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3年12月第563期—爱上一间老屋 定居台北城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3-26

2682

台北画刊563期—爱上一间老屋 定居台北城
爱上一间老屋 定居台北城

周末的午後,阳光撒落在迪化街的小巷弄里,把地面照得亮晃晃的。一幢八十岁的水泥公寓安静坐落,门口摆了张长木桌,桌上展示各式生活陶艺品,有形制朴拙的碗盘,也有质地温润的花器。留着胡渣的男子含蓄招呼着零星上门的顾客,他就是这些陶艺品的创作者詹志鸿。

詹志鸿就像他创作的陶器一样,质朴而温柔。他出生在台东东和乡铜矿山上,出生的家里,地板是泥土,墙壁是芦苇,屋顶是稻草,他笑称:「大概就像三只小猪住的房子。」尽管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他在这块依山傍海土地上度过开心的童年岁月,「晚上就在海边一边听涛,一边看着月亮升起,数算农历时令。」这段美好的时光,也为他日後的创作带来丰富的养分。

在都市蓬勃发展的年代,他跨出淳朴的故乡,到台北、台中、台南求学。「每回和同学说起自己故乡在台东,人家就会觉得我是『庄脚囝仔』,心中很不是滋味。但是这几年,说起自己来自台东,大家反而会投以羡慕眼光。」詹志鸿说。复兴美工毕业後,他考上东海大学美术系,学习雕塑,之後又到台南艺术大学读研究所,主修陶艺。詹志鸿就像旅行一般,在不同城市中游走,他发现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样态,要用不同的脉络去理解。这也让他养成了就算是在熟悉的地方,也依旧抱持旅行的心情看待事物。

退伍後,他辗转回到台北,「很多东西讲求缘分,留在台北可能也是缘分。」但说起他和台北的缘分,其实和迪化街这栋闹中取静的老屋有关。「那时候看到它时,几乎是个废墟,里头堆满垃圾,灰尘厚厚一层。但我却被门口两根洗石子柱和桧木栅栏深深吸引,想租下来当工作室。原本屋主不肯,好说歹说会好好帮他整理,才租到的。」詹志鸿回忆。

在整修老屋时,游历德国东部大城德勒斯登的经验不断浮现在詹志鸿脑海:一处二战期间被炸毁的圣母教堂,被当地政府按照先前的卫星照片,像拼拼图一样,一砖一瓦的拼回去,这段故事让他深受感动。於是,原本就喜爱传统文物的詹志鸿,决定以不破坏老屋原始结构的方式进行改造,他将原本壁癌严重的墙面重新粉刷,光是防癌涂料就刷了好几层;也将凹凸不平的地面重铺水泥,自己拉管线、焊铁架、钉家具。

詹志鸿感叹:「很多老房子在改建时,会用轻钢架封住,再贴上夹层,覆盖、破坏了老建筑的结构,非常可惜。」经过他的巧手改造,现在,这处空间里,天花板的老木梁和自己手工拼贴的栈板木墙相互辉映,散发一股新旧交织的迷人风格,在去年,它还得到2013老屋新生大奖银奖。
台北画刊563期—爱上一间老屋 定居台北城
▲质朴的陶艺创作,一如创作者詹志鸿淳朴的性格。(许斌摄)

这方小天地名叫「madL2」,目前是詹志鸿个人的创作空间,也是许多年轻艺术家作品的展售平台。他在这里捏陶、教陶,也卖陶,他喜欢陶土的质感和细腻,在他心中,陶更存在着形而上的意义。詹志鸿娓娓道出想法:「我们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容器,对我来说,陶器就是独一无二的容器。它具有美观、不会延展,抗酸硷的特性,很适合人们使用。在传统的茶道、花道中,都使用了陶器,陶艺家的使命就是努力在工法上,传达这种精神。」

明年,詹志鸿即将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并定居台北,他也和这座城市有了更紧密的关系。对他来说,台北虽然不是最初的家,却是成就梦想、安身立命的所在。

 

文/观止 
摄影/许斌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