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3年09月第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3-26

4170

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亦古亦今的台北,有着新旧交融、中西合璧的多元风貌,尤其踏入老城区,昔日的建筑映衬着新式招牌,亮闪闪的旧式橱窗摆放着新商品,台北一个个老商圈处处可见古今交错的趣味。让我们走访朝阳服饰材料商圈的钮扣街、沅陵商圈的鞋街、晴光商圈,一探商圈中屹立数十载的老字号店家曾有过的极盛风华,以及随着时代变迁几经转折的兴衰起落。

朝阳服饰材料商圈  一颗钮扣串起祖传事业
位於大同区的朝阳服饰材料商圈,是老台北人口中的「钮扣街」,北至民生西路、南至南京西路、东至重庆北路、西至延平北路一带,因为所在街区为朝阳里,所以又称为朝阳服饰材料街区,供应钮扣、缎带、花边、珠子、亮片、拉链及服饰材料。喜欢在单调的衣服上加点蕾丝、亮片,或是从事服装造型相关工作的朋友,绝对都来过这里寻宝。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走一趟朝阳服饰材料商圈,各式缎带、花边、蕾丝应有尽有,老字号店家迄今风华依旧。

人称「徐妈」的朝阳服饰材料街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徐刘美惠,经常走动关心街区里的每间店家,也是街区里开业时间悠久的南昌行老板娘。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徐刘美惠女士时常为街坊店家热心奔走。

徐妈说,之所以会有南昌行的故事要回溯到130年前,朝阳里是所有布料和服饰材料的集散地, 店家贩卖钮扣、花边、织带、缎带、针线、拉链等材料给专门从事代工的成衣厂、鞋厂、帽厂,最鼎盛时期,光是朝阳里就有两百间小型工厂,当时,巷弄的人潮多到连摩托车都进不来。在民国七○到九○年代,单一店家的年营业额就超过新台币数千万元,整个街区的总营业额也有四、五十亿元的规模,曾经缔造 台湾经济发展的传奇历史。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专业的拉链行不仅有色彩丰富的各种款式,也可依客人需求裁剪长度。

徐妈一家人与服饰产业的缘分浓得化不开,创立南昌行前,夫家做的是西服,说起婆婆与公公的结缘过程更是有趣,因婆婆的阿嬷每天从三重挑着线、剪刀、 扣子来这里兜售,婆婆的阿嬷看当时是西装师傅的公公正直努力,於是牵起了婆婆与公公的姻缘,而公公过世之後,西服店收起来,婆婆只好在朝阳公园附近摆摊卖衣服。当徐妈嫁来之後,白天上班,晚上帮婆婆卖衣服,才体会到摆摊怕热、怕下雨的辛苦。

有一天,徐妈听见卖扣子的店家老板说,一天只要一个客人上门,全家十几口当天的菜钱就有着落了,於是徐妈便开始筹划开店,存够了本钱,自己去钮扣、拉链工厂谈进货,南昌行於是开张,至今已迈入第四十二个年头,现在徐妈每天都要为街坊店家热心奔走,而一手创立的钮扣事业则慢慢交给儿子经营。

虽然现在的成衣工厂仅剩下个位数,人潮也不若当年汹涌,但是朝阳商圈仍旧是大家在挑选服饰材料的第一选择,走逛起来,是另一种悠闲的幸福。时代在变,虽然朝阳里的几间老店依旧保持原貌,经营模式却在转型与创新,例如和区公所配合推广行销大同区,策划举办了民众与观光客都能够参与的手创活动「袋袋相传」,运用街区内店家所贩卖的材料为元素,在白色帆布袋上,呈现大同区特色,同时也在商圈摺页当中,推荐介绍私房景点,让买客顺道享受旅游的乐趣。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不只贩卖服饰材料,店家也举办DIY教学课程,教客人运用小配件为造型加分。(许斌摄)

沅陵商圈 见证台北鞋业的繁华荣景
沅陵商圈是由沅陵街、重庆南路至博爱路口间形成的商圈,一走到沅陵街口,就会看到街道左右两侧有大型的男女鞋各一只,做为入口意象,吸引往来民众目光。

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店家屋主,也是沅陵街商店街促进会理事长廖鸿昌回忆道,台湾光复後,一家叫小上海的夜摊子就摆在这边,每天入夜都还有人走动,那是台北最早的夜市,五○年代开始形成繁华的商店街,是婆婆妈妈最爱逛街采买的商店街之一,走完一大圈,过年穿的新衣、新鞋、新帽、生活用品、美食等等,都能在沅陵街及周边街区一次买足。

由於邻近的衡阳路服饰店林立,而买了衣服就要搭配鞋子,六○年代开始,有大陆老伯伯们聚集在沅陵街的骑楼下,做起手工缝制布鞋生意。在最热闹的时期,短短两百公尺就聚集了将近四十间皮鞋店,由於以前的鞋业鲜少如此集中,所以皮鞋街也就成了沅陵街的另一个名字。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皮鞋街是沅陵街的另一个名字,这里有经验老道的鞋铺师傅、各式各样款式及齐全尺码,想买鞋来这里就对了。

在沅陵街经营爱丽丝鞋铺近三十年的蔡老板强调全店贩售台湾制造的鞋子,且货色齐全、价钱公道,为了做出市场区隔,蔡老板还特别关照超大脚或特小脚的民众,特殊尺寸这里都买得到,样式精美的靴子也能针对腿围量身订制,还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眼就能帮顾客挑选合适的鞋款及尺寸,就连长年在海外的华侨,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大批采购鞋子。

回忆起过去春节民众摩肩擦踵选鞋的盛况,蔡老板不禁感叹,近年来台北各地的商业逐渐发展,百货公司日益增多,一楼黄金柜位不但贩卖进口化妆品,也摆放样式众多的鞋类,邻近的西门町也开设了吸引年轻人目光的进口鞋店,导致沅陵街的客层逐渐流失。

为了重现沅陵街当年荣景,在沅陵街初成立商圈时,所有卖鞋的店家联合举办灰姑娘选美比赛,媲美盛大的国际型活动,还邀请国外大使与夫人共襄盛举, 现在陵街路面上的脚印或鞋印的铜片,便是当年参与活动的国外嘉宾所留下的「足迹」。

目前这条街还有些传统老店,包括开店六十年专卖手工服饰材料的信昌实业、传承老祖宗雕刻技法的点石斋图章店、手工旗袍店、老字号酸梅汤等。而除了改善景观铺面、申请行人徒步区外,每间店家都统一换上了崭新的招牌、遮雨棚,全力配合商圈的固定活动,集结大家的力量联合行销,希望重现当年的人声鼎沸。

晴光商圈 社区营造的最佳示范
「北晴光,南崛江」一句响叮当的口号道尽晴光商圈的风光。过去,北部最大的舶来品交易地点就是晴光市场,而南部则属高雄的崛江。

商圈的故事可从日据时期说起,当时中山北路以东、新生北路以西、南京东路以南、市民大道以北的区域,是行政区「宫前町」,区域内有行政官员的宿舍,住的都是日本官员和台湾名人,晴光市场位处日本、台湾人生活圈的交界,供应周遭中日高级住宅区的生鲜食品。

北双城街、德惠街到林森北路一带分布着外国大使馆,也带进 了外国的生活文化,称得上是当时台北最高级的消费地。晴光商圈双城徒步街商业促进会叶宝春理事长说,在民国四○年代美军顾问团驻台期间,中山北路与晴光市场不只附近的美军顾问团会来消费,部分的军用物资和福利品也藉由晴光市场流通到一般民众的手上,无形中成为美国货的集散地。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目前仍在晴光商圈经营委托行的周老板说,自己退伍後曾在基隆的报关行上班,与在委托行上班的太太结婚之後,因为两人都有经验和门路,夫妻俩便在晴光商圈开设了委托行。周老板说,以前的市场是封闭的,很多东西都是藉由观光名义才能带进来台湾,像是可口可乐、苹果、香皂、牛仔裤、沙丁鱼罐头、榴槤、红毛丹等高档货只有这里才看得到,数量也非常稀少,连中南部的人都慕名而来,也正因如 此,晴光商圈早期成为台北市最大的舶来品交易地点,委托商行十分盛行,走进巷子里,除了感受到浓浓的异国情调外,各种舶来品、饮食跟娱乐文化的融合,也变成了这里吸引人潮的重点。

周老板坐在自家店门口,一眼就看出路人背包的品牌及制造国家,因为同样的包,他的橱窗里也有一个。随着外销政策带动台湾经济起飞,市场逐渐开放,许多海外商品变成经由贸易商大量带进台湾各地,不再特定集中於晴光商圈,网路电子商务也日益兴盛,在网路下单,东西就能直接寄送到家里,於是委托行慢慢地式微。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走进晴光商圈,像是穿越时光隧道,可看到旧时代的新面貌在这里交错并行。

周老板说,现在的委托行多半是做老客户的生意,这群客人维持着过去的购物习惯,虽然现在委托行无法和大贸易商在同个起点上竞争,但依照客户需求提供商品,且带回来品项都透过太太的精准眼光加持,因此少有库存压力,也算是另一种行业优势。

现在的晴光商圈,发展成为台湾传统美食市集,民国95年更成为台北市第一个区域性示范夜市,异国风味仍然浓厚,只不过对象转变成东南亚外劳,假日聚集於圣多福教堂附近的区域休闲交谊,东南亚的百货商场、小吃、超市集中於此,也成为晴光商圈的特色之一。
台北画刊560期—回味老台北 那些老字号的兴衰起落
▲今日的晴光商圈聚集多种传统美食摊贩,像红豆饼、意面、卤味等,令人垂涎三尺。

而晴光商圈更积极联结社区力量,举办邻舍节活动,串联起商家情感,也邀请街坊住户一同参加,并开设社区工作艺术坊,另外,也和区内的学校等合作商圈友善计画,关心视障朋友的行走安全。

不同的区域发展出相异的商圈特色,台北的产业丰富多元,每一个商圈都有值得玩味的历史故事,不妨和店主人聊聊,收获将不仅仅是买回家的商品,而是有如置身早期老台北的特殊体验。

相关资讯

朝阳服饰材料街
地点:延平北路2段61 巷、南京西 路167巷、南京西路155巷、重庆 北路2段46巷及其周边街区
交通:捷运中山站下车 後,沿南 京西路往西步行约十五分钟可抵

南昌行
地址:南京西路167巷 3-4号
电话:2558-4095

沅陵商圈
地点:沅陵街
交通:捷运西门站下车, 沿衡阳街步行十分钟,遇重庆南路1段左转可抵

爱丽丝鞋舖
地址:沅陵街2号
电话:2331-5729

晴光商圈
地点:以双城街为纵线主 轴,以 北至民族东路,以东至林森北 路,以南至民权东路,以西至中 山北路
交通:捷运民权西路站下 车後,往 中山北路方向步行约十分钟可抵


文/许凯森
摄影/许斌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