木箱,使園圃空間有了木頭的溫度。(圖/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放眼望去,每棟公寓大樓的屋頂,除了用來曬棉被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空置無用,若是將它打造為住戶共享的屋頂菜園,利用自家廚餘做堆肥,低碳環保又健康,收成後的農作物還能敦親睦鄰,一舉數得。
為了積極推動「田園城市」的理想,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從去年開始,陸續於台北市內12處公有建物設立示範屋頂菜園,其中10處開放社區認養,2處結合園藝治療概念提供社福機構使用,今年更規劃將擴大建置24處屋頂及空地公有菜園供市民認養。
案例一:文山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
為了減輕長輩長時間彎腰操作的負擔,文山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示範菜園利用架高的盆器,以便宜又移動方便的不織布美植袋種植多種香草及豆類,讓老年人也能輕鬆體驗種植之樂。
案例二:士林區德行里示範菜園
結合樸門農藝永續設計的概念,以流動線條與多層次栽植的方式來設計園圃,可提升生物多樣性,並設置了堆肥箱、棚架、社區交流活動的空間,採有機方式耕作,為保護環境盡一分心力。
台北市12處公有建物示範屋頂菜園
◎文山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
◎台北市恆愛發展中心
◎內湖區湖興區民活動中心
◎士林區仰德區民活動中心
◎松山區民生社區活動中心
◎中正區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庄生活館
◎北投區行政中心
◎信義區行政中心
◎大同區行政中心
◎南港區行政中心
◎大安區行政中心
◎萬華區行政中心
台北市17處市民農園
◎北投區:北投第一市民農園、北投第五市民農園
◎士林區:日月滿市民農園、至善明哲園市民農園、風動草市民農園、士林第八市民農園、清涼地有機市民農園、一方市民農園、梅居市民農園、永福健康市民農園
◎內湖區:內湖第二市民農園
◎松山區:松山第一市民農園
◎南港區:大安第一市民農園
◎文山區:木柵第一市民農園、木柵第二市民農園、溪水旁休閒市民農園、樟湖自然市民農園
詳情可上「台北市市民農園」網站
www.tfa-cfarm.org.tw查詢。
▲台北市目前有17處市民農園,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城市農夫樂。(圖/台北市農會提供)
案例三:北投區行政中心
志工們發揮DIY手作精神,親手製作部分的栽植木箱,使整個園圃空間有了木頭的溫度,既可增加造景美觀,木箱墊高後也不易積水破壞屋頂防水層,有利於後續維護管理。
市民農園及田園基地 體驗農家樂
由各區農會負責辦理的台北市市民農園,是由農民提供農地,讓市民親自耕種,類似農耕公園的概念,民眾可以攜家帶眷,在此活動筋骨、體驗農家生活;平常忙碌的日子,還可請農園主人代為管理,避免農作疏於照顧,就像是一個結合農業、休閒、教育功能的市民農園俱樂部。
像是位於木柵貓空的樟湖自然市民農園,園主張先生就因為非常熱愛農業,不僅將自己的農地分享給市民體驗,更與社區大學合作推動「自己種菜自己吃」課程,和民眾一起體會動手耕種的樂趣。
此外,田園城市計畫更進一步將都市中的閒置空間,在不妨礙原有土地使用的狀況下,開放成為供民眾認養的「田園基地」,用田園綠化與可食地景的概念,活化這些閒置空間,市民可以就近體驗都市農夫親手種植蔬果的快樂,深刻瞭解農業的價值,讓整座城市成為市民的開心農場。
從校園到公園,從平地到屋頂,從栽種到採收,透過田園城市計畫,打造隨處可見的可食地景,讓我們與自然重新連結,找回人跟大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現在,不妨捲起袖子,一起體驗當個都市農夫吧!
▲田園銀行網路平台(farmcity. taipei)
田園銀行網路平台將所有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中的相關資訊,進行整合串聯,包括田園基地與市民農地資料、都市田園營造諮詢、農作物栽種課程與線上教學、成果分享、田園認養申請表單及相關資料等。
文/杜韻如
圖/建國中學、辛亥國小、育航幼兒園、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台北市農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