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12月第587期—公共住宅+社區照護 居住台北好幸福 我在台北有個家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2-15

2690

台北,是許多年輕人努力打拚、孕育夢想的城市,無論你的出生地在台北或是其他縣市,都能在台北有一個家,就算變老,台北也都會持續照顧著你。

 

居住正義 住者有其屋

2014年,台北市的房價是年所得的15倍,全世界最高,一般家庭必須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高房價低所得曾經是台北市年輕人最大的痛苦來源。

 

國華和惠君,是大學時期的班對,畢業後有結婚打算的他們,在幾番掙扎後,本來已經決定在郊區租房子,通勤1個半小時到台北市上班;還好,他們在去年趕搭上了公共住宅計畫首部曲,即便2人的戶籍都在南部,也申請到捷運聯開宅釋出的570戶之一,不但租金是市價85折,而且比以往公營住宅的申請條件更有彈性。今年是2人入住的第2年,因為沒有違反生活規約,租金還能再降為市價7折,現在他們搭捷運上班只需20分鐘,生活品質獲得改善,終身大事也正在籌備中。

 

北市府4年興建2萬戶公共住宅的目標,執行至今,除了健康、青年、興隆二區、東明公宅等4處都如期如質進行外,今年也陸續完成北投區奇岩、大同區明倫、內湖區瑞光市場基地、萬華區莒光段、南港區小彎、中南段、信義區廣慈、文山區木柵段等13處基地的招標,預計2018年底將完成約1萬9,590戶工程發包,相較於台北過去曾以30年的時間蓋5萬戶國民住宅,這樣的目標設定,可說是歷史性的挑戰。

►1萬9,590戶—預計2018年底將完成約1萬9,590戶的公共住宅工程發包。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曾說:「享受城市生活,不能以收入作為門檻,偉大的城市必須向所有人開放,才能讓城市更多元、更有活力。正確的住宅政策是偉大城市的基石,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讓年輕人及弱勢者在台北市也能有安居的地方。」

 

除了公共住宅之外,租金補貼也首創分級補貼措施,為達補貼公平性,以家庭年所得來核定,育有3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或具低收入戶身分者可再各加碼1,000元,補貼金額最高7,000元,為全國最高。

►7,000元—租金補貼也首創分級補貼措施,補貼金額最高7,000元,為全國最高。
▲租金補貼吸引許多市民前來申請。(圖/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整合照護 老有所終

台北市的多元活力,吸引不少外縣市青年北上打拚,但台北市人口老化的速度也是全台之冠,預估4年後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等於每5人當中就有1位老人。

 

有鑑於此,台北市參考同為高齡化社會的日本經驗,發現整合醫療服務和照顧服務,對失能長者的效益更好,因此選擇高齡人口集中的國宅開辦「社區整合照顧服務計畫」(HCIC,Home-centered Integrated Care Model),從社區端出發,選擇高齡人口集中處,如在內湖區東湖社區及康寧里、松山區壽園國宅及民福里、中正區新隆社區及新營里、大同區蘭州國宅、斯文里及揚雅里等,設立整合式服務站,由具有社工或護理背景者擔任個案管理員,並成立跨專業團隊,針對失能長者的個別需求,量身訂做照顧計畫,將在宅醫療、居家護理、走動式居家服務、居家復健、藥師、營養餐飲、輔具及無障礙空間規畫等送到家,只要符合輕度失能、安寧療護條件的患者都能申請。

 

重陽禮金新規畫 銀髮幸福再升級

今年71歲,和兒子媳婦一家人住在大同區的王奶奶,往年都會領到市府發放的重陽敬老禮金,然而今年的新政策是只發放給65歲以上、設籍及實際居住台北市,且要符合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者。北市府將取消發放的部分重陽敬老金投入老人社福預算,升級老人服務據點。「據點4.0」的內容,包含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健康促進、老人共餐每週2次以上;而「據點5.0」則除了以上服務外,還增加了日托服務,首創年度目標讓50處據點達到「據點4.0」或「據點5.0」標準,規畫到2020年,老人日照中心將再新增19個據點;而老人服務據點升級版的托老據點也會增加到90處,共餐據點更將增加到190個。

►50處—2016年目標輔導50處老人服務據點進行升級服務。

 

雖然王奶奶今年沒有敬老禮金可領,但她卻十分贊成這項政策,因為這幫了她的老朋友張爺爺非常大的忙。張爺爺住在王奶奶家樓上,10幾年前老伴過世之後,就一個人獨居到現在,之前身體狀況還不錯,年初時不小心在浴室摔了一跤,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三餐都成問題。還好,台北市有以聯合醫院作為社區照護系統後盾的「社區整合照顧服務計畫」,也是全台首創的第一個都會型居家醫療網,讓獨居又因為受傷無法出門的張爺爺,在家裡就能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截至2016年10月31日前,聯合醫院醫療團隊累計收案人數1,435人,訪視5,860人次,各職類出訪計1萬744人次。

 

北市府要讓年輕人的打拚充滿目標與希望,讓老年人能夠自在並有尊嚴地獲得醫療及安寧照顧。租金補貼與公共住宅政策,降低民眾「住」的支出,等於變相提高所得,落實居住正義,在台北市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將社區醫療整合推展到家戶,則是一個全新的嘗試,然而我們也已經看到,這個嘗試一步步帶來的正面回饋。


文/許凱森
攝影/施純泰
圖/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