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居家新日常 与孩子共创融洽相处之道(台北画刊110年8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1-08-05

2268

从防疫警戒升级开始,全家人共处同一空间的时间急遽拉长,不少家长长时间面临工作与育儿蜡烛两头烧的处境,直呼吃不消。面对因疫情而改变的居家生活,该如何从中找到亲子共处且同乐的模式,并延续至未来的防疫日常?拥有14 年亲子瑜伽教学经验的家家,从自身教学与育儿经验出发,分享如何打造和谐亲子关系的不二法门,为彼此建立一套融洽的生活模式。

每天拨出适当时间与孩子相处、互动,是居家期间亲子共处的重要课题。(摄影/林家贤)每天拨出适当时间与孩子相处、互动,是居家期间亲子共处的重要课题。

面对孩子同时回望自己
将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是许多家长内建的行为模式。然而谈到居家防疫期间的亲子相处,家家首先提醒家长的却是「回望自我」。「当大人忙到失去自己的时间时,便很容易产生情绪,并在不知不觉中将情绪带给孩子,在居家防疫的高压下尤其如此。因此,在谈论亲子如何相处前,最重要的是先处理好自己。」家家解释,家长若是为了顾全工作与家务而失去自我,即便所有任务全数达阵,郁积於内心的压力仍可能在不注意时爆发,反而让家中气氛更为凝滞。

她也提醒,「在紧密的相处过程中,大人除了学习如何跟孩子、家人沟通,也要学会和自己的内在沟通,自我觉察『为什麽自己会在某些事情上情绪爆发?』」毕竟,认识自己并学习与他人相处,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而居家防疫就像是为大家开了一堂「密集班」,让家长在察觉自我情绪後,找出能与孩子融洽相处的方式。

家家指出,当家长觉察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萌发了负面情绪时,可以先暂离现场5至10分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後再回头处理。「回来後,家长可以跟孩子说明,自己刚刚为什麽需要暂时离开。其实只要妥适地沟通,孩子是可以体谅你的。」像这样对於自我情绪的觉察以及事後沟通,是维持居家期间亲子和谐相处的关键。

家家也分享平常自己和女儿的相处经验。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也常说出富有哲理的话,「有一次,我脱口而出说自己好羡慕别人,女儿反而跟我说,『不用羡慕别人,做好自己就好了。』我才发现,有时候孩子说出的话,是很有智慧的,反倒可以提醒大人。」

居家防疫期间,在生活中安排与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让彼此共同学习与成长。(摄影/林家贤)居家防疫期间,在生活中安排与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让彼此共同学习与成长。

从娱乐互动建立融洽相处
除了关照自我情绪,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生活的「配速」也是关键。相较於疫情前,有学校、安亲班、才艺班协助家长分忧解劳,停课後,家长需24 小时不间断事事亲力亲为,这对於家长与孩子来说都是崭新的互动型态,如何在其中寻找新的平衡点,便至关重要。

「我建议家长可以将一天区分为『用功时间』与『放松时间』。在用功时间,家长可以扮演指导、要求的角色;放松时间则可以安排全家一起玩游戏,共同休憩、培养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妥善配速,拿捏何时该紧、何时该松,是跑完居家防疫这场赛事的制胜策略。

至於放松时间可以做些什麽,家家表示,像象棋、跳棋等益智类游戏,可以共同动脑激荡,相当适合亲子共同从事。此外,也可以全家一起尝试新活动,由於每位家庭成员都是初次接触,「大家都是一张白纸,较不易发生家长单方面下指导棋的情形,而是全家共同学习、成长。」透过一起从事娱乐活动,让彼此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然互动,不仅可以培养默契,更能加深情感积累,从中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

与孩子建立一套融洽的生活模式,能为彼此的居家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摄影/林家贤)与孩子建立一套融洽的生活模式,能为彼此的居家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家家从多年的瑜伽教学经验中也发现,亲子瑜伽不仅可以训练肌肉与柔软度,家长与孩子也可以在肢体接触与相互配合中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平时大人常以上对下的姿态跟孩子互动,但是做亲子瑜伽时,孩子可能比家长更擅长某些动作,反倒可以从旁协助家长。而当孩子发现自己可以帮助大人时,自信便会从中产生。」

在此,家家推荐几项适合亲子共同练习的入门招式。「桌子式」由家长面朝上,双手、双脚撑地,身体打平如桌子一般,年纪尚小的孩子可躺在家长腹部增加负重,或协助在家长腹部上置物,也可以改由家长担任协助角色,透过练习过程中的角色互换,让双方在互动中培养默契。另外一招则为「婴儿式」,由家长屈膝跪坐在瑜伽垫上,双手打直高举後将上半身前倾,保持脊椎延展的姿势,孩子则可以压在家长背上增加压力,如此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互动,还可以舒展後背、後腰的不适,达到放松效果。

「桌子式」可以训练上半身肌耐力,透过叠加抱枕增加负重的挑战,让训练过程如同游戏一般充满乐趣。(摄影/林家贤)「桌子式」可以训练上半身肌耐力,透过叠加抱枕增加负重的挑战,让训练过程如同游戏一般充满乐趣。

打造得以喘息的自我空间
最後,家家再提醒,当所有家庭成员24 小时都待在同一个屋檐下时,如何保有自我空间,对大人、小孩都非常重要。所谓空间,可以指「实体空间」,像是在家中建立或规画每个人专属的小角落。在这个专属空间中,家长可以不受干扰地阅读一本书,或是把未看完的影集追完;孩子也能沉浸在玩具或绘本中,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能享受属於自己的时光。

对於住家缺乏建立专属空间余裕的人,家家则建议可以打造「抽象空间」,也就是一段自主安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小孩也可以自由活动,不会有任何人下达指令。藉由这个抽象空间,家长与孩子都可以暂时卸下自己的日常角色,从中获得心灵上的喘息。」

防疫就像一场马拉松赛事,唯有每位跑者都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才能顺利奔向终点线。而在防疫这场赛事中,孩子不只是需要被照顾的家人,更可以是日常中彼此理解、互相帮助的好夥伴,共同打赢防疫赛。


文-郭慧
摄影-林家贤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